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本週美股焦點集中於 川普政府新一輪關稅政策正式上路、3月CPI與PPI通膨數據公布、以及 大型金融股財報揭開序幕。川普宣布的全面性加徵關稅預計將推升美國平均進口稅率至 22.5%,不僅點燃全球貿易緊張,也重新引發通膨與經濟衰退的擔憂。
市場將密切觀察物價走勢是否繼續上揚,進而影響聯準會的利率政策。而財報方面,摩根大通(JPM)、富國銀行(WFC)、貝萊德(BLK)等重量級銀行將率先登場,成為觀察美國金融體質與企業資金動能的重要指標。
本週重大事件時程
4/7(一)
Levi Strauss (LEVI) 財報
美國2月消費者信貸數據公布
4/8(二)
Cal-Maine Foods、RPM、WD-40 等企業財報
美國小型企業樂觀指數(NFIB)
4/9(三)
美國對多國新關稅正式上路
Delta Air Lines (DAL)、Constellation Brands (STZ) 財報
聯準會公布3月會議紀要
4/10(四)
中國對美國報復性關稅正式生效
美國3月CPI公布
CarMax (KMX) 財報
聯準會官員 Goolsbee 發表談話
4/11(五)
美國3月PPI、生產者物價指數公布
4月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
JPMorgan、Wells Fargo、Morgan Stanley、BlackRock、Bank of NY Mellon 財報陸續登場
🔍 重大事件分析與市場影響
川普關稅政策登場,通膨風險重新升溫
美國總統川普正式簽署新關稅命令,對所有進口商品課徵10%基礎關稅,並針對包括中國、台灣、日本、南韓與歐盟在內的貿易順差國額外課徵最高34%的懲罰性關稅。中國也同步宣布對美國商品徵收34%的報復性關稅。
📉 投資觀察:
關稅推升進口成本,可能令3月CPI與PPI數據上行,引發市場對利率政策再度緊縮的預期。
若通膨壓力持續,可能延後聯準會降息時點,壓抑市場反彈空間。
高關稅也將抑制企業獲利與消費者購買力,使耐久財與消費電子產業首當其衝。
通膨數據與消費信心將牽動利率走勢
3月CPI預估將年增2.6%,略低於2月的2.8%,但仍高於聯準會的2%目標。週五將公佈的PPI與密大消費者信心,則將反映通膨是否影響到企業進貨成本與消費者的長期預期。
📉 投資觀察:
若核心CPI年增率仍高於3%,將限制聯準會寬鬆空間,壓制成長股表現。
消費信心續降,則可能拖累零售、餐飲、旅遊股短線動能。
大型銀行財報來襲,揭示金融業景氣
本週五將迎來JPMorgan、Wells Fargo、BlackRock、Morgan Stanley等銀行財報。這些財報將揭示:
存放款利差是否持穩?
投資銀行與資產管理業務是否受市場震盪影響?
對未來經濟與貸款需求的展望如何?
📈 投資觀察:
若淨利息收入與資產管理規模維持成長,金融股有機會成為震盪盤中的資金避風港。
若財測悲觀或信貸緊縮加劇,則金融類股也難倖免。
放大鏡評論:在關稅風暴下,這些類股值得關注
⚙️ 製造業與基礎設施:受惠產業轉單與投資誘因
川普強調以關稅逼使製造業回流美國,預期將帶動本土製造設備與電力設施建設,相關概念股包括:
Quanta Services (PWR)
Generac (GNRC)
Eaton (ETN)
這些公司具有供應鏈在地化優勢與基礎建設題材,是中期可留意的投資機會。
🧪 醫療與藥品:免受關稅衝擊,基本面穩健
醫藥與醫療設備被排除在加徵關稅名單之外,加上歐亞藥廠供應受限,美國本土供應商如AbbVie (ABBV)、Pfizer (PFE)等可能受惠訂單轉向與利潤穩定。
💻 消費電子與PC產業:受通膨與價格影響,短線避險
高通膨預期將抑制消費者對於耐久財支出,對以下品牌出貨形成壓力:
Apple (AAPL)
Dell (DELL)
HP (HPQ)
建議短線可減碼該族群,轉進結構受惠產業。
📉 上週市場回顧 & 本週操作建議
上週市場回顧:三大風險皆成現實
上週展望曾指出市場將受「關稅政策」、「就業數據」與「聯準會態度」三大變數牽動,如今三者皆已發酵,且大致符合預期:
關稅政策:川普宣布對中國、台灣等國加徵34%關稅,市場避險情緒急升,科技股與全球製造鏈皆受壓。
就業數據:3月非農新增就業22.8萬人優於預期,但市場視為落後指標,無法扭轉關稅帶來的利空壓力。
聯準會立場:FOMC會議紀要未明示降息時點,鮑爾談話保守,市場預期仍偏觀望,未見明顯轉鴿。
整體而言,預期與實況高度吻合,市場進一步定價關稅帶來的通膨與衰退風險,波動如預期顯著放大,美股三大指數單週下跌近10%,為疫情以來最大週跌幅。雖然就業數據強勁,但市場對於關稅與經濟前景擔憂大幅升溫,Cboe恐慌指數VIX飆破40,顯示市場極度不安。
技術面觀察,S&P 500已回測至2022年以來關鍵黃金比例回檔位,短線進入超賣區,但後續走勢將繫於消息面變化。
操作方向:風險控管為先,布局本土製造與醫療族群
📌 短線操作建議:
降低曝險部位,特別是高評價科技與出口導向族群(如AAPL、DELL、HPQ)。
留意技術反彈機會,但不宜過度積極,宜採「彈升減碼」策略。
📌 中長線布局方向:
關稅促使供應鏈轉向美國本土,可留意具供應鏈在地化優勢的公司,如:
Quanta Services (PWR) – 電網與基礎建設受惠股
Generac (GNRC) – 發電設備供應商
Eaton (ETN) – 工業電力解決方案領導者
醫療產業因被豁免關稅,具備穩定獲利與轉單潛力,可關注:
Pfizer (PFE)、AbbVie (ABBV) 等藥廠
消費者信心下滑將打擊耐久財支出,應降低對電子消費產品與PC供應鏈的曝險。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川普關稅狂潮來襲,美股蒸發5.4兆美元,該逃嗎?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