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研究報告】亞馬遜25Q2財報存疑,股價重挫是逢低布局的機會嗎?

圖/shutterstock
亞馬遜財政季度劃分方式:25Q2為2025年4至6月、25Q3為2025年7至9月,依此類推。

亞馬遜橫跨雲端、AI與物流,從零售巨頭轉型科技平台

亞馬遜 (AMZN) 成立於 1994 年,最初為線上書店,隨後迅速擴張為全球最大電商平台。公司業務橫跨線上零售、雲端運算(AWS)、廣告、串流媒體(Prime Video)、智慧音箱(Alexa)與太空衛星(Project Kuiper)等多元領域,已蛻變為全方位的科技巨頭。核心零售業務仍貢獻過半營收,而 AWS 則為獲利來源主力。
根據Statista資料,截至 2025 年中,亞馬遜在美國電商市場市占率達 38%,遠高於沃爾瑪(WMT)、eBay 與 Target(TGT)等競爭對手。雲端運算方面,AWS 25Q1 全球市占率約 32%,穩居龍頭,主要對手為微軟 Azure 與 Google Cloud。在 AI 世代來臨之際,亞馬遜積極強化自研晶片(Trainium 2)、AI 代理人平台(Bedrock, Agent Core)與企業導入應用,形成自下而上的 AI 堆疊布局。
此外,公司推出的 Alexa Plus 升級版本,標榜結合生成式AI與裝置控制能力,並積極擴張 Prime 會員物流體驗。企業客戶包含百事可樂(PEP)、Nissan、Nasdaq(NDAQ)與 SAP 等,展現亞馬遜從消費者業務跨入企業級解決方案的實力。

亞馬遜 25Q2 財報優於預期,惟獲利增速放緩,AWS 營益率大幅下滑

亞馬遜 25Q2 財報如下:
  • 營收 1,677 億美元,季增 7.7% / 年增 13%,高於公司財測區間 1,590 ~ 1,640 億美元,且高於市場預期的 1,621 億美元。
  • 營業利益達 192 億美元,高於公司財測的 130 ~ 175 億美元;營益率 11.4% ( 季減 0.4 個百分點 / 年增 1.5 個百分點 )。
  • EPS 為 1.68 美元,季增 5.7% / 年增 33%,高於市場預期的 1.32 美元。
  • 資本支出年增高達 83% 至 322 億美元
  • 營運現金流年增 12% 至 1,211 億美元,增幅較前一季 15% 略為下滑,而過去 12 個月 ( 24Q2 ~ 25Q1 ) 自由現金流在資本支出大增之下,從前一季 259 億美元進一步降至 182 億美元,連續四個季度滑落 。
亞馬遜網路商店表現優異,25Q2 營收年增重回 11% 雙位數,主因 Nike(NKE)重返平台、奢華美妝與設計師品牌上架,以及 Prime Day 前的暖身促銷,明顯帶動客戶黏著。今年同日 / 次日配送訂單量再增三成,得益於區域化倉儲與 AI 路徑優化,平均運距縮短 12%,更快的到貨速度使平均客單與回購率同步提升。
線下部分,實體商店在門市改裝與「Just Walk Out」無感結帳的加值體驗帶動下,營收來到 56 億美元,年增 7%;第三方賣家服務在 Prime Day 及「Buy with Prime」外部導流成效擴張下,單季營收躍升至 404 億美元,年增 11%,占全球付費出貨量的 62%,創歷史新高。亞馬遜持續推出跨境結算、影像生成商品頁等新工具,進一步拉高賣家廣告與物流附加值,強化平台網路效應。
訂閱服務則受惠於 Prime 會員數穩健擴張,營收達 122 億美元,年增 12%。目前美國 Prime 滲透率已逼近 70%,下一步將鎖定國際市場與附加值升級,例如 Alexa Plus 在非 Prime 用戶的 19.99 美元月費,以及更高畫質的串流加價方案,為長期每年經常性收入挹注動能;廣告服務業務則再度成為成長火車頭,季營收衝上 157 億美元,年增 23%,動能來自零售站內轉換率上升與全通路 DSP 迅速放量。6 月與 Roku 達成獨家合作,讓品牌能透過 Amazon DSP 觸及 8,000 萬戶 CTV 受眾。此外,與 Disney Ad Exchange 的串接,進一步把 ESPN、Hulu 等高黏著內容納入投放版圖。亞馬遜掌握「購物意圖 + 觀影行為」的稀缺一方數據,持續推升平均 CPM 與 ROI,由於廣告毛利率遠高於零售本業,對整體營益率貢獻顯著。
最後是大家最為關注的 AWS 雲端業務,這一季,亞馬遜主要實現「算力升級」及「模型超市」兩件事。AWS 量產自研 Tranium 2 晶片,並上線採用輝達(NVDA)Grace-Blackwell 的新 EC2 (提供虛擬雲端運算服務)雲端伺服器,企業開帳號就能租到原本要砸上億美元才能蓋出的 AI 超級電腦。其中,百事可樂(PEP)用 Tranium 2 訓練行銷生成模型,成本節省三成,且執行時間從兩週縮短到三天。
算力到位後,亞馬遜的模型即服務平台 Bedrock 把熱門大模型集中在同一平台(同一個 API 介面),並新增 Anthropic Claude 4 與自研 Nova,用戶量一年暴增三位數。Airbnb(ABNB)即用 Claude 4 做客服機器人,工單處理時間減少四成。
儘管如此,投資人放大檢視其財報結果,雖營收仍有 17.5% 的年增幅,但對比微軟(MSFT)及 Google(GOOGL)仍略為遜色,且營益率從 39.5% 大幅下滑至 32.9%,創 2023 年底以來新低,使投資人擔憂亞馬遜最關鍵的獲利引擎正在失速。
綜觀而論,各項業務皆表現穩健,營收成長率創 23Q4 以來新高,惟雲端業務乏善可陳,EPS 成長率因營運費用及資本支出影響而降低,整體呈現穩中透弱的跡象。

延伸閱讀:

 

關稅 + AWS 獲利能力隱憂,亞馬遜 25Q3 及全年展望轉趨保守

亞馬遜 25Q3 財測如下:
  • 公司預估營收 1,740 ~ 1,795 億美元,若以中間值 1,767.5 億美元計算,季增 5.4% / 年增 11%,高於市場預估的 1,732 億美元。
  • 公司預估營業利益 155 ~ 205 億美元,若以中間值 180 億美元計算,季減 6.1% / 年增 3.4%;營益率若以營收及營業利益財測中間值估算 ( 1,767.5 億美元 / 180億美元 ),約 10.2%,季減 1.2 個百分點 / 年增 0.3 個百分點。
  • 市場預估 EPS 1.52 美元,季減 9.5% / 年增 6.3%。
展望 25Q3,較為穩健的是貢獻公司營業利益三分之一的廣告業務,預期 Prime Day 植入式廣告和站外 DSP 流量可望延續投放熱度,且與 Roku、Disney 之 CTV 版位互通,提供品牌跨螢精準鎖客的誘因,有機會再交出 20% 以上年增。
營收占比最大的零售業務方面,因 Prime Day 交易金額創高,公司也透露促銷前後 Prime 會員註冊數刷新紀錄,且 62% 交易由第三方賣家完成,意味平台抽成與物流代發收入同步放大,惟關稅的衝擊仍具不確定性,賣家未來是否轉嫁成本,或以價格戰守住轉換率,這些將影響亞馬遜第三方賣家服務表現。
投資人重點關注的 AWS 雲端業務部分,25Q2 增速成長雖保持穩健,但對比微軟(MSFT)及 Google(GOOGL)仍略為遜色,且營益率大幅下降引發市場擔憂。不過公司強調需求大於供給,且電力與 GPU 產能將在接下來幾季擴大,意味著排隊中的 AI 訂單有望加速變現,AWS 成長列車有望重拾動能,25Q3 回升幅度將成為關鍵支撐。
就 2025 全年來看,市場預估營收則相對保守,年增跌至個位數 9.2% 至 6,964 億美元;EPS 為 6.24 美元,年增幅度從去年 91% 大幅降至 13%。另外,管理層表示 2025 年資本支出將達 1,180 億美元,高於市場預估的 1,000 億美元,投資人將繼續以放大鏡檢視成效。

亞馬遜評價回落,但上行動能有限,建議先行觀望

整體而言,亞馬遜 25Q2 財報穩健,但下半年存在關稅不確定性,且 AWS 的獲利動能差強人意,加上執行長 Andy Jassy 在財報會議上花大量篇幅闡述 AI 布局,卻未能清晰說明 AWS 如何拉開與競爭對手差愈,導致市場解讀為「口述大於行動」,引發情緒性拋售,股價在盤後公布財報後下跌超過 6%。
就評價面來看,亞馬遜過去十年本益比區間落在 30 ~ 145,中位數為 59。若以市場預估未來四季(25Q3 ~ 26Q2)EPS 6.69 美元及昨日(7/31)收盤價 234.11 美元計算,目前本益比回到 35 倍水準,雖然看似評價偏低,但也顯示市場對公司前景的期待已大不如前,且在關稅及競爭壓力加劇下,未來評價回升的空間有限,因此建議先行觀望。

 

台股相關供應鏈或概念股

  • 資料中心網通設備:智邦(2345)、研華(2395)、台揚(2314)

  • 倉儲自動化與機器人:台灣精銳(4583)、台達電(2308)、廣運(6125)

  • 電源與基礎設施:台達電(2308)、光寶科(2301)、東元(1504)

 
延伸閱讀:
【美股研究報告】訂單暴增!ASML賺飽飽,股價還有上漲空間?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訢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可以看到!
  • facebook
  • line
作者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