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焦點】特斯拉攜三星打造超級晶片,搶攻千億美元AI市場!

圖/Shutterstock

砸 165 億美元晶片訂單,聯手三星建構 AI 版圖

特斯拉(TSLA)近期公開與三星電子簽署一份為期 8 年、總值約 165 億美元的 AI6 晶片代工合約,該晶片將由三星位於德州的先進製程晶圓廠生產,市場預期於 2027 年進入量產。此合約不僅是三星晶圓代工業務的史上最大單,也象徵其正式進入與台積電競爭的高端戰場。對特斯拉而言,AI6 將廣泛應用於自駕系統(FSD)、機器人(Optimus)與資料中心內的邊緣推論任務,成為其構築 AI 生態系的核心基礎,也反映出晶片供應鏈的微妙轉變,揭示了特斯拉試圖打造技術護城河的野心。

 

強化技術掌控,特斯拉力求打造晶片自主

AI6 是特斯拉全新世代的自研晶片,將支援邊緣應用中的高強度推論任務,該晶片預計採用三星的 2 奈米製程技術,複雜度與算力將遠高於以往的自駕系統晶片。而特斯拉選擇三星而非台積電(TSM)作為代工夥伴,除了更大的技術參與空間之外,也與代工產能密切相關。市場普遍認為台積電 2 奈米產能已優先保留給蘋果(AAPL)、輝達(NVDA)與超微(AMD)等核心客戶,因此相對來說,選擇三星不僅能率先卡位該製程的首批產能,也能取得更多晶片生產流程上的主導權。
對特斯拉而言,儘管 AI6 計畫仍需約兩年才可進入量產階段,但整體技術節奏並不會出現空窗期。在此期間,AI5(由台積電代工,採 3 奈米製程)將持續支援 FSD 系統的演算法測試,同時透過遠端無線更新(OTA)與資料中心算力,為 AI6 的部署創造成熟條件。簡而言之,這項計畫不僅是硬體規格的升級,更是特斯拉強化 AI 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一步。至於三星,雖在初期可能面臨虧損,但 AI6 作為其晶圓代工的首筆 2 奈米訂單,仍具有高度參考價值。若順利交付,將改善外界對三星 2 奈米製程良率的疑慮,也有望展開與其他客戶的合作機會,是其在高階晶圓代工市場重啟攻勢的重要里程碑。

 

AI6 一統邊緣運算平台,推動業務全面升級

在自駕與機器人市場進入加速競爭的階段,特斯拉面臨的關鍵已不再僅是演算法或感測硬體,而是能否掌握從晶片層到應用層的垂直整合能力。有別於專為自駕而生的 AI5,AI6 若順利推出,特斯拉得以透過統一的晶片架構整合分散於車輛、機器人與資料中心的推論任務,顯著提升系統的擴展效率與一致性,並躍升為定義邊緣 AI 的主導者。
進一步來看,這樣的策略可望為特斯拉帶來兩項核心優勢:
  1. 系統適配性:透過統一的運算平台,特斯拉的 AI 架構能快速適配各類終端應用,無論是自駕系統、機器人,還是其他推論需求,皆能在同一硬體基礎上進行擴展與升級,大幅提升部署效率、系統相容性與研發的靈活度。
  2. 整合自主性:藉由自研晶片與控制運算核心,特斯拉可逐步擺脫對外部平台(如輝達)的依賴,進一步強化產品的差異化優勢,並穩固供應鏈與成本結構,長期下有助於建立堅實的技術護城河。
同時,產業數據也支撐此方向。根據 Allied Market Research 等研究機構預估,全球 AI 晶片市場至 2030 年將達 1500 億美元以上規模,其中以邊緣運算(如自駕車、機器人)的應用成長速度最快。特斯拉若能透過 AI6 鞏固晶片自製與部署能力,有望在相應市場中取得先機,為整體營運結構與長期估值帶來支撐。

 

技術進度與競爭同步推進,AI6 將牽動整體節奏

儘管特斯拉有望藉由 AI6 強化中長期的技術佈局與商業潛力,但實際落地仍高度仰賴製程與部署的同步推進。目前三星 2 奈米製程良率僅約 20%,距離實際部署所需的 60% 以上仍有明顯落差。若良率提升進度不如預期,不僅可能延後 AI6 的量產時程,也將牽動 Robotaxi、Optimus 等應用端的推進節奏,使特斯拉在關鍵領域面臨挑戰。
這點在當前市場競爭加速的背景下尤其重要。Alphabet(GOOGL)旗下的 Waymo 正持續將無人計程車服務範圍擴張至達拉斯等新城市,並透過整合自身叫車平台加速商業化規模的擴張。在人形機器人方面,競爭者如 Figure AI 亦與微軟(MSFT)等大型企業進行合作,若在控制或感知等技術上取得關鍵突破,也可能對特斯拉構成實質威脅。
整體而言,AI6 雖為特斯拉構築 AI 生態系的核心支柱,但能否如期部署並做出及時貢獻,將是影響特斯拉未來競爭地位的關鍵變數之一。

 

長線佈局漸成形,AI6 或將重塑特斯拉價值

AI6 是特斯拉邁向邊緣 AI 霸主的關鍵一步,橫跨自駕與機器人等領域,並展現其在核心技術上建立主導地位的決心。雖然目前仍處於早期階段,但中長期若能順利量產,將有望成為推動特斯拉的關鍵動力。
放眼未來,AI6 能否發揮應有戰略價值將取決於多項技術與應用的進展。首先,晶片部署的前提將建立在三星 2 奈米製程的良率與產能。其次,Robotaxi 的技術整合(可參考【美股焦點】Grok 上路+ Robotaxi 擴張,特斯拉能否取得領先優勢?)與監管鬆綁,也將決定晶片的應用落地速度與商業貢獻。至於機器人,Optimus 若能在關節控制等技術上取得進展,搭配 AI6 的推論能力,將更有機會邁向實際場域的部署,進一步放大經濟效益。
整體而言,AI6 不僅是單一晶片升級,更是特斯拉生態系擴張與價值重塑的長期戰略。隨著 AI 在邊緣運算中的角色日益增強,特斯拉有望藉由晶片設計與平台整合能力,開闢出一條新的成長曲線並展現長期價值。

 

台股相關供應鏈或概念股

晶圓代工:台積電(2330)

封裝測試:日月光(3711)、京元電子(2449)

晶片設計:聯發科(2454)、聯詠(3034)、瑞昱(2379)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超微MI350調漲近70%,股價單日勁揚4.3%!

【美股焦點】美中協議續談!智利銅關稅豁免、韓15%關稅有望?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可以看到!
  • facebook
  • line
作者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