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放大鏡短評
川普計劃對進口汽車與半導體課徵25%關稅,直接衝擊全球供應鏈,特別是美國與歐洲的汽車製造商,如福特(F)、通用(GM)、特斯拉(TSLA)等,短期內可能面臨股價下跌壓力。此外,半導體產業如台積電(TSM)、輝達(NVDA)、超微(AMD)等,可能因市場不確定性增加而遭遇賣壓,但若企業選擇赴美設廠,長期可能受惠美國本土生產政策,需關注後續發展。
新聞資訊
為何川普要對進口汽車加徵25%關稅?
川普政府長期以來不滿美國與歐洲的關稅不對等問題,特別是在汽車產業。美國對進口車僅徵收2.5%關稅,而歐盟對美國汽車則徵收10%,使美國車企處於劣勢。為了縮小這個差距,川普決定對進口汽車加徵25%關稅,並預計於4月2日正式宣布此政策。
此外,川普曾在2018-2019年間提出類似關稅計畫,當時美國商務部進行的「國家安全調查」指出,進口汽車削弱了美國製造業基礎,儘管最終未執行。然而,川普這次可能會重新啟動當時的研究,並利用更新數據作為關稅政策的依據。
歐盟會如何回應?是否可能爆發新一輪貿易戰?
歐盟對川普的最新關稅政策仍未給出明確回應。根據市場傳聞,歐盟可能願意將美國汽車關稅降至2.5%,但歐洲議會官員已否認這一說法。歐盟貿易首席談判代表塞夫科維奇將在華盛頓與美國官員會談,預計將針對新一輪關稅進行討論。
如果川普落實25%汽車關稅,歐盟可能採取報復性措施,例如提高對美國進口車或其他產品的關稅,進一步加劇貿易緊張局勢。此外,全球主要汽車製造商,如德國的大眾、賓士與BMW,將受到嚴重影響。
為何半導體與藥品也被納入關稅範圍?
川普除了對進口汽車加徵關稅外,還計劃對半導體與藥品加徵25%或更高關稅,目標是減少美國對外國技術與藥品的依賴,促使企業將生產基地轉移至美國。
然而,半導體產業是全球供應鏈最為緊密連結的行業之一,台積電(TSM)、英特爾(INTC)、三星等企業在全球設有生產基地,此舉可能衝擊整個產業鏈,並導致科技產品成本上升。此外,美國對中國晶片產業的制裁已經影響全球市場,若再加徵關稅,可能進一步加劇晶片短缺問題。
美國企業如何應對?這對全球市場有何影響?
川普強調,企業仍有時間進行調整,若製藥與半導體業者能夠在美國設立生產基地,將可避免這些關稅的影響。他表示,一些全球最大企業已經與他接觸,並可能在未來幾週內宣布赴美投資計畫。
但市場仍對此政策充滿疑慮。許多美國與歐洲車企已針對可能的關稅風險進行規劃,而半導體企業則需要更長時間來評估影響。此外,這些關稅措施可能引發新一輪的全球通膨壓力,進一步影響經濟增長。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分析】英特爾狂飆16%,標普創歷史高!(2025.02.19)
【美股研究報告】亞馬遜24Q4駕著多頭馬車,回檔就是上車機會?
【美股研究報告】AMD資料中心營收未達預期,DeepSeek或加劇競爭壓力,股價恐一蹶不振?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