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盤解析
財報速覽
超微獲利不如預期、AI晶片出貨受阻,資料中心業務成投資人關注焦點
超微 (AMD) 公布2025年第2季財報,雖然營收優於預期,但每股盈餘略低於預測,加上資料中心部門成長低於市場期待,使股價盤後下跌逾6%。AI晶片受美國對中出口管制衝擊,MI308晶片出貨中斷導致收入大減。儘管MI350新晶片提前量產,並獲OpenAI等大客戶採用,但與輝達 (NVDA) 的市佔差距仍難以快速彌補。未來AI收入復甦與對中出貨是否解禁將是關鍵觀察指標。
獲利低於預期但營收超標
第2季營收為76.9億美元,高於預期的74.2億美元;經調整每股盈餘為48美分,略低於市場預估的49美分,主因為AI部門營收年減與毛利受壓。AI晶片出口受限衝擊營收
MI308晶片因美國出口禁令無法出貨至中國,單季損失達8億美元;全年估計將因此影響15億美元營收,目前仍等待美國商務部審核出口許可。資料中心表現平淡引市場擔憂
資料中心營收為32億美元,年增14%,略低於預期;與輝達同期資料中心業務年增73%形成鮮明對比,引發投資人對市佔率疑慮。MI350新晶片提前量產搶市機
超微表示其新AI晶片MI350具備與輝達GB200競爭力,並已獲7家頂尖AI開發商採用,將於下半年加速出貨、推動AI業務回溫。消費與遊戲部門支撐整體成長
Client與Gaming合計營收達36億美元,年增69%;其中Client部門年增57%,Gaming營收則成長73%,主要來自Ryzen Zen 5與遊戲主機定制晶片需求強勁。
美超微財報與財測不如預期,AI伺服器需求降溫股價重挫15%
美超微 (SMCI) 公布2025財年第4季營收與獲利均低於市場預期,並下修未來財測,導致股價盤後大跌15.5%。儘管AI伺服器需求仍在,但與大型對手如戴爾、HPE的競爭壓力顯現,加上美國關稅影響成本,導致成長放緩。公司對2026財年預估營收33億美元,仍高於市場預期,但與今年初目標相比已明顯下修,顯示成長動能面臨挑戰。
營收與獲利雙雙失準
第4季營收為57.6億美元,低於預期的58.9億美元;經調整後每股盈餘為41美分,也低於市場預估的44美分,主因來自美國關稅影響與市佔流失。毛利與獲利大幅下滑
淨利為1.95億美元,年減34%,每股淨利由去年同期的46美分降至31美分;顯示利潤率受到成本上升與競爭加劇雙重壓力。財測保守引發失望
第1季營收預測為60至70億美元,每股盈餘介於40至52美分,皆低於市場預估的66億美元與59美分;2026財年營收預期為330億美元,雖高於預期但低於公司先前2月預估的400億美元。市佔遭大型對手蠶食
分析師指出,美超微面臨來自戴爾 (DELL) 與慧與 (HPE) 的激烈競爭,兩者憑藉既有客戶基礎取得更多訂單;該公司市佔疑似遭侵蝕。股價波動劇烈估值承壓
雖然今年以來股價已上漲約88%,但此次失望財報與預測導致投資人情緒轉變;分析師警告,AI熱潮所帶來的高預期,也放大任何成長放緩所帶來的負面反應。
Snap成長放緩營收未達預期,廣告平台錯誤與競爭加劇導致股價重挫
Snap (SNAP) 公布2025年第2季財報,營收年增僅8.7%,為一年多來最慢增速,且平均每用戶營收(ARPU)未達市場預期,加上廣告系統錯誤與市場轉向大型競爭對手如Meta與TikTok,使其股價盤後暴跌逾15%。雖然Snap持續拓展Snapchat+訂閱服務、推出Sponsored Snaps新廣告產品,但整體成長動能仍面臨挑戰。
營收與用戶表現平穩但不亮眼
營收為13.4億美元,略低於預期的13.5億美元;全球日活躍用戶為4.69億人,符合市場預期;但每用戶平均營收僅2.87美元,低於預期的2.90美元。廣告系統錯誤拖累成效
公司坦言廣告平台更新導致部分廣告以過低價格成交,雖已修正錯誤,但短期內衝擊營收成長;加上齋戒月與美國「微量免稅條款」變動影響廣告預算,進一步打擊表現。淨損擴大與EBITDA不及預期
淨損擴大至2.63億美元,去年同期為2.49億美元;經調整EBITDA僅4,100萬美元,遠低於市場預期的5,300萬美元,顯示獲利能力仍弱。第三季財測略優於預期
公司預估第3季營收介於14.75億至15.05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日活預估將達4.76億人,Snapchat+用戶數已突破1,600萬,年增42%。競爭激烈與高期待成壓力
面對Meta、Reddit等同業繳出強勁財報,市場對Snap要求更高;分析師指出在AI廣告浪潮下,Snap若無法有效改善投放效率與產品創新,恐難維持市場信心。
焦點新聞
總經
美國7月服務業幾近停滯,關稅推高成本、就業惡化引發停滯性通膨疑慮
根據供應管理協會(ISM)數據,美國7月服務業PMI降至50.1,低於市場預期的51.5,創一年來最低增幅,幾近停滯。服務業新訂單、就業與出口同步走弱,顯示川普政府近期大幅加徵關稅對商業信心與營運成本帶來顯著壓力。隨著平均關稅率升至1934年以來最高的18.3%,經濟面臨成長放緩與物價上升的「停滯性通膨」風險,引發市場與聯準會內部對政策走向的分歧。
服務業動能趨弱
ISM非製造業PMI自6月的50.8降至50.1,低於預期,接近榮枯線;新訂單降至50.3,出口訂單5個月內第4度陷入萎縮。就業指標持續惡化
服務業就業指數下滑至46.4,創2025年3月以來新低,連續第4個月呈現收縮,呼應近期就業報告大幅下修26.8萬人所揭示的勞動市場疲弱。關稅衝擊成本與信心
7月價格支付指數升至69.9,創2022年10月以來新高;川普政府宣布針對多國商品加徵10%至41%不等的關稅,使平均關稅率達18.3%。通膨與景氣風險雙壓
雖整體通膨暫時受舊庫存緩衝,但家居與消費性商品價格開始明顯上升;ISM數據顯示服務業低通膨趨勢恐逆轉。Fed決策分歧加劇
聯準會上週按兵不動,維持利率於4.25%-4.50%;但Waller與Bowman兩位理事持不同意見,主張應降息因應就業放緩,反映決策層對通膨與成長風險看法分歧。
川普將於本週內提名Fed理事人選,考慮以其接替鮑爾擔任聯準會主席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將於本週內提名聯準會理事Adriana Kugler的繼任人選,並透露已將下一任聯準會主席的候選人縮小至四人名單,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已自行退出考慮名單。此次提名將不僅影響聯準會董事會成員組成,也可能為川普提早部署鮑爾接班人鋪路。市場高度關注川普是否將透過此次提名改變聯準會貨幣政策方向,提前影響2026年主席換屆。
Kugler提前離任開啟人事空窗
Fed理事Kugler將於本週五辭職,回到喬治城大學教職,川普表示將於週末前提出繼任人選,該人選有可能延任為下任Fed主席,形成「先任理事、再接主席」的布局。Fed主席人選名單曝光
川普透露主席候選人包含國家經濟會議主任Kevin Hassett、前Fed理事Kevin Warsh與現任理事Christopher Waller等人,皆為鴿派人士,主張降息。鮑爾遭質疑利率政策偏離承諾
川普重申對鮑爾不滿,並聲稱鮑爾曾保證「會維持低利率」;儘管目前尚未明確表示將提前撤換主席,但不排除以新任理事實質主導政策的可能性。貨幣政策與人事獨立性受關注
市場與學界擔憂Fed人事若過度政治化,將損及數據與決策的獨立性。此前川普解雇就業統計局長,引發外界對政府數據可靠性的廣泛疑慮。Fed面臨經濟放緩與通膨雙重挑戰
最新7月就業報告疲軟、通膨仍高,市場預期Fed將於9月再度降息;川普則批評此前利率未降決策為「政治操控」,藉此加強干預正當性。
川普質疑就業數據「被操縱」,解雇BLS局長引發外界對經濟數據公信力擔憂
美國總統川普於最新談話中指控勞工統計局(BLS)公布的7月就業報告「被操控」,並批評近期就業數據的下修為「捏造」,試圖削弱共和黨政績光環。川普同時解雇BLS局長Erika McEntarfer,並表示將由「有新視角」的專業人選接任。此舉引發外界對政府干預統計數據的擔憂,並引起統計界及市場對資料可信度的警戒。
川普與白宮指控數據不實
川普與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Kevin Hassett均暗示BLS內部有「反川普人士」,刻意操弄數據打擊政府聲譽,並認為數據下修與過往選舉「遭操控」類似。BLS局長遭突襲解職
川普於上週五解雇BLS局長McEntarfer,白宮表示此舉是為導入「更可信的統計改革」,但前BLS局長反駁此說法,強調數據是由技術專業團隊產出,局長不會事先接觸原始資料。就業數據常見修正卻遭政治化
市場指出每月數據初值會根據企業回報時間延遲而調整,屬正常程序,批評川普此舉為「政治干預經濟數據獨立性」,重演2020選舉後對選舉結果質疑的情節。學界與市場反應謹慎
經濟學者與統計界警告,此舉恐造成長期資料信任危機,甚至放大未來Fed決策難度;AEI經濟政策主任表示,若未來川普也以類似方式干預聯準會人事,「信任危機將乘以1,000倍」。政府統計機構獨立性受挑戰
從BLS到Fed人事任命,川普近期舉措均被視為對數據中立與政策決策獨立性的重大考驗,市場密切關注接下來人選與制度是否能維持專業性與可信度。
產業
川普預告對晶片祭出新關稅政策,推動半導體製造回流美國
美國總統川普於CNBC專訪中表示,最快下週將公布針對半導體與晶片的新一輪關稅措施,強調希望推動晶片製造在美國本土進行。雖未透露細節,但此舉恐進一步加劇與亞洲晶片供應國,尤其是台灣的貿易緊張。川普日前已簽署行政命令,針對多國商品加徵關稅,台灣出口產品本週起適用20%新稅率,儘管低於先前提出的32%方案。
新關稅計劃即將上路
川普表示針對「半導體與晶片」的獨立關稅政策將在「下週或更早」公布,強調「我們要這些產品在美國製造」。台灣供應鏈面臨衝擊
全球最先進的晶片多由台灣製造,台積電(2330-TW)為蘋果、輝達 (NVDA)、高通與超微 (AMD) 等主要供應商;台灣產品將適用新20%關稅。貿易保護主義升溫
川普日前已針對多國產品加徵關稅,並預告藥品進口稅可能達250%;專訪中更稱「人民喜歡關稅」,即便民調顯示其支持率波動。AI與高科技需求推升晶片重要性
隨人工智慧與先進運算需求成長,半導體成為全球經濟關鍵產業,此波政策可能改變供應鏈佈局與跨國企業採購策略。供應鏈與通膨風險待觀察
分析師指出,若加徵關稅導致進口成本上升,恐轉嫁至消費端,引發通膨壓力,加上與主要科技供應國關係緊張,需留意中長期衝擊。
強勢類股

放大鏡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