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盤解析
美股盤前公布美國 6 月 ADP 就業新增人數從前值 2.9 萬人下降至 -3.3 萬人,創 2023/03 以來新低,且大幅低於市場預期的 9.8 萬人,就業數據疲弱強化聯準會降息預期。
另外,川普宣布已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從原本可能面臨的 46% 高額關稅降至 20%,而轉運品(即中國等地製造,僅在越南進行最終簡單加工後轉出口至美國的產品)則將面臨40%的關稅,而越南則同意全面取消對美國商品的關稅,並提高美國商品採購,促使 Nike(NKE)、Under Armour(UA)等大量依賴越南製造的美國品牌股價走揚。
雖然白宮尚未公布正式條文,顯示協議部分細節尚未定案,但川普繼英國、中國後,又達成重大貿易進展,讓市場期待 7/9 對等關稅暫緩期限前可望有更多貿易協議出爐,市場情緒轉趨樂觀,美股開盤後持續走高,標普及那指再創歷史新高,費半及羅素2000皆有超過 1% 漲幅,道瓊則微幅下跌。
焦點新聞
總經
川普宣布與越南達成新貿易協議,美國對越南進口商品課徵20%關稅,並獲得零關稅市場准入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內容包括對越南進口商品課徵20%關稅,以及對經由越南轉運至美國的第三國貨物課徵40%關稅。同時,美國商品可零關稅進入越南市場。該協議尚未確認是否正式簽署,但距離美國關稅90天寬限期結束僅剩數日,顯示川普政府積極推動雙邊貿易談判。
這項協議標誌著川普持續推動保護主義貿易政策,並試圖阻止中國透過越南進行轉運規避關稅。然而,關稅成本實際由美國進口商承擔,可能導致消費者物價上漲,進一步加深經濟不確定性。
- 美越達成貿易協議
川普透過Truth Social宣布與越南達成協議,對越南輸美商品課徵20%關稅,並要求對轉運貨物課徵40%稅率,以阻止中國等國繞道出口。 - 美國獲零關稅准入
作為交換,美國商品將享有進入越南市場的零關稅待遇,川普強調此舉將促進美國大型引擎車輛等產品在越南的銷售。 - 關稅成本由美商承擔
雖川普表示「越南將支付關稅」,實際上進口關稅由美國企業承擔,可能轉嫁至消費者或供應商,提升進口商品價格。 - 價格上漲壓力浮現
據AlixPartners估算,10%關稅下男士毛衣價格將上漲8%,若回到46%稅率,漲幅將達35%。聯準會預期關稅影響將於夏季顯現。 - 越南經濟高度依賴美國
越南對美出口占其GDP約30%,對美國市場依賴程度高,關稅政策對其經濟影響顯著,也加速其與美國談判動機。
美國6月私部門就業意外下滑,服務業與白領職位成重災區,經濟動能引發疑慮
6月美國私部門就業出現2023年3月以來首次萎縮,ADP報告顯示當月淨減少33,000個職位,遠低於市場預期的增加100,000個。該報告突顯服務業與白領工作需求下滑,加上聯邦裁員與高利率對科技與知識型產業的壓力,市場對經濟穩健性的信心出現動搖。
ADP指出雖然大規模裁員仍罕見,但企業不願增聘或補足離職人力導致整體職位數下降。加上川普政府推動的政府效率部(DOGE)大規模裁員,市場逐步感受到白領就業市場的降溫。
- 服務業大幅裁員
專業/商業服務減少56,000個職位,健康/教育領域減少52,000個,服務業總體下滑66,000個職位,顯示白領與社會服務相關領域需求明顯放緩。 - 小型企業受創最重
員工數少於20人的小企業淨流失29,000個職位,相較下500人以上大企業反而新增30,000職位,反映中小企業對經濟前景更為保守。 - 政府裁員效應發酵
DOGE裁員已削減超過280,000個聯邦職位,且知識型領域如行銷、數據分析、軟體開發等職缺需求減弱,轉職難度攀升。 - 地區與產業差異
美國中西部與西部6月分別減少24,000與20,000職位,南部則逆勢增加13,000個。製造、建築與礦業等商品生產領域仍新增32,000個職位,成為少數亮點。 - 薪資成長趨緩
在職者薪資年增率從4.5%降至4.4%,轉職者從7%降至6.8%,反映勞動市場緊張程度緩解,雇主議價能力上升。
川普重大稅改與支出法案力推移民執法與減稅,預計將使美國債務增加3.4兆美元
美國國會正推進一項總額龐大的稅改與支出法案,內容涵蓋川普政府多項國內優先政策,預計將在國慶日(7月4日)前簽署成法。該法案包括史上最大規模的移民執法撥款、延長並擴大川普2017年稅改、削減醫療與社福支出,並新增能源、教育與環保政策重大轉向。雖已獲參議院通過,但眾議院內部仍存異見,因法案成本與財政赤字引發保守派擔憂。
- 移民執法預算創新高
法案編列1,700億美元用於移民執法,包括擴增ICE人力、興建邊界圍牆、擴充拘留容量至每日10萬人,並對庇護申請與工作許可等設新收費,如庇護申請收費100美元、工作證收費550美元。 - 稅改內容偏向高所得者
永久化2017年川普稅改,包括降低個人與企業稅率、擴大SALT扣抵上限至4萬美元、為小費與加班工時提供減稅。10年內預估減少稅收4.5兆美元。 - 醫療與社福削減影響重大
設定Medicaid工時門檻、排除部分非公民資格、限制變性醫療與墮胎資助,導致預估近1,200萬人失去保險;SNAP補助則強化工時條件、排除部分非公民,節省1,860億美元。 - 能源政策大轉向
取消電動車、太陽能與節能設備補貼,擴大墨西哥灣、阿拉斯加與聯邦土地上的石油與天然氣開採,削減環保執法預算。 - 財政赤字與債務飆升
法案將使國債增加3.4兆美元,並調高債務上限5兆美元。國會預算辦公室(CBO)分析指出,整體支出與減稅內容對財政穩定構成長期壓力。
個股
特斯拉Q2交車量年減14%,優於預期激勵股價上漲近5%
特斯拉 (TSLA) 公布2025年第二季交車量為384,122輛,較去年同期減少14%,但優於市場預期,引發投資人樂觀反彈,股價上漲近5%。這已是連續第二季年減,顯示其仍面臨中國電動車競爭、品牌爭議與補貼政策變化等多重壓力。不過部分分析師認為本季可能為交車谷底。
- 交車與產量仍年減,但優於悲觀預期
Q2交車384,122輛,略低於分析師預期的387,000輛;去年同期為443,956輛。產量410,244輛,與去年同期持平。市場先前擔憂更大跌幅,實際數據釋出後提振股價。 - Model 3與Model Y仍為主力
特斯拉表示,本季生產396,835輛Model 3與Model Y,合計交付373,728輛,占總交車量近97%。其餘10,394輛為Cybertruck等其他車型。 - 競爭與政治風險壓力加劇
中國車廠推出更多平價新車搶市,特斯拉銷量受壓。同時Elon Musk因挺川普與極右翼政黨,形象爭議衝擊品牌,且川普稅改法案恐削減對綠能與電動車的補貼,對特斯拉未來不利。 - Cybertruck仍受品質挑戰
Cybertruck自2023年底開始交付以來,已因硬體與軟體問題發起8次召回,顯示新車可靠度仍需改善。 - 特斯拉市值回升、財報關鍵在後
雖年初以來股價僅上漲約22%,表現落後科技巨頭,但市值已重返1兆美元。財報將於7月23日盤後公布,投資人將關注毛利率與未來展望。
Datadog將取代瞻博網路納入S&P 500,股價盤後飆漲10%
監控軟體公司Datadog (DDOG) 將於7月9日正式加入標普500指數,取代被慧與科技 (HPE) 收購的瞻博網路 (Juniper Networks),消息公布後Datadog盤後股價勁揚10%。此舉不僅象徵其市場地位提升,也引發被動型資金重新配置,成為短期利多催化劑。
- S&P 500成分股變動激勵股價
S&P Global宣布Datadog將納入S&P 500,對於被動基金與ETF構成配置需求,通常能推動成分股股價短期上揚。 - 瞻博網路遭收購出局
慧與科技以134億美元完成對瞻博網路的併購,並依司法部要求剝離其Instant On業務。完成收購後,瞻博被從S&P 500除名。 - Datadog基本面穩健
Datadog於2019年上市,2025年Q1淨利為2,460萬美元,營收達7.62億美元。競爭對手包括Cisco(已收購Splunk)、Elastic、以及AWS與微軟Azure等雲端平台。 - 雖年初表現疲弱但市值領先
截至本週三收盤,Datadog股價年內下跌5.5%,落後於那斯達克指數的5.6%漲幅,但其市值達466億美元,明顯高於S&P 500成分股中位數。 - 科技股持續擴大在S&P 500比重
隨科技滲透各產業,標普指數持續納入相關公司。近年新增成分股包括DoorDash、Workday、Palantir、CrowdStrike、Super Micro等,反映市場結構變化。
強勢類股

圖片來源:Finviz
放大鏡觀點
昨日美國在關稅方面有所斬獲,加上就業數據的疲軟使降息預期上升,驅動美股走揚。預期 7/9 不是風險加大的入口,而是全球貿易情勢轉趨明朗的開始,即便川普可能依舊會與部分強硬立場的國家產生摩擦,但美國擁有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美元霸權與金融制裁、科技與供應鏈主導力、軍事及地緣戰略影響力等眾多優勢,最終將與各國取得平衡,美國也高機率能獲得其想要的結果。
整體而言,建議投資人持續關注關稅動態對各產業及企業的影響,以及大而美法案的受惠受害股,包括美製半導體減稅,投行看好台積電 (TSM) 繼續上行,這類投資機會下半年將繼續展現。展望本週,今日將公布 6 月非農就業人數及失業率,以及 6 月 ISM 服務業指數;另外,7/3 美國獨立紀念日前夕將提前 3 個小時休市、7/4 美國獨立紀念日休市一日。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Cloudflare 封鎖 AI 爬蟲,拓展開發平台並重構 AI 訓練生態系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