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 / Shutterstock
隨著美股2025年第二季財報高峰過去,科技七雄除輝達(NVDA)以外皆公布完財報(截稿日為8/8)。幾家歡樂幾家愁,Meta(META)、微軟(MSFT)及Alphabet(GOOGL)財報表現優異,帶動股價走揚,尤其Meta在財報公布後隔天直接大漲超過11%,微軟也有近4%的漲幅,Alphabet則是小漲1%。
反觀蘋果(AAPL)財報雖然擊敗預期,但受關稅疑慮影響,以及Apple Intelligence的實績相對有限,股價當天由漲轉跌。特斯拉(TSLA)及亞馬遜(AMZN)同樣敗下陣來,雙雙在財報後當日暴跌超過8%。其中,特斯拉因電動車補貼將在2025年第三季退場,關稅影響也會開始反應而使市場擔憂;亞馬遜同樣因關稅不確定性,加上雲端業務相對Alphabet、微軟落後,讓投資人大失所望。
以下我們就來探討科技七雄的財報重點(輝達除外),挖掘有什麼值得注意的亮點,以及哪些需要留意的警訊,藉以辨別科技七雄中的強弱之別。另一方面,也會探討AI對科技七雄的影響,以及他們對於資本支出的規劃,以及預期產生的成效等,讓讀者對這些科技巨頭的最新進展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Meta財報吸睛,AI推動廣告技術大躍進
首先從股價表現強勢的AI變現王Meta開始講起。Meta為全球最大社群平台營運商,旗下擁有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Threads等應用,每月活躍用戶數達40億人。公司亦積極拓展生成式 AI 產品(Meta AI)、與硬體設備(Ray-Ban Meta 智慧眼鏡、Quest 頭戴裝置)。近期推出的 Llama 大型語言模型與 Advantage+ 廣告自動化工具,為公司創造 AI 價值的關鍵基礎。
Meta2025年第二季財報成績單表現十分亮眼,營收年增22%至475億美元;EPS年增38%達7.14美元,成長動能主要得益於內部大型語言模型與AI演算法的強化,廣告推薦技術大幅進步。在廣告投放效率顯著提升下,驅動獲利能力更上一層樓,營益率升至43%,EPS創新高且遠優於預期。
Alphabet旗下子公司Google同樣以廣告收入為主(74%),但Google在廣告的營收成長方面不及Meta的一半,這就是Google縱使有雲端業務護體,漲幅卻相對有限的原因。
微軟及Google雲端業務來勢洶洶,亞馬遜壓力倍增
美股財報季的另一大亮點則是亞馬遜、微軟及Google,這三大雲端服務供應商在雲端業務的成長性。投資人持續嚴格檢視著這些巨頭們在AI的幫助下,是否順利轉化為新的營收成長動能。
首先,Google Cloud在本季簽下數筆10億美元級別訂單,超過8萬家企業採用Gemini API與代理人解決方案,需求爆發下推動未完成訂單總額年增38%至超過千億美元;微軟主要受惠AI推論需求暴增,如GPT-4O、Foundry Agent等應用,本季商業訂單突破千億美元大關,年增37%。
但實際結果才是最重要的。Google Cloud本季營收成長居冠,年增32%至136億美元。微軟第二,其智慧雲端部門營收年增26%至299億美元。亞馬遜敬陪末座,營收僅年增近18%至309億美元。其中微軟與亞馬遜的差距已經不到4%,Google也正迅速拉近距離,亞馬遜的競爭壓力倍增,是他在這一季財報後股價偏弱的一大原因。
特斯拉及蘋果財報後股價下跌
特斯拉及蘋果在AI方面所感受到的增益效果並不如其他巨頭明顯。我們知道,特斯拉的FSD(自動駕駛)及Optimus(人形機器人)這些AI應用極具想像空間,但距離對特斯拉產生實質獲利貢獻為時尚早,且受營收占比最大的電動車業務(74%)市況不佳打壓,股價短期內難以與其他科技七雄抗衡。
蘋果的部分,本季也尚未看到Apple Intelligence的獨立變現計畫,僅提及iOS 26、macOS 26、iPadOS 26等將搭配首波20項以上AI功能,確實,這或許能優化用戶體驗,鞏固黏著度,但很難完全歸因於AI本身優勢所帶來的成效,且其營收成長性也屬於科技七雄後段班,股價也因此難以脫穎而出。
AI軍備競賽如火如荼,四大巨頭資本支出毫不手軟
解析完科技巨頭的最新財報,當然也不能漏掉他們傲人的投資力度。在如今AI快速發展的時代,科技巨頭的資本支出成為投資人的關注焦點,率先掌握關鍵資源者將有機會主導這一波新的技術革命,形成了一種AI軍備競賽。
當中,市場主要觀察其中亞馬遜、微軟、Google及Meta四巨頭的資本支出為主。這些公司2025年合計資本支出估計將突破3,800億美元,年增達65%,其中大多數資金將投入 AI 伺服器、資料中心、網路設備與電力基礎建設。
亞馬遜、微軟及Google皆期望藉由這筆鉅額投資,提升AI應用及推論上的擴展與進步;Meta則是提升廣告精度與內容推薦效率,擴大AI應用生態圈。目前看起來,這些巨頭真的卯足全力往前衝。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亞馬遜CEO在AI投資成效的敘事上略顯空洞,引發信心下滑。
AI投資成效互有高低,輝達市值第一寶座難以撼動
綜合以上,對於這些科技巨頭2025年第二季表現就有比較清晰的強弱之別。Meta AI變現效率最高,廣告系統大躍進;微軟是成長性及商業化最穩健的雲端平台;Google AI應用持續深入生態系,成長可期,惟廣告受Meta競爭影響;亞馬遜雲端成長速度落後,壓力漸增;蘋果成長平淡,尚未看到AI所帶來的實績;特斯拉本業堪憂,FSD及Optimus遠水救不了近火。
另一方面,AI霸主輝達預計將在台灣時間8/28公布。在AI浪潮及科技巨頭的鉅額投資下,成長趨勢的終點遠不止於此,料全球市值第一的寶座短期內將難以撼動。
科技巨頭大幅資本支出的台灣受惠股
半導體製造與先進封裝
台積電(2330)、日月光投控(3711)、力成(6239)AI伺服器與資料中心硬體
緯穎(6669)、技嘉(2376)、華碩(2357)、健策(3653)、台達電(2308)網路與高速傳輸
中磊(5388)、智邦(2345)、光環(3234)、華星光(4979)、上詮(3363)資料中心機櫃與散熱
雙鴻(3324)、建準(2421)、奇鋐(3017)電力與儲能設備
台達電(2308)、東元(1504)、中興電(1513)、華城(1519)
延伸閱讀:
【美股研究報告】蘋果FY25Q3財報優於預期,AI與服務布局能否延續成長?
【美股研究報告】微軟雲端與AI齊飛,FY25Q4財報再創高峰,盤後狂飆近9%!
【美股研究報告】AI變現王Meta 25Q2財報再度高飛,盤後股價狂飆逾11%!
【美股研究報告】Google 25Q2財報讚,AI黃袍加身,大幅上修資本支出!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訢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