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 / Shutterstock
FSD 升級計畫進入關鍵期,參數大幅提升強化 AI 理解力
馬斯克近日在社群平台 X 宣布,特斯拉(TSLA)正訓練一個全新版本的全自動駕駛(Full Self-Driving,簡稱 FSD)模型,其參數數量將是目前版本的 10 倍,且對影像壓縮技術進行優化,減少影像在壓縮與還原過程中損失的細節資訊(在自動駕駛中,車輛依賴多個攝影機進行實時視覺感知,但傳送與處理高解析度的影像需要大量帶寬與算力,因此通常會對影像進行壓縮處理。)。目標在 2025 年 9 月底前完成測試並向公眾發布。馬斯克強調,新模型具備大幅提高視覺理解與即時反應能力的潛力,將有助推動真正的城市環境自駕應用。
這次升級對於 FSD 系統的運作意義重大。在過去幾代的 FSD 模型中,參數擴增往往意味著更高的模型表達力,能夠處理更多樣且複雜的駕駛情境。馬斯克提到從 HW3 到 HW4 的演進已帶來從 144 TOPS(每秒兆次運算)到 500 TOPS 的提升,而 2026 年將量產並部署的下一代晶片(HW5)預計將躍升至 2,500 TOPS,並採用台積電或三星 2 奈米製程,正式進入 frontier AI 模型(具有極高參數數量、龐大訓練資料集與開放式任務能力)的性能區間。
但參數提升也伴隨技術挑戰。馬斯克坦言,隨著參數倍增,模型對記憶體頻寬的需求亦呈指數成長,這是特斯拉必須解決的瓶頸之一。因此,硬體進化與軟體協同優化將是 FSD 升級成功的關鍵。
實際路測表現未見突破,市場期待應回歸理性
儘管特斯拉不斷強調 FSD 技術的躍進,根據 Electrek 報導的群眾測試資料顯示,目前部署在 HW4 車型上的 FSD v13 並未呈現穩定進步。以平均每次人類介入前可行駛的里程數(miles between critical disengagements)來看,從初期的 510 英里下滑至近期的 431 英里,反映實測環境中 AI 系統仍存在誤判與操作不穩的問題。距離業界普遍認為需接近百萬英里才人為干預的全自駕等級相去甚遠。
這樣的結果不禁讓投資人回想起 FSD v12.5 的表現 — 當時馬斯克曾宣稱該版本參數數量擴增五倍,卻只帶來 22% 的效能提升,更在後續更新中跌破預期表現。換言之,參數數量的提升並不等於駕駛體驗的線性改善,尤其在複雜城市環境下的判斷與決策,仍高度依賴感知模組的準確性與資料量質並進。
這也凸顯出市場應適度調整對「無監督駕駛」(unsupervised driving)的預期,並重新定位 FSD 為「高階駕駛輔助系統」(Level 2/3),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駕駛。雖然 Tesla 在 Robotaxi 上已有實測推進,但目前仍需安全監控員在場,技術距離商業規模化仍有不小差距。
Robotaxi 與全球化部署將決定 FSD 的商業化潛力
儘管技術路測仍存在疑慮,特斯拉正積極推動 FSD 的實際應用。繼美國德州奧斯汀啟動 Robotaxi 試點後,公司亦於 2025 年宣布與澳洲、紐西蘭政府進入最後驗證階段。這顯示特斯拉正有策略地挑選監管友善地區進行部署,逐步擴大全球商業應用面。
特斯拉長期以來對 Robotaxi 的規劃,是一種「軟體即服務」(SaaS)模式的延伸。當車主未使用車輛時,將其上架成 Robotaxi 接單使用,公司從中抽成。此模式一旦實現,能顯著拉高單車平均收入(ARPU),也能轉化為穩定現金流來源。但當前挑戰除了技術穩定性之外,更需解決各國法規與責任歸屬的問題,尤其歐洲市場對於自駕安全的標準極為嚴格。
然而,此模式的前景仍受到市場高度關注。若特斯拉能順利導入自動派遣、遠端監控與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將具備比 Uber、Lyft 等傳統共乘服務更高的利潤率與擴張效率。根據內部估計,FSD 與 Robotaxi 最終可為公司帶來超過汽車本體銷售數倍的獲利空間。
法律與監管風險升高,FSD 商業化需避開信任斷層
在 FSD 不斷升級的同時,特斯拉也面臨更嚴峻的法律與監管壓力。2025 年 8 月初,佛州法院裁定特斯拉須賠償 2.43 億美元,因一起 Autopilot 車禍事故中被判定承擔 33% 的責任。此外,德州更有股東提起集體訴訟,指控特斯拉長期誤導市場,誇大 FSD 與 Robotaxi 的技術成熟度與合法性。
這些事件突顯一項關鍵,特斯拉的科技敘事若與實際表現產生落差,將導致信任危機,進而拖累市值與政策合作機會。投資人須留意,儘管特斯拉採用 OTA(空中更新,即遠端進行更新作業)來修復問題,但一旦引發系統性信任危機,恐怕將無法透過技術手段迅速補救。
NHTSA(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目前有至少 40 件與 Autopilot/FSD 有關的案件仍在調查中。若未來特斯拉被判定需進行大規模召回,或須更嚴格限制功能開放,將對其未來商業化節奏產生重大影響。
特斯拉夢想還在繼續,惟估值上修更依賴實質進展
馬斯克一再表示 FSD、Robotaxi 與 Optimus(人形機器人)將構成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具價值公司的核心支柱。對投資人而言,這是個極具潛力的選擇權,但亦充滿不確定性。從目前 FSD 的表現與落地節奏來看,距離商業化規模運作仍需 3 ~ 5 年的技術與政策整合期。
換言之,FSD 為特斯拉帶來的是長期非線性成長的機會,而非短期 EPS 成長的保證。若公司能在接下來幾年內穩定擴張 FSD 部署國家、提升實際駕駛數據的安全表現、並獲得主要市場監管單位認可,那麼其軟體業務轉型的想像空間才會被市場重新訂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