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盤解析
財報速覽
Uber公布Q2營收年增18%,啟動2,000億美元股票回購計畫,加碼自駕車與AI佈局
Uber (UBER) 公布2025年第二季財報,營收年增18%達126.5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期,同時宣布大規模2,000億美元股票回購計畫。儘管市場對美國消費力道仍有疑慮,Uber執行長Khosrowshahi強調平台成長穩健,並將進一步投資自駕技術與AI應用,深化在自動化出行市場的競爭力。
營收與用戶雙位數成長
第二季營收為126.5億美元,年增18%;每股盈餘為0.63美元,符合預期。平台活躍用戶達1.8億人,年增15%;總預訂量達468億美元,年增17%,帶動淨利成長至13.6億美元。啟動2,000億美元股票回購
Uber宣布將動用約50%自由現金流進行股票回購,是歷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顯示管理層對未來獲利與資本結構信心十足。自駕與AI業務擴張
Uber與Waymo合作已在奧斯汀與亞特蘭大提供robotaxi服務,平均完成行程數超過99%司機。並投資Lucid與Nuro推動自駕車部署,計劃未來在多國擴展無人車服務。跨平台整合與高齡市場開發
公司持續強化「跨平台活躍度」,如Uber Eats在部分海外市場表現優於叫車服務。推出Senior Account模式、女性乘客避開男性司機功能,拓展多元客群。股價年內上漲48%,略回落
儘管Q2表現亮眼,Uber股價於財報發布當日小幅下跌近2%,但今年迄今仍上漲48%,明顯優於Nasdaq同期8%的漲幅,反映市場對其轉型策略的正面評價。
迪士尼靠串流與樂園業務超預期成長,全年獲利預測上調
迪士尼 (DIS) 公布第三季財報,受惠於串流媒體業務營收與主題樂園部門獲利成長,調升全年每股盈餘預測至5.85美元,優於先前預期。公司持續加碼串流布局,宣布將Disney+、Hulu與ESPN整合為單一應用程式,並與NFL、WWE達成重大直播合作,預計將進一步強化訂閱吸引力與營收表現。
串流業務轉虧為盈
Disney+與Hulu合計新增260萬用戶,推升直營串流營收年增6%,至61.8億美元,該部門營業利益由去年虧損1,900萬美元轉為盈餘3.46億美元。強化直播內容布局
ESPN將於8月21日推出訂閱制串流App,月費29.99美元,並整合NFL與WWE等直播賽事。NFL更將取得ESPN 10%股權,標誌體育內容平台化戰略加速落地。主題樂園持續熱絡
主題樂園與體驗部門營收年增8%至90.9億美元,營業利益達25億美元,年增13%;美國樂園獲利增長22%,迪士尼世界創下史上最佳第三季表現。線性電視業務續下滑
傳統電視頻道如ABC與FX等營業利益年減28%,至6.97億美元,主要因廣告收入與收視下降。儘管為產業趨勢,公司整體娛樂部門仍受拖累。整體獲利優於預期
Q3調整後每股盈餘達1.61美元,優於預期的1.47美元;但營收為236.5億美元,略低於市場預估的237.3億美元,投資人對電視業務衰退反應股價下跌3%。
Airbnb第二季財報優於預期,訂單與營收成長穩健但股價下跌
Airbnb (ABNB) 公布2025年第二季財報,營收與每股盈餘皆優於市場預期,顯示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之下,旅遊需求仍維持穩健。然而,儘管財報亮眼,Airbnb股價在財報公布後下跌近6%,主因市場擔憂估值過高與宏觀環境變數。公司同時宣布擴大回購授權,釋出對自身長期成長的信心。
營收與獲利雙雙超標
第二季營收達31億美元,年增13%,高於市場預期的30.4億美元;每股盈餘為1.03美元,亦優於預期的0.93美元。淨利為6.4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5.55億美元大幅成長。訂單與交易量成長
第二季平台上總訂房與體驗數為1.344億筆,年增7%,也超過分析師預期的1.3335億筆。總預訂金額(GBV)達235億美元,遠高於市場預估的226.6億美元。第三季展望持穩
公司預估第三季營收介於40.2億至41億美元,市場中位預期為40.5億美元,顯示成長趨勢延續但幅度有限。擴大股票回購計畫
Airbnb宣布新增60億美元A類普通股回購授權。第二季已回購10億美元,至6月底尚有15億美元授權未使用。股價表現反映估值與市場疑慮
儘管財報優異,Airbnb股價當日下跌5.94%,全年至今已累計下跌0.7%,跑輸Nasdaq指數近10%的漲幅,顯示市場對短期增長空間與估值存在疑慮。
Duolingo靠AI驅動學習體驗升級,上調2025年營收預測至逾10億美元
語言學習平台Duolingo (DUOL) 憑藉AI技術推動用戶參與度與訂閱數提升,2025年營收預期由先前的9.87億至9.96億美元,上修至10.1億至10.2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第二季財報同樣亮眼,營收達2.52億美元,年增顯著,推動盤後股價大漲20%。
AI功能助力高階訂閱方案成長
Duolingo旗下Super與Max兩種付費方案整合生成式AI工具,包含AI視訊對話練習、錯誤診斷與個人化回饋,提升學習效果並吸引高價值用戶。擴大語言覆蓋與內容生成效率
公司過去12年僅建構100門課程,藉助AI技術在一年內新增148門,顯示內容擴張能力已獲顯著提升,有利持續吸引多語系學習者。第二季財報全面優於預期
第二季營收達2.523億美元,優於市場預估的2.407億美元;Q3預期營收區間為2.57億至2.61億美元,市場預估為2.53億美元。營運效率提升,AI成本趨降
公司指出AI運算成本明顯低於預期,加上廣告收入略優於預期,使整體毛利率表現優化。2025年調整後營業利益預估為2.88億至2.96億美元。盤後股價大漲反映市場信心
財報發布後,Duolingo股價在盤後交易上漲約20%,市場顯著看好其AI導向策略與高訂閱轉換潛力,強化其在教育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
Shopify財報超預期、AI工具驅動成長,股價大漲21%
Shopify (SHOP) 公布亮眼的第二季財報與強勁展望,營收與獲利皆優於市場預期,推動股價單日飆漲21%。儘管外界擔憂川普政府的貿易政策與關稅風險,公司表示實際影響未發生,消費需求穩健。AI創店工具與新推出的購物代理功能也進一步增強平台吸引力。
Q2財報全面優於預期
第二季營收年增31%,達26.8億美元,遠高於市場預期的25.5億美元;每股盈餘0.35美元,也超出預期的0.29美元。商品總交易額(GMS)達878億美元,年增29%。關稅影響低於預期
財務長表示,雖原先考慮關稅對業務的潛在衝擊,但第二季實際上「未產生實質影響」。美國消費需求依然穩健,未出現搶購或提前下單行為。AI工具成推動力
Shopify於5月推出AI創店工具,並於本週新增支援AI購物代理功能,協助用戶更快建立與優化電商體驗。這些功能已對平台吸引力與商戶留存度產生正面影響。第三季展望樂觀
公司預估第三季營收將年增25%至29%,高於市場預估的21.7%。營業費用占比預計降至38%至39%,反映成本控管改善。獲利大幅成長
第二季淨利大增至9.06億美元(每股0.69美元),遠高於去年同期的1.71億美元。顯示公司在高速擴張下仍能維持穩健獲利能力。
麥當勞Q2業績優於預期,美國銷售回溫但低收入消費者疲弱仍成隱憂
麥當勞 (MCD) 公布2025年第二季財報,營收與獲利均超過市場預期,同店銷售創近兩年最大增幅,推動股價上漲逾2%。不過,執行長Kempczinski坦言,低收入族群的消費疲軟仍構成挑戰,公司正與美國加盟商合作,透過$5超值餐與新商品促銷,試圖重新吸引此核心客群。
財報亮眼但分歧仍在
調整後每股盈餘為3.19美元,高於預期的3.15美元;營收達68.4億美元,年增5%,同店銷售成長3.8%,創近兩年新高。美國同店銷售成長2.5%,逆轉連兩季下滑。低收入族群消費仍疲弱
執行長指出,低收入消費者到訪次數年減雙位數,雖整體業績回穩,但仍需依賴促銷與價格策略重新吸引該族群。促銷商品表現亮眼
Minecraft聯名餐與McCrispy雞柳新品拉抬美國銷售,Snack Wraps睽違九年重返菜單,初期反應積極,$2.99促銷價將延續至年底。國際市場表現更強
日本、中國等新興市場同店銷售成長5.6%;英國、澳洲與加拿大等已開發市場成長4%。國際業務中消費者對品牌「價值與親民」認同度提升。展望樂觀但審慎
管理層預期下半年表現更佳,特別是第四季相較去年疫情與食安事件基期偏低。不過面對美國經濟分化與競爭壓力,公司仍保持審慎態度。
焦點新聞
總經
川普擬對進口晶片課徵100%關稅,推動半導體產業回流美國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對所有未在美國生產或未明確承諾設廠的半導體與晶片產品徵收約100%關稅,此舉意在強化美國晶片供應鏈自主性並刺激國內製造投資。川普強調,若企業已經在美設廠,或有明確建廠承諾,將可免除此關稅。該政策公布正值蘋果 (AAPL) 宣布新增1,000億美元美國投資之際,象徵大型科技企業積極響應本土化政策。不過,免稅門檻與具體執行細節仍不明朗,企業界關注後續實施規範與影響範圍。
高關稅政策壓力促轉型
川普明言,未在美國設廠的半導體進口商將面臨100%關稅,目的是迫使企業在美投資製造設施。他也強調,若企業聲稱要建廠卻未落實,政府將回溯計算並追徵稅款。蘋果擴大投資帶頭響應
蘋果 (AAPL) 宣布未來四年將額外在美投資1,000億美元,作為其原先5,000億美元承諾的一部分,包括設立新的iPhone玻璃工廠,預期創造20,000個工作機會。主要晶片商布局美國
台積電、輝達 (NVDA)、GlobalFoundries 等晶片大廠紛紛宣布美國擴產計畫。台積電已承諾在美投資1,650億美元,輝達今年4月表示將投入5,000億美元建立AI基礎設施,GlobalFoundries則在6月宣布斥資160億美元擴產。美國晶片製造正快速擴大
根據半導體產業協會統計,自2020年以來,美國境內已有逾130項半導體製造專案啟動,總投資金額超過6,000億美元,顯示美國在政策與補助驅動下快速提升晶片製造能量。實施細節仍待釐清
雖然川普針對「承諾建廠」企業提供豁免,但未明確定義「承諾」的標準與監管方式,引發市場關注政策實施的可操作性與落地風險。
美國即將加徵關稅,巴西牛肉7月出口創歷史新高,印美貿易關係陷入緊張
在美國即將對進口商品加徵新一輪關稅前,巴西7月冷藏牛肉出口量達276,900公噸,創下歷史新高,年增近17%。此波出貨激增與巴西出口商為避開美國新關稅而提前發貨有關。同時,川普政府宣布對印度商品加徵額外25%關稅,導火線是印度持續進口俄羅斯石油,此舉使印美貿易關係急遽惡化。
巴西出口衝刺趕在關稅生效前
巴西7月冷藏牛肉出口量創歷史新高,其中12%出口美國。出口商Astra坦言提前出貨以避開新關稅,但對9月後市場展望悲觀,顯示政策不確定性正衝擊營運策略。美國加徵印度關稅引爆貿易緊張
川普宣布對印度商品加徵額外25%關稅,理由是其進口俄羅斯石油行為違背西方制裁精神。新稅率將使部分商品關稅高達50%,為目前對主要貿易夥伴中最嚴重之一。印度經濟面臨出口重創風險
印度2024年對美出口額達870億美元,受關稅影響約55%商品,重創紡織、鞋類與珠寶等關鍵產業。分析預期GDP增速可能從原預估的6.5%降至6%以下。市場與官方反應兩極
印度外交部稱美方決定「極為不幸」,強調俄油購買為滿足14億人口能源需求;而市場已出現反應,盧比走貶、股指期貨下跌,出口商則呼籲政府祭出補貼應對。貿易談判窗口仍存
新關稅將於21天後生效,印度官員指出這段時間或可爭取重啟談判。美方尚未對中國的俄油採購行為採取相同制裁,引發外界對政策選擇性的質疑。
個股
蘋果再加碼1,000億美元投資美國,避開關稅並強化本土製造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蘋果 (AAPL) 將再投資1,000億美元於美國,總承諾金額累計達6,000億美元。此舉雖未完全滿足川普對「iPhone國產化」的要求,卻被視為緩解潛在25%關稅風險的策略。蘋果此波投資將擴大供應鏈與高階製造布局,也有助修復與白宮間的關係。儘管最終組裝仍留在亞洲,但包括半導體、玻璃與Face ID模組等核心零組件已部分美國製造。
蘋果總投資達6,000億美元
繼2月承諾投資5,000億美元後,蘋果再宣布追加1,000億美元,涵蓋供應鏈與製造設施,並預計創造20,000個美國就業機會。避開潛在iPhone高額關稅
面對川普提出的25%關稅威脅,此項投資被分析師視為蘋果對政策風險的「聰明回應」,有助降低未來進口稅衝擊。川普推動iPhone國產化壓力升溫
雖川普公開表示希望「在美製造iPhone」,蘋果執行長庫克回應稱,許多零組件如晶片與玻璃已在美國生產,但最終組裝仍將在海外「持續一段時間」。美國供應鏈夥伴擴大合作
投資合作夥伴包括康寧 (GLW)、應用材料 (AMAT)、德州儀器 (TXN)、GlobalFoundries (GFS) 及博通 (AVGO),顯示蘋果深化與美國供應商的策略聯盟。市場反應正面
蘋果股價當日上漲5%,康寧盤後上漲近4%,應用材料也上漲近2%,顯示市場對蘋果投資舉措與政策避險操作表現樂觀。
特斯拉將推出全新升級版FSD自駕系統,AI模型參數擴大10倍、預計下月發布
特斯拉 (TSLA) 執行長馬斯克宣布,該公司正在訓練一套升級版的全自動駕駛(FSD)系統,擁有10倍參數規模與重大視訊處理改進,預計最快下月末完成測試後對外發布。儘管FSD目前仍屬於「部分自動化駕駛」系統,但馬斯克堅信自駕技術將成為特斯拉未來成長核心,尤其在汽車銷售放緩、競爭加劇的市場環境下更顯關鍵。
AI模型參數大幅擴增
新版FSD採用參數量約為現有模型10倍的AI架構,強化視訊壓縮與感知能力,有望提升自駕穩定性與準確度,改善當前仍需人類監控的使用體驗。FSD持續扮演營收關鍵角色
馬斯克將FSD視為特斯拉未來成長的支柱,特別是在歐洲銷售下滑、Q2汽車營收年減16%的壓力下,自駕技術被視為突破點。Robotaxi佈局初見成果
特斯拉已於德州奧斯汀啟動robotaxi服務,未來可能與新一代FSD結合,拓展無人車商業化應用,對公司長期估值具想像空間。與現行Autopilot整合
新FSD為Autopilot的升級方案,支援更複雜路況與自動駕駛場景。雖尚未實現全自動駕駛,市場仍對其技術潛力保持高度關注。股價表現與聲譽風險並存
雖技術持續推進,但特斯拉今年股價已下跌23.55%,除基本面壓力外,馬斯克與白宮關係決裂也導致企業聲譽受損,影響投資人信心。
強勢類股

放大鏡觀點
延伸閱讀: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