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強勢開除庫克,聯準會人事風暴全面啟動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週二(8/26)在社群平台 Truth Social 公開一封致聯準會理事庫克(Lisa Cook)的信件,宣稱將因「不誠實或可能違法的財務行為」即刻解除其職務。川普指控庫克曾於 2021 年同時申報兩處房產(分別位於密西根與亞特蘭大)為主要住所,藉此獲得較低的房貸利率,並引用聯準會法規中的 for cause 條款作為解職依據。這是美國歷史上首次有現任總統公開宣布解除聯準會理事,挑戰了該機構自 1913 年成立以來維持的制度中立性。消息曝光後迅速引發政壇與金融圈強烈震動,儘管川普強調此舉「有理有據」,但外界普遍質疑其動機與程序的合法性,司法部目前正展開初步調查。
面對突如其來的開除命令,庫克透過律師強硬回擊。她指出,總統對聯準會理事並無單方面解任的權限,強調「不會辭職」,並計畫提起訴訟以捍衛自身職位與制度尊嚴。其代表律師阿比·洛威爾(Abbe Lowell)則批評,川普此舉「缺乏任何法律程序與正當性」,而聯準會也首度表態,在法院裁決出爐前將不對庫克的職務作出任何更動,顯示這場前所未見的制度之戰正式展開。
川普人馬將過半,政策天秤恐向寬鬆傾斜
若川普在後續成功補實庫克空缺,聯準會內部的權力結構將出現重大變革。聯準會理事會共計七席,目前已有兩席由川普在第一任內提名(沃勒與鮑曼),而原先由拜登提名的庫克若被解職,川普可立即提名替代人選。此外,原任理事庫格勒(Adriana Kugler)已於 8 月初提前辭職,川普亦已提名白宮經濟顧問米蘭(Stephen Miran)接任。因此,若米蘭成功上任,且川普成功提名人選取代庫克,則其陣營將在理事會取得 4 比 3 的多數優勢。
這種結構變化的意義不容小覷。川普近期多次公開表示,聯準會應迅速將基準利率從 4.5% 大幅下調至 1%,並強調「只任命支持降息的人」,與過往聯準會的「數據重視」形成鮮明對比。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取得 4 比 3 的理事會多數,川普陣營在 FOMC 的 12 票中其實尚未過半。然而,理事會身為制度核心,往往足以主導政策討論與監管方向,也能對外形塑利率政策的基調。換言之,即使川派不一定能直接影響利率決議,但其行政立場仍可能滲入決策過程,進一步削弱聯準會的獨立性,這也是當前市場與學界最為憂慮的問題。

資料來源:CMoney 整理
制度防線逐漸鬆動,金融市場敲響警鐘
川普宣布開除庫克後,金融市場隨即出現反應。美股期貨在消息當下小幅回落,顯示投資人在股市高位的謹慎,只要有突發訊息便容易轉向觀望。而美元走弱、長天期公債殖利率上行,也反映出資金流動已不再單純依循經濟數據,而是開始將政治干預納入考量。
這些變化突顯市場對未來貨幣政策可信度的憂慮。短期而言,部分投資人或許會解讀為降息機率提高,將對股市帶來支撐,但更多人關注的其實是潛藏風險。從美元走弱與債市承壓的情況來看,市場並非僅在押注降息,而是會同步考量制度的不確定性。長期來看,若政治干預持續,美元資產的公信力將被侵蝕,資金外流與風險溢酬上升將成為結構性隱憂。整體而言,這場爭議才剛開始,但初步的波動或許已在提醒投資人,政治變數正逐步成為金融資產不可忽視的定價因素。
不只是人事爭端,而是整套體制的壓力測試
綜觀這場風波,川普與庫克的爭端已不再是單純的人事問題,而是對聯準會制度邊界的挑戰。從法律爭議到市場反應,背後圍繞的議題都是聯準會能否在政治壓力下維持獨立。若法院判決最終支持川普,則其對聯準會的人事主導權將被再次放大;若判決推翻開除命令,則有助於繼續鞏固制度的防線,成為日後川普與聯準會互動模式的重要分水嶺。
展望未來,此次事件的影響將不僅限於美國政府,而是會滲透到市場對美元資產風險與回報的衡量。若政治干預成為常態,市場對聯準會的信任將會動搖,風險溢酬和資金流向也勢必被重新定價。因此,這起事件可謂是一個警訊,提醒市場在追逐降息預期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制度穩定性對金融秩序的長期影響。川普與庫克之爭的結果將不只是一紙判決,而是牽動美元地位與全球投資信心的關鍵變數。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聯準會轉向前兆?鮑爾在Jackson Hole「鴿」舞青春!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