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股動態】PCE降溫延續,7月核心月增守住溫和
【美股動態】PCE降溫延續,7月核心月增守住溫和
【美股動態】NVIDIA財報穩健,政策雜音壓抑股價
Nvidia Q2業績超預期卻股價下滑,宣佈600億美元回購計畫引發市場關注
Nvidia財報引發關注 但卻未進入前十大半導體股行列!
美國政府不考慮參與Nvidia 投資,全球半導體產業風雲變幻!
【美股動態】NVIDIA財報臨門,AI榮景與估值迎大考
美國政府歷史性投資111億美元,Intel股價受益分析師正面評價
Meta Platforms 預測將成為下一家市值達 $4 兆的公司!
【美股焦點】輝達財報前瞻(上),AI 資本支出熱度撐得住嗎?
【美股焦點】三星傳將投資英特爾!死敵結盟,半導體版圖大洗牌?
以太幣4小時線就像日經一樣, 又回到上升通道的底部, 從刷網格的角度來說, 其實這種走法是最有利的, 最好是洗到破皮, 半夜睡覺機器人也幫你賺錢, 而且設定不像半自動這麼複雜。 這次2026資產配置講座後, 教學群會仔細的手把手教學。 小那昨晚噴出、今早收高, 目前降溫中, 看看是否會走出H強烈多方炮, 再次劍指整數關卡。 但真正的重點在於過高, 也就是能否站穩頸線, 因為週線目前仍可能形成 負背離的情況。 日經則是妥妥回到上升通道, 完全符合我前幾天看法, 但重點是要10ma站穩才行。 所有人如果噴出, 很可能是這一波的高點, 我在等待放完煙火的那一刻。 ============================= 2026年資產配置必修課: 股期幣三方佈局 × 型態進場全攻略 📌9/6(六)台北實體講座:https://cmy.tw/00BtPj 📌10/19(日)台中實體講座:https://cmy.tw/00B5Wj 📌9/6(六)付費直播: https://www.cmoney.tw/app/classesdetail.aspx?id=2906 =============================
〈財報〉邁威爾財測不如預期 盤後暴跌12% https://news.cnyes.com/news/id/6131329?utm_campaign=share_button&utm_medium=news_article&utm_source=cnyesnewsapp
AI交付中樞,財報公佈後盤後挫逾5%是機會還是警示? Dell Technologies(NYSE: DELL):全球企業 IT 與 PC 的整合供應商,業務分為 ISG(伺服器/儲存/網路/服務)與 CSG(商用/消費 PC)。在 AI 世代,DELL 不是賣 GPU 的上游,而是把 算力 × 液冷 × 整櫃交付 做成「AI 工廠」的一站式整合者(NVL72/GB200 等方案)。 雖然營收與 EPS 佳、AI 出貨與全年目標上修,但財報公布後盤後仍挫逾 5%,估值正在從「有沒有訂單」轉向「能否健康賺錢」。毛利率落在約 18.7% 與保守的 Q3 指引,逼投資人把目光移到交付節拍、現金流與可持續利潤。 -財報重點分析- 本季(FY26 Q2,8/28 公布)三個最重要的欄位:(1) 成長:營收 $29.78B、調整 EPS $2.32,皆優於預期;(2) AI 節拍:單季 AI 訂單 $5.6B/出貨 $8.2B/未交 $11.7B;全年 AI 出貨目標自 $15B 上修到 $20B;(3) 指引&毛利:Q3 EPS 中位 $2.45、營收 $26.5–27.5B 偏保守,且綜合毛利率約 18.7% 低於市場想像,財報夜股價回檔。這組數據把敘事從「有沒有需求」轉成「能不能健康賺錢」。 -從「賣伺服器」到「交付一座 AI 工廠」- DELL 的差異化已不只在主機,而是把算力、液冷、儲存、網路與上線服務做成一體化交付(AI Factory)。例如 PowerEdge XE9712 × NVIDIA GB200 NVL72 的整櫃級方案,主打「一次進場、即插即用」,並靠 IR7000 機架規模化與**工廠整合(L11–L12)**減少現場不確定。這也是為何像 CoreWeave、xAI 這類雲端 AI 原生客戶會大筆採購整櫃:真正難題在「上電、散熱、上線」,不是只拿到 GPU。 -供應韌性+毛利修復的槓桿- 除了 NVIDIA,DELL 同步把 AMD Instinct(MI300X/MI350 系列) 與 Intel Gaudi 3 放進 AI Factory 的設計與驗證,提供不同軟體棧與 TCO 組合,降低單一供應風險,也爭取更好的談判空間與服務附加率(毛利來源)。 -毛利為何卡在 18.7%?答案在「交付瓶頸」- AI 硬體占比上升+市場競價,會自然稀釋毛利;更核心的是機房端的「時間到電(time-to-power)」電網容量、上電許可、液冷佈署與維運,任何一環延宕,都會把認列與現金轉換「往後推」。產業調研顯示,電力取得正成為 AI 資料中心的主約束,不少開發者改採現地供電與整櫃液冷來縮短交付節拍。這些變化,對能提供「一通電話包到底」的整合商(如 DELL)是利多,但短期會反映為毛利先壓、現金流後補的節奏。 -PC 端的現金流緩衝:企業換機潮將至- Windows 10 將在 2025/10/14 終止支援,企業端的換機與 OS 遷移會在 FY26 下半到 FY27 上半形成一波採購節奏。這雖然不是高速成長引擎,但對現金流與營運槓桿是有用的「底」。 -資本回饋與指數被動資金:估值地板的兩塊磚- 今年 3 月 DELL 股息年增 18% 至 $2.10,並新增 $10B 回購授權;公司也已在 2024/09/23 被納入 S&P 500,中長期承接被動資金。這兩點對「下檔風險管理」很關鍵。 -短中期「焦點新聞題材」地圖- 1. Blackwell / NVL72 交付里程碑:DELL 與 CoreWeave 近期進度(液冷整櫃、大客戶驗收)將牽動毛利與現金流的修復速度。 2. 多加速卡落地案例:AMD / Gaudi 3 的企業專案擴散,能否帶來議價力與服務附加率上行。 3. 電力與基建:美國電網與能量供應的政策與地區進度,直接影響「拿到 GPU ≠ 能上線」的落差。 4. Windows 10 EoS 倒數:商用 PC 更新潮實際轉單與 ASP 變化。 -風險與敘事的破口- 1. 毛利稀釋持續:AI 硬體比重升+競價;若ISG 毛利率連兩季無法改善,估值重評將遞延。 2. 交付瓶頸:電力/液冷與整櫃良率若卡關,將拖長認列與現金回收。 3. 地緣與出口限制:AI 晶片對中出口規範擺盪,供應與定價的可見度受影響。 4. 客戶集中度:雲原生大戶(CoreWeave、xAI 等)案量波動,會強化季對季擺幅。 -結語:DELL 的真正競爭力在「把 GPU 變現為可用算力」- 這波財報證明需求無虞,接下來要看的是 DELL 把複雜度收斂成可預期的交付與毛利。能否把「AI 工廠」做成可複製、可結算的標準件,決定它能拿到的估值倍率。
漲一倍后休息一下不是壞事 漲多時早賣得差不多 無本等真的跌夠再買 無需急躁 美光 6月底從61花3個月漲到128 強力支撐100沒破 近期從上120 繼續建立120的暫時高底 再攻高的態勢與基底紮實 只剩哨兵繼續關察 賣的早了 再等機會買入或繼續觀察 系統電 近期最低29 有幸買到 早就陸續出脫 僅剩零股觀察 @反向 55是短暫支撐 50是強力支撐 若不幸跌落 只是回到 習慣區間 30-45間 @正面 62.5 能上 創新高才會破歷史慣性 等多久 哈哈 未知 繼續看下去 台積ADR 4月低點134 已漲了100元 也近一倍 繼續等待 下次創高 能否倍數漲 華通 82.5 至 88 還有路 有幸買到44.15 近期底點 也早買陸續賣 繼續觀察此波能否倍數漲 慢慢等吧⋯⋯ 股票投資 練心耐心 繼續磨練 保本后輕鬆面對漲跌 個人筆記 僅供參考 加油👏
您已登出
若要繼續使用請重新登入
錯誤
發生錯誤,請再試一次。
您尚未登入
此功能需要登入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