
大盤解析
財報速覽
禮來調高全年財測,Mounjaro 與 Zepbound 銷售飆升但口服減重藥數據失色
禮來 (LLY) 第二季業績大幅優於預期,受惠於糖尿病藥 Mounjaro 與減重藥 Zepbound 銷售爆發,公司將 2025 年營收預測上調至 600 億至 620 億美元,EPS 預期升至 21.75 至 23 美元。然而,口服減重藥 orforglipron 晚期試驗數據低於市場預期,導致股價一度大跌逾 10%。雖面臨諾和諾德 (NOVO-B.CO) 競爭與美國政府降藥價壓力,禮來在 GLP-1 市場的市佔率已達 57%,有望持續領先。
核心藥物銷售超預期
第二季 Mounjaro 銷售 52 億美元,年增 68%,高於市場預估的 44.9 億美元;Zepbound 銷售 33.8 億美元,年增 172%,同樣超過預期的 30.6 億美元。財測上調顯信心
全年營收預測由 580 億至 610 億美元上調至 600 億至 620 億美元;EPS 升至 21.75 至 23 美元,反映核心業務強勁增長動能。口服藥數據拖累股價
Orforglipron 72 週平均減重 12.4%,不及諾和諾德 Wegovy 的 14.9%,引發市場失望,股價早盤跌至 671.54 美元。GLP-1 市場份額擴大
美國 incretin 類藥物市佔率達 57%,Zepbound 與 Wegovy 周處方數分別為 418,597 與 281,725,顯示競爭優勢擴大。政策與競爭壓力並存
面臨美國關稅與藥價下調政策,以及諾和諾德與仿製藥競爭,但 CEO 表示管線充足,未來有望推出更多重磅產品。
焦點新聞
總經
美國對多國加徵關稅衝高百年新高,川普雖取談判優勢仍面臨經濟與法律挑戰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大幅調升進口關稅,將有效關稅率由 2.5% 推高至約 17%-19%,預估將逼近 20%,創百年新高,並與歐盟、日本、英國、韓國、越南、印尼、巴基斯坦與菲律賓達成框架協議,涵蓋約 40% 貿易量。然而,印度與巴西因政策分歧被課徵 50% 高關稅,中國則暫享 30% 關稅至 8 月 12 日。雖美國貿易逆差縮窄,全球報復性關稅有限,但承諾履行、通膨影響與關稅合法性仍存不確定性。
關稅政策急升
上任初期美國有效關稅率僅約 2.5%,目前已升至 17%-19%,部分國家如印度、巴西面臨 50% 關稅,中國暫為 30%。談判成果與覆蓋率
已與八國達成 10%-20% 關稅框架協議,若加上中國,涵蓋美國近 54% 貿易流量,惟部分承諾缺乏明確執行機制。經濟數據喜憂參半
6 月貿易逆差縮小 16%,對中逆差創 21 年新低,但部分就業、通膨與需求數據顯示關稅已開始產生負面影響。投資與採購承諾不確定
日本承諾投資 5,500 億美元、歐盟 6,000 億美元,但多依賴民間自願執行,且缺乏強制約束力。法律與政策風險
川普援引 1977 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單邊加稅,已遭上訴法院質疑,結果可能進入最高法院審理,影響政策持續性。
川普提名米蘭 (Stephen Miran) 暫任美聯儲理事,主張加強總統對央行控制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提名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 (Stephen Miran) 暫任美聯儲理事,填補前理事庫格勒辭職後的空缺,任期至 2026 年 1 月 31 日。米蘭長期主張縮短理事任期、允許總統隨時撤換成員、將 12 家地區聯儲置於州長管轄,並將美聯儲預算納入國會審批,目標是提高政治問責與政策透明度。此舉被視為川普在尋求降息與改組央行治理上的一步布局,惟需參議院批准,且任期內僅剩四次政策會議。
人事背景與政治影響
米蘭為川普政府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曾批評美聯儲「缺乏問責」與「政策同溫層」,支持更強總統干預,可能為川普推動寬鬆貨幣政策提供助力。改革主張內容
建議將理事任期由 14 年縮至 8 年,並明訂總統可隨時撤換;將地區聯儲董事會改由州長任命,區分政治屬性;擴大全部 12 位地區行長的政策表決權。制度變革影響
若落實,將結束自 1930 年代以來的美聯儲獨立架構,並可能引發央行政治化爭議,需要國會立法支持。確認程序與時間壓力
提名需經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聽證與全院表決,國會 9 月 2 日復會後還需處理政府資金法案,留給米蘭的行動窗口有限。貨幣政策背景
美聯儲目前將利率維持在 4.25%-4.50%,近期就業數據走弱促使部分決策者傾向 9 月降息,與川普及部分理事的政策主張一致。
個股
川普要求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辭職,質疑其中國投資關係
美國總統川普公開要求英特爾 (INTC) 執行長陳立武立即辭職,指其與中國企業的廣泛投資造成高度利益衝突。路透今年 4 月披露,陳立武自 2012 年至 2024 年間透過創投基金與控股公司,對逾 600 家中國科技與製造企業投資至少 2 億美元,其中部分與中國解放軍有聯繫。此舉引發國會關注,特別是在英特爾承擔美國國防部晶片製造任務並獲得《晶片與科學法》80 億美元補助的背景下。
總統罕見直接施壓
川普稱陳立武「高度衝突」,並指唯一解決方案是辭職,為美國總統罕見公開介入大型企業人事。國會與媒體質疑
參議員湯姆·科頓致函英特爾董事會,詢問陳立武在成為 CEO 前是否充分揭露投資及利益衝突,並關注其前公司楷登電子 (CDNS) 對中國軍事院校銷售產品案。中國投資網絡龐大
路透調查發現,陳立武及其創投機構與中國政府基金、國企共同持有至少 20 項投資,部分對象為受美國制裁的中國軍工供應商。英特爾回應與股價反應
英特爾表示,公司與 CEO 致力於維護美國國家安全,並將持續與政府合作;消息公布後股價下跌 3%。企業經營挑戰疊加
英特爾近年在製程與 AI 晶片市場落後台積電與輝達 (NVDA),市值跌破 1,000 億美元,利潤率僅為歷史高點的一半,戰略轉型與領導層穩定性正受多重壓力考驗。
強勢類股

放大鏡觀點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蘋果千億投資掀行情,主指漲多跌少(2025.08.07)
【美股研究報告】Uber 交出亮眼財報!成長動能能否推動股價上行?
【美股研究報告】諾和諾德成長故事未完待續,減重藥龍頭長線買點浮現?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