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放大鏡短評
特斯拉的優勢特斯拉有自家製造能力,而且Optimus 已有實體機器人,並計劃量產,在機器人領域中目前領先 Meta。Meta 則採取類似 Android 模式,聚焦技術平台,目前處於開發初期,長期影響仍需要時間觀察。對於股價而言,Meta 仍受 AI、廣告業務主導,機器人計畫短期內影響有限。
新聞資訊
Meta 為何投入 AI 人形機器人?
Meta 在擴增實境 (AR) 和 AI 領域已有深厚佈局,現在決定邁向下一個重大目標——AI 驅動的人形機器人。據知情人士透露,Meta 正在 Reality Labs 硬體部門設立新團隊,負責開發人形機器人的核心技術,包括 AI、感測器與軟體。這些技術未來將供其他公司使用,而非立即推出自有品牌機器人,以避開直接與特斯拉 Optimus 競爭。
Meta 的人形機器人有何市場定位?
Meta 目前的重點是開發家務處理機器人,專注於折衣服、端水杯、放置餐盤等日常任務。這些功能尚未有市面上的機器人能完美實現,因此 Meta 希望藉由 AI 技術突破這一限制。此外,Meta 不打算僅推出單一產品,而是希望建立類似於 Google(GOOGL) Android 系統的機器人生態,讓其他廠商可採用其技術打造產品。
Meta 如何與競爭對手區隔?
目前 AI 人形機器人市場競爭激烈,包括特斯拉的 Optimus、Nvidia(NVDA) 支持的 Figure AI,以及 Alphabet投資的 Apptronik 等。特斯拉的 Optimus 定價約 3 萬美元,預計今年開始有限量生產,Boston Dynamics 也已推出倉儲自動化機器人。Meta 則專注於家居應用,利用其 AI 優勢來開發機器人所需的核心技術,讓第三方公司能夠採用其解決方案。
Meta 的投資規模與挑戰?
Meta 已經為 Reality Labs 投資數十億美元,今年計劃支出 650 億美元,其中部分將用於 AI 基礎建設與新機器人計畫。然而,這條路並不容易,因為家庭環境的變化遠比自駕車所需的標準化城市街道更複雜,讓機器人適應不同家居環境仍是一大挑戰。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分析】美股表現平淡,Meta連續上漲20天!(2025.02.17)
【美股新聞】Arm自研晶片,進軍AI伺服器市場,Meta成首批客戶!
【美股研究報告】Meta 24Q4 財報依舊嚇嚇叫,股價創新高完全不意外!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