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盤勢】美PPI飆升降息預期降,美股窄幅震盪 (2025.08.15)

大盤解析

美國 7 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月增率自上月的 0.0% 加速至 0.9%,遠高於市場預期的 0.2%;年增率達 3.3%,較前月的 2.3% 明顯加快,也高於市場預期的 2.5%。相比本週稍早公布、相對溫和的 CPI,PPI 的強勢顯示企業正在消化大部分關稅成本,即便消費者尚未感受到顯著通膨,通膨已全面滲透經濟體系,影響企業成本。
勞動市場則依舊穩健,截至 8/9 當週,首領失業金申請人數為 22.4 萬人,略低於前週的 22.7 萬人;連續申請失業金人數從 196.8 萬人降至 195.3 萬人。經濟數據公布後,市場降息預期降溫,美股早盤開低。
聯準會官員釋放謹慎訊號,聖路易聯準銀行總裁 Musalem 表示,現在就決定下月是否降息為時過早;里奇蒙聯準銀行總裁 Barkin 則指出,7 月美國消費環境已改善,將關注即將公布的零售銷售數據。不過美股最終仍收復失土,標普微漲 0.03%,除羅素 2000 下跌超過 1.2% 外,其餘主要指數幾乎收於平盤。
類股表現方面,金融板塊領漲,摩根大通(JPM)上漲 1.2%、富國銀行(WFC)上漲 2.0%、美國銀行(BAC)上漲 1.0%。醫療保健類股由禮來(LLY)大漲 3.6% 領軍,公司在英國大幅上調減肥藥價格,提振收入成長預期。非必需消費類股受亞馬遜(AMZN)走高 2.9% 帶動,市場看好其全方位雜貨配送服務。
工業股走弱,Deere(DE)下挫 6.8% 因下調年度銷售預測承壓。科技股整體持平,Cisco(CSCO)財測稍低於預期,惟股價開低走高,小跌 1.6%;Coherent(COHR)雖財報優於預期,但出售業務後股價重挫近 20%。英特爾(INTC)受美政府考慮入股消息激勵大漲 7.4%。應用材料(AMAT)財報優於預期,但未來營收指引不及市場,盤後摔 14%。
 

財報速覽

應用材料預測下修引發股價暴跌,中國需求與出口限制為主要利空

應用材料 (AMAT) 儘管第三季財報表現優於市場預期,但因對第四季的營收與獲利展望悲觀,導致股價在盤後重挫逾13%。公司面臨來自中國市場需求放緩、美國出口限制與全球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等多重挑戰。即使與蘋果擴大合作生產設備,短期內仍難以抵消整體營運壓力。

  • 第三季營運表現穩健
    第三季營收達 73 億美元,年增 8%,高於市場預估的 72.2 億美元;每股調整後盈餘為 2.48 美元,也優於預期的 2.36 美元,顯示核心業務持續穩定。

  • 第四季財測低於市場預期
    公司預估第四季營收為 67 億美元(±5 億),每股盈餘為 2.11 美元(±0.20),遠低於市場預估的 73.3 億美元與 2.39 美元,反映客戶需求放緩與能見度下降。

  • 中國市場需求大幅放緩
    中國為應用材料最大市場,占總營收約 35%,但因當地晶片廠正消化既有產能,短期內減少對設備的投資,對整體營收構成壓力。

  • 美國出口限制影響銷售前景
    公司擁有大量待審的出口許可申請,但預估未來一季內不會有進展,限制了高階設備對中國的出貨潛力,進一步壓抑營收成長。

  • 政策與需求波動性升高
    宏觀經濟與中美貿易政策導致客戶訂單呈現非線性波動,特別是在先進製程領域,加重公司預測難度與市場壓力。

 

John Deere上修關稅衝擊預估至6億美元,第三季獲利年減26%引發市場關注

農機大廠John Deere (DE) 公布第三季財報雖優於市場預期,但因關稅與生產成本上升,導致獲利年減26%,並將2025財年的關稅成本預估上修至6億美元。公司同時調降全年財測高標,顯示全球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正對營運構成壓力。股價在財報發布後下跌約7%。

  • 第三季財報優於預期但年減顯著
    John Deere 第三季營收達 103.6 億美元,略高於預估的 103.1 億美元;每股盈餘為 4.75 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 4.63 美元。但淨利為 12.9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 26%。

  • 關稅成本成獲利主因壓力
    單季關稅衝擊達 2 億美元,2025財年前三季已累積達 3 億美元,公司預估全年關稅前稅影響將達 6 億美元,較先前預測顯著上修。

  • 全年財測高標下調
    公司將全年淨利預估區間維持在 47.5 億至 52.5 億美元,但調降上限,原先預估為 55 億美元,反映對未來幾季市場環境更為保守。

  • 貿易與商品價格成不確定風險
    高層指出,2026年需求充滿變數,主因為全球農產品價格不如預期,加上貿易政策變動頻繁,使農業設備投資信心受到影響。

  • 歐洲與南美市場露出回溫跡象
    公司表示雖面臨逆風,但在歐洲與南美地區看到初步需求復甦的「綠色萌芽」,並對稅制與貿易政策的未來走向持審慎樂觀態度。

 

焦點新聞

總經

美國7月生產者物價指數飆升至3年新高,Fed降息預期受壓

美國7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月增0.9%,創2022年以來最大漲幅,遠高於市場預期的0.2%。商品與服務價格齊漲,凸顯通膨壓力尚未消退。此數據引發聯準會(Fed)是否在9月如期降息的市場疑慮,儘管白宮認為企業未將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但市場解讀則偏向通膨風險再起,壓縮政策寬鬆空間。

  • PPI大幅跳升超市場預期
    7月PPI月增0.9%、年增3.3%,為2022年以來最大月增幅,核心PPI(月增0.9%)與排除食物、能源及貿易服務的指標(月增0.6%)同樣顯示價格上行壓力強勁。

  • 服務與商品價格雙雙上漲
    服務價格漲幅達1.1%,為主要推升來源,包括投資組合管理費上漲5.8%、飯店房價回升3.1%、航空票價上漲1%。商品方面,食品價格月漲1.4%,蔬菜與蛋類價格漲幅最顯著。

  • 市場對9月降息預期轉為保守
    PPI數據公布後,市場對聯準會9月降息的信心由「幾近確定」降至約90%。50基點降息幾無可能,25基點成為較可能情境,但也需視後續PCE與就業數據表現而定。

  • 關稅效應開始傳導至通膨數據
    分析指出,此輪PPI上漲與川普政府提高進口關稅有關,企業逐漸無法吸收成本,開始向消費者轉嫁,未來CPI恐也將受到影響。

  • 數據品質與統計機構穩定性受質疑
    受預算削減影響,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停止發布約350項指數,並面臨領導人事變動爭議,外界憂心經濟數據的準確性與政策制定的依據將遭影響。

 

美國上週初領失業金人數下降,勞動市場呈現「低裁員、低聘雇」僵局

美國最新初領失業金人數下降至 22.4 萬人,顯示裁員仍處於低點,但企業受國內需求疲弱與關稅影響,整體聘雇活動依然保守。儘管聯準會面臨降息壓力,服務通膨與進口成本上升,可能讓政策路徑更為謹慎。經濟學家預估失業率將在8月升至 4.3%,反映勞動市場的結構性趨緩。

  • 初領失業金人數微幅下降
    上週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減少 3,000 人至 224,000 人,略優於市場預期的 228,000 人,顯示裁員活動仍相對溫和。

  • 續領人數仍偏高反映聘雇疲軟
    續領失業金人數下降至 195.3 萬人,但仍處相對高檔,顯示儘管裁員不多,企業對新聘人力持保守態度,壓抑整體勞動市場活力。

  • 就業市場轉為低裁員、低聘雇結構
    近三個月平均新增就業僅 35,000 人,創下低位,與初領數據形成反差,反映企業正因國內需求疲弱與政策不確定性轉趨謹慎。

  • 保護主義政策影響企業用人策略
    川普政府貿易保護政策推高進口關稅,使企業面臨更高成本壓力,也影響對未來景氣的信心,進而影響聘雇決策。

  • Fed政策選擇更趨兩難
    雖市場預期 9 月降息機率高,但持續升溫的服務業通膨與預期中的關稅影響,使聯準會必須在控制通膨與支撐就業間權衡決策。

 

美國聯準會主席候選人主張大幅降息,Zervos與Sumerlin成市場關注焦點

隨著聯準會(Fed)主席任期即將屆滿,多位潛在接班人公開表態支持大幅降息,包括Jefferies首席市場策略師David Zervos與前白宮經濟顧問Marc Sumerlin。兩人皆主張立即降息50個基點,以因應通膨放緩與勞動市場疲軟,並認為現行貨幣政策過度緊縮。此舉不僅引發市場對政策路徑的再評估,也突顯政治與貨幣政策獨立性之間的張力。

  • Zervos支持半碼降息並主張貨幣政策過度緊縮
    Jefferies的Zervos重申應在9月會議中採取更積極行動,主張即使面對PPI上升,通膨戰已進入尾聲,Fed應專注於預防勞動市場惡化。

  • Sumerlin:降息50基點是「毫無懸念的選擇」
    前小布希政府經濟顧問Sumerlin表示,當前利率結構與經濟疲弱狀況支持快速降息,強調此舉不會對市場造成干擾,並證實已被白宮列入候選名單。

  • 川普施壓下候選人表態立場趨向寬鬆
    總統川普不斷施壓聯準會降息,曾表示希望降息最多300個基點,Zervos則認為降息200點合理。市場認為白宮對人選有明顯政策偏好。

  • 市場人士呼籲提高貨幣決策的市場敏感度
    Zervos指出,美國貨幣政策應納入更多具有市場經驗的決策者,而非僅由學術派主導,以更準確反應經濟與市場動態。

  • Fed獨立性成焦點,未來路徑仍待觀察
    Sumerlin強調貨幣政策須保持獨立性,即使面對來自總統的公開批評,也應堅守對人民負責的專業立場,凸顯未來Fed人事與政策將牽動市場走勢。

 

產業

AI熱潮推升科技股吸金力,對沖基金第二季加碼輝達與美股巨頭

受AI投資浪潮驅動,美國大型對沖基金於2025年第二季明顯加碼科技巨頭與AI相關股票,彌補上半年因通膨與關稅不確定性而減碼的部位。Bridgewater、Tiger Global、Discovery Capital 等華爾街資金重鎮皆擴大對輝達 (NVDA)、亞馬遜 (AMZN)、Alphabet (GOOGL) 與微軟 (MSFT) 的持倉,顯示市場信心回升。另有部分資金也轉進醫療保險與拉丁美洲市場尋求分散化配置。

  • Bridgewater大舉加碼AI核心權值股
    該基金第二季將輝達持股增加154.5%至7.23百萬股,成最大單一持股部位(約11.4億美元)。並同步增持Alphabet與微軟,持股金額分別達9.87億與8.53億美元。

  • Discovery押注Meta與拉美市場成長潛力
    Discovery加倍持有Meta (META) 股份,並新增輝達支持的雲端業者CoreWeave (CRWV)。同時也看好美洲移動 (AMXB.MX) 的區域潛力,將其持倉擴大至約9,500萬美元。

  • Tiger Global再度擁抱「七雄」與AI硬體股
    第二季購入約400萬股亞馬遜,總持倉達2.34億股;並加碼Alphabet、輝達、微軟與Meta。此外,亦布局AI設備供應商Lam Research (LRCX),持股市值達5.12億美元。

  • Coatue押重注於新AI平台與晶片供應鏈
    新增持股Arm與Oracle,持倉市值分別為7.5億與8.43億美元。並擴大對CoreWeave的佈局至2.9億美元,強化雲端AI基礎建設投資。

  • 醫療保險股成非科技配置亮點
    UnitedHealth (UNH) 雖年初至今股價下跌46%,但Lone Pine、Discovery與Berkshire Hathaway等機構於第二季逆勢加碼,反映其長期價值與反向操作策略。

 

個股

波克夏新布局顯示投資策略轉向,減碼蘋果並押注聯合健康與建商股

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於2025年第二季大幅調整投資組合,減持其最大持股蘋果 (AAPL),並新增對聯合健康 (UNH) 的投資,另也加碼美國房市相關個股如DR Horton與Lennar。這一系列操作反映波克夏對科技股持審慎態度,同時看好醫療與房地產的中長期價值,帶動相關個股盤後股價上漲。

  • 聯合健康成波克夏新寵
    波克夏新建倉5.04百萬股聯合健康股票,市值約15.7億美元。雖該公司因調查、成本上升及高層意外過世導致股價年內大跌46%,但波克夏此舉被視為對其長線基本面投下信任票。

  • 蘋果持股減少但未全數退出
    第二季出售2,000萬股蘋果股票,使其持倉降至2.8億股。這是自2024年第三季以來首次減碼,雖不代表全面撤出,但顯示對估值或集中風險的重新考量。

  • 加碼房市與建築板塊個股
    波克夏新增持股DR Horton (DHI) 與顯著增持Lennar (LEN),表明對美國住宅需求仍具信心。也新增鋼鐵公司Nucor (NUE) 與建築五金商Allegion (ALLE) 的持倉。

  • 精簡通訊與金融投資部位
    波克夏減碼美國銀行 (BAC) 並清空T-Mobile (TMUS) 的持倉,調整在金融與通訊領域的曝險結構,專注在更具防禦性或長期價值的產業。

  • 現金水位創新高,續展保守作風
    雖新增多檔個股,但波克夏第二季整體淨賣出股票約30億美元,連續第11季為淨賣方,期末現金與等值資產達 3,441 億美元,顯示仍維持保守資產配置策略。

 

Starboard加碼Salesforce持股近五成,重啟對治理改革的施壓行動

知名激進投資機構Starboard Value在2025年第二季大幅增持Salesforce (CRM) 持股,將股份提高近五成,顯示該機構對Salesforce營運效率與獲利潛力仍有強烈期待。該舉動被解讀為Starboard可能重啟對公司治理與成本結構改革的壓力。同時,該基金也調整其他持倉,包括加碼輝瑞 (PFE) 並減碼Autodesk (ADSK)。

  • 再度增持Salesforce展現施壓意圖
    Starboard將Salesforce持股從84.9萬股增至130萬股,增幅近50%。雖然該公司股價2023年曾大漲近100%,但今年以來已下跌近30%,反映市場對其轉型與獲利仍有疑慮。

  • 過去改革效果有限,施壓或將重啟
    自2022年底起,Salesforce曾面臨多家激進投資人施壓,導致董事會與策略出現調整,但多數投資人已在2023年中退出。Starboard的回歸,可能預示新一輪改革要求。

  • 加碼輝瑞反映長線看好
    Starboard持有輝瑞股份增加10.5%至850萬股,距離其2024年揭露的10億美元持股計畫未久,顯示該機構仍看好該製藥巨頭的潛在表現與改善空間。

  • 減碼Autodesk調整科技投資布局
    Starboard減持Autodesk持股約27%,該公司此前與Starboard達成和解協議,顯示該筆投資已完成階段性策略目標,資金可能轉向其他高潛力科技標的。

  • 激進投資風格續維持影響力
    儘管13F資料為過去資訊,Starboard的持股變動仍受到市場密切關注,其投資行動經常被視為潛在企業改革訊號,對股價與公司策略具備實質影響力。

 

傳川普政府擬入股英特爾,推動美國晶片自主化與AI製造擴張

根據《彭博》報導,川普政府正與英特爾 (INTC) 討論由美國政府入股該公司,此舉被視為進一步介入具國安戰略價值產業的行動。此消息激勵英特爾股價勁揚逾9%,顯示市場期待政府支持可助英特爾扭轉近年在AI晶片與晶圓代工領域的劣勢。儘管交易細節仍未敲定,但這可能成為美國半導體政策的重大轉捩點。

  • 入股傳聞帶動股價飆升
    消息曝光後,英特爾股價當日上漲逾7%,盤後再漲2.6%。市場認為若獲政府直接資金支持,將有助強化資本支出並重建競爭優勢。

  • 重建晶圓代工與AI晶片野心
    英特爾近年積極發展晶圓代工,但成本高企且尚未吸引大量外部客戶。公司警告若無新客戶,可能退出晶片製造業務。此次潛在政府入股有望改變策略困局。

  • 執行長面臨政治與市場壓力
    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近期遭川普點名,因其涉及中國科技投資。儘管如此,他仍獲邀與川普會晤並就投資案進行討論,顯示雙方互動持續密切。

  • 政府戰略轉向強化製造自主
    川普政府近年推動晶片與稀土戰略資產國產化,此前也與輝達 (NVDA) 及MP Materials有資金合作案例。此次針對英特爾的提案延續該戰略主軸。

  • 市場與分析師仍持審慎態度
    儘管英特爾年營收仍超過500億美元,部分投資人質疑是否真需政府援助。但分析師指出,若配套以關稅或政策誘因,對吸引客戶使用其製程具關鍵作用。

 

Oracle與Google雲端達成合作,整合Gemini模型擴展企業AI應用布局

Oracle (ORCL) 宣布與Alphabet旗下Google Cloud (GOOGL) 達成合作協議,將Google的Gemini生成式AI模型整合至Oracle雲端平台與商業應用,涵蓋企業財務、人資、供應鏈等領域。此合作不僅擴大Google AI模型在企業級市場的滲透力,也強化Oracle提供多元AI解決方案的戰略定位,對抗微軟 (MSFT) 與亞馬遜AWS的市場壓力。

  • Gemini模型登上Oracle雲端平台
    雙方合作讓開發者可透過Oracle雲端存取Google Gemini模型進行文本、影像、影音等AI生成任務,藉由Vertex AI平台完成串接。

  • AI功能將內建於Oracle企業應用
    使用Oracle ERP、HR與供應鏈軟體的企業可選擇以Gemini模型為AI引擎,提升商業流程的智慧化與效率。

  • Oracle擴展AI策略採開放模式
    與先前與xAI的合作類似,Oracle持續拓展第三方AI模型接入,強化客戶選擇權,而非僅推自家AI技術。

  • Google藉合作拓展雲端市占
    Google透過此協議將其AI能力擴展至Oracle企業客戶群,有助挑戰微軟與AWS在企業AI雲端服務的主導地位。

  • 交易細節未公開,採統一支付機制
    Oracle客戶可用原有雲端點數支付Gemini模型使用費用,但未透露雙方是否有分潤或授權費機制。

 

強勢類股

圖片來源:Finviz

 

放大鏡觀點

美股昨日在高檔震盪,此時市場最期望的是預防性降息,也就是在經濟有撐、通膨趨緩的背景下進行降息。然昨天的 PPI 指數明顯回溫,且勞動市場相對穩健,可能影響 FOMC 票委的看法,為寬鬆的利率政策增添不確定性。
從 FedWatch 數據來看,PPI 數據公佈前今年降息 2 碼 / 3 碼的機率為 37% / 54%,公布後調整為 45% / 42%,從原先預期原本將降息 3 碼降至 2 碼。在關稅影響繼續滲透、逐漸擴散之下,若企業在下半年陸續轉嫁成本給消費者,使通膨下滑趨勢開始停滯,加上勞動市場若未有明顯惡化的情況,預估今年可能僅降息一碼,致使美股下半年上漲空間承壓。
不過,以更長遠的角度來看,這一波較大的關稅結構性調整為一次性影響,今年通膨因關稅墊高基期後,未來一年數據有望明顯下滑,因此降息循環並未結束,只是遞延,市場短期或將反應降息次數不如預期而修正,但寬鬆趨勢不變、川普減稅提振,加上 AI 浪潮未止,在評價偏高之下,對股市依舊維持審慎樂觀看法。
投資人可持續留意 AI 軟硬體、能源(AI電力需求)、軍工(無人機)、低軌道衛星、加密貨幣、量子電腦、機器人與自駕、生技等重要領域。同時,今日將公布美國 7 月零售銷售及 8 月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觀察民眾消費狀況。

 

延伸閱讀: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可以看到!
  • facebook
  • line
作者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