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盤解析
焦點新聞
總經
歐盟與美國貿易協議懸而未決,歐洲備戰報復性措施以應對最壞情況
歐盟與美國的貿易協議談判進入關鍵階段,但尚未達成最終協議。儘管市場預期雙方接近達成共識,但在美方尚未明確表態前,歐盟持續為潛在的報復性措施做準備,並已提出一套高達930億歐元的反制方案。鑑於美方可能於8月1日實施最高30%的關稅,歐洲正考慮啟動具高度震懾力的「反脅迫工具」,限制美國企業進入歐盟市場。儘管15%的基準關稅看似比預期輕,但在缺乏明確保證下,歐洲市場仍籠罩高度不確定性。
協議仍無定案
目前歐盟與美國仍在持續接觸,但協議尚未確立。白宮表示現階段的關稅討論仍屬「推測」,最終決定掌握在總統川普手中。歐盟防備報復措施
歐盟準備930億歐元的報復性關稅清單,可能於美方關稅實施後數日內啟動。此外,「反脅迫工具」也被納入考量,將限制美企參與歐盟公共標案與投資。關稅方案細節曝光
現階段協議內容可能包括15%基準關稅(包含現有約4.8%稅率),但仍可能針對特定項目設豁免。相比先前傳出的50%稅率,已屬相對溫和。市場反應審慎樂觀
雖有部分市場受消息激勵,但投資人與經濟學者普遍對後續波動保持警覺,認為仍有較高不確定性。法國推動立即反制
目前僅法國公開支持立即啟動反脅迫措施,但歐盟內部已有多數支持採取更強硬立場的共識。
川普鋁關稅無心插柳,意外引爆美國回收業與綠色轉型契機
美國總統川普對進口鋁加徵50%關稅,原為提振本土製造,卻意外刺激國內回收鋁產業快速擴張。由於回收鋁未被課以高額關稅,且能以僅5%能耗生產,再加上美國對鋁進口高度依賴,企業與投資人正轉向興建低資本、高效率的回收設施。這波變化不僅有助降低碳足跡,更可能扭轉全球鋁貿易結構,打造更具永續性的鋁業供應鏈。
關稅驅動回收市場成長
川普政府對原鋁加徵50%關稅,導致價格飆升,進而促使企業改用成本較低、免關稅的回收鋁。回收鋁能效與環保兼具
根據國際鋁協會,回收鋁生產所需能量僅為原鋁的5%,對於能源競爭激烈的產業環境而言更具吸引力。全球貿易流向可能反轉
美國過去每年出口約200萬噸鋁廢料,如今因內部需求升高與政策不確定性,出口量大幅下滑,歐洲業者也開始考慮將廢鋁出口至美國。建廠成本低、速度快
新回收廠興建成本僅為傳統熔煉廠的10%,且建廠期僅需1到2年。挪威鋁業巨頭Hydro 於2023年在密西根州完成第三座回收廠。企業需求轉向低碳鋁
BMW與現代汽車等大廠已展現採購低碳鋁的興趣,推升回收鋁市場前景,成為企業碳中和目標的重要一環。
川普突訪聯準會總部,對鮑爾施壓再升級,衝擊央行獨立性與市場信心
美國總統川普親自造訪聯準會(Fed)總部,罕見打破總統不干預央行運作的慣例,進一步施壓主席鮑爾降息。此次行動除針對2.5億美元翻修預算超支提出質疑,也伴隨再度公開抨擊鮑爾未配合寬鬆政策。儘管川普否認立即解職計畫,但其激進言論與象徵性行動已引發市場擔憂,恐影響聯準會政策決策的獨立性與國際信譽。
川普施壓鮑爾降息至1%
川普希望Fed將利率降至1%,以降低政府借貸成本,支撐其稅改與支出政策,然而此一利率水準通常反映經濟困境,與聯準會目前審慎評估相左。白宮聚焦翻修案預算超支
Fed翻修兩棟大樓成本膨脹至25億美元,引來白宮強烈質疑,預算局長指控可能涉及監督不力甚至詐欺,引爆政治風波。聯準會獨立性備受挑戰
歷任總統罕有訪問央行總部,川普此舉被視為公開施壓與威嚇,破壞央行獨立決策傳統,引發兩位前Fed主席警告恐造成「長期且嚴重的經濟傷害」。鮑爾法律保障免遭解職
儘管川普曾放話解雇鮑爾,最高法院近期裁決暗示總統不得無故解職Fed主席,增添法律與政治爭議。市場反應審慎觀望
消息公布後,美債殖利率變動有限、美元略貶,但投資人警惕央行政策將受政治干預,削弱市場對貨幣政策透明性與可信度的信心。
產業
AI廣告將成娛樂與媒體產業增長主力,全球產值2029年上看3.5兆美元
根據PwC最新《2025-29全球娛樂與媒體產業展望》報告,AI技術正驅動數位廣告精準化與效率提升,將成未來幾年產業收入主要成長動能。該產業預計將以3.7%年均增長率擴張,2029年全球規模達3.5兆美元。儘管全球經濟壓力壓抑消費意願,AI導入有望支撐廣告、遊戲與串流內容的營收成長。
AI推升數位廣告滲透率
數位格式廣告占整體廣告收入比重將由2024年的72%提升至2029年的80%,AI與個人化技術提高精準行銷效果,成為廣告主新寵。互聯網電視廣告快速成長
Connected TV 廣告收入預計2029年達510億美元,受惠於觀眾轉向數位平台與串流服務增加。遊戲產業持續強勁
全球電玩市場規模至2029年預估可達3,000億美元,成為產業第二大收入來源,僅次於廣告。現場活動與非數位品類回溫
除了數位媒體,實體娛樂如演唱會、體育賽事等需求也在回升,成為成長支撐項目之一。業者需積極應對變局
PwC強調,面對高通膨與消費轉型,企業必須善用技術創新並提供差異化內容,以維持競爭優勢與用戶黏著度。
個股
Google母公司Alphabet大幅擴充資本支出,雲端與AI需求推升營收創高
Alphabet (GOOGL) 第二季財報表現亮眼,在AI與雲端服務需求強勁帶動下,營收達到964.3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940億美元。公司宣布將2025年資本支出上調至850億美元,較原先計畫增加100億美元,並預告2026年可能進一步擴張。雖然高額投入引發部分投資人擔憂獲利能力,但Google在雲端與AI領域的積極佈局,正逐步轉化為實際回報,重燃市場對其競爭力的信心。
雲端業務成長超預期
Google Cloud營收年增近32%,遠高於市場預估的26.5%,顯示企業用戶對AI基礎設施需求強勁。OpenAI近期更將Google Cloud列為雲端供應商之一,強化其產業地位。AI服務用戶成長迅速
AI搜尋功能AI Mode已達1億月活躍用戶,自推出僅兩個月。Gemini月活用戶超過4.5億,顯示AI產品吸引力與市場接受度不斷攀升。數位廣告仍為營收主力
第二季廣告營收年增10.4%,達713.4億美元,超越預期,緩解市場對AI搜尋功能可能侵蝕搜尋廣告收入的疑慮。提高資本支出引發兩極評價
2025年資本支出由750億美元調升至850億美元,投資重點為資料中心、AI晶片與TPU。部分分析師擔心短期獲利壓力,但多家券商調升目標價至220美元。估值仍具吸引力
相較微軟 (MSFT) 與亞馬遜 (AMZN),Alphabet預估本益比僅18.88,顯示即使在法規風險陰影下,其股價仍有評價修復空間。
特斯拉 (TSLA) 第二季銷售再下滑,Robotaxi難解核心業務頹勢,股價重挫8%
特斯拉 (TSLA) 第二季汽車營收年減16%,總營收降至225億美元,連續兩季下滑。執行長馬斯克在財報會議中坦言公司面臨「幾個艱困季度」,並將希望寄託於Robotaxi與廉價電動車的未來布局。然而Robotaxi仍面臨重大監管障礙,主力業務疲弱、品牌受創與補貼退場壓力同步發酵,導致特斯拉股價單日暴跌8%,年內跌幅已達24%。
Robotaxi推進受限
特斯拉僅在德州奧斯汀小規模測試Robotaxi,尚未獲加州等核心市場的主要營運許可,監管障礙與過去承諾落空使投資人信心動搖。電動車銷量重挫
Q2車輛交付量年減14%至38.4萬輛,美國EV補貼將於9月底終止,對消費者購車意願造成衝擊。特斯拉未提供全年交車展望。中國與歐洲競爭壓力劇增
低價中國電動車品牌持續蠶食市佔,加上馬斯克政治立場爭議不斷,損害特斯拉在歐洲與自由派消費市場的品牌形象。投資人關注廉價新車進度
CFO表示6月已開始小量生產平價車款,但規模化仍需等待下半年,未來利潤率將承壓。特斯拉仍未就此釋出具體上市時程。特斯拉估值面臨修正風險
公司高達1兆美元的市值仰賴Robotaxi與AI前景支撐,惟當前尚無明確變現模式。分析師預期未來將下修銷售與盈餘預測。
沃爾瑪啟動AI超級代理計畫,加碼佈局電商與營運自動化轉型
全球零售龍頭沃爾瑪 (WMT) 宣布推出四款AI「超級代理」(Super Agents),目標重塑顧客、員工、供應商與開發者的互動體驗,並取代現有分散式AI工具。此舉是其全面推動電商轉型與自動化營運的一部分,預期未來五年內電商營收將占總銷售額的50%。雖短期財務影響尚不明朗,但沃爾瑪押注AI可成為與亞馬遜競爭的關鍵武器。
四大AI代理全方位佈局
超級代理將分別服務顧客(如Sparky)、員工、供應商與軟體開發者,涵蓋購物建議、退貨、補貨、廣告管理等多面向應用,強化流程效率與用戶體驗。Sparky升級賦能購物體驗
AI助手Sparky將從基本推薦升級為可自動補貨、活動規劃、影像辨識食材等進階任務,結合生成式AI與電腦視覺,實現高互動個人化服務。員工與供應鏈作業整合
內部即將推出的「Associate Agent」能處理人資與營運問題,如請假申請、即時庫存查詢;供應商端的「Marty」則整合下單與行銷推廣工具。AI戰略引領數位轉型
沃爾瑪近年積極布局AI與自動化,並延攬Instacart前高層擔任AI加速部門主管,顯示其對技術驅動電商成長的長期承諾。就業影響備受關注
儘管官方表示AI將創造新職位,未明言是否導致裁員,但沃爾瑪已同步進行部分人力精簡與倉儲自動化,AI導入效應仍需觀察。
強勢類股

放大鏡觀點
【美股研究報告】Google 25Q2財報讚,AI黃袍加身,大幅上修資本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