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焦點】黃仁勳再訪中國,輝達在中美科技角力中尋找出路

截至 2025 年 7 月 11 日(五),輝達(NVDA)股價收於歷史新高的 164.92 美元,連續六個交易日有五天上漲,週漲幅超過 4%,市值正式突破 4 兆美元,穩坐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此波漲勢背後來自對其 Blackwell 平台 AI 晶片的強勁需求,以及市場對 8 月即將公布的財報寄予厚望。Blackwell 平台在上一季已為輝達貢獻逾 110 億美元營收,市場預估 8 月公布的下一季營收約 456.2 億美元,相比第一季的 440.6 億美元成長 3.5%,反映 Blackwell 正逐步進入高速擴張階段。

輝達訪中行程引爆全球矚目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預計將於 7 月 16 日(三)在北京舉行媒體記者會,這是他繼今年 4 月後的第二次訪中。此行備受美中雙方政府關注,在中美 AI 技術與晶片出口博弈升溫之際,黃仁勳試圖鞏固中國市場版圖,並緩解來自美國的壓力。

據《路透社》報導,他將與中國高層會面,包括副總理何立峰,並參與供應鏈博覽會。此前,黃仁勳也已於 7 月 10 日與美國總統川普會晤,試圖在兩國之間進行政策平衡與協調。

黃仁勳公開回應中國軍事爭議

面對外界質疑輝達晶片可能被中國用於軍事用途,黃仁勳在 CNN 專訪中直言:「中國軍方不太可能使用美國技術,因為風險太高,也無法依賴我們的產品。」他指出,美國突如其來的出口限制,使得輝達晶片成為中國國防體系中「不穩定的依賴來源」。

他同時警告,美國對中國的激進管制,反而可能激勵中國加速發展自主晶片能力,對美國長遠競爭力造成反效果。

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降規版」AI 晶片即將推出

為了在美中限制之間尋找突破口,輝達正計劃推出一款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符合出口規範的全新 AI 晶片,預計於 2025 年 9 月上市。該晶片是 Blackwell RTX Pro 6000 的「降規版」,移除高頻寬記憶體(HBM)與 NVLink 技術,確保不觸犯美方管制紅線。

該晶片雖效能不如全球版本,但仍具備一定的 AI 運算能力,並可維持 CUDA 軟體生態系的兼容性。輝達也考慮在上海設立研發中心,強化在地設計能力,對抗華為等本土競爭者。

中國營收占比下滑,輝達仍難割捨這個市場

根據輝達財報揭露,2025 財年中國市場為輝達貢獻約 171 億美元營收,占比總額約 13%,雖低於美國市場的 612 億美元(占比約 50%),但仍是輝達第三大的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輝達在中國的營收佔比正持續下滑。2023 年前輝達在中國 AI 晶片市佔高達 95%,如今僅剩約 50%。這反映出口管制衝擊實質擴大,也讓輝達在全球 AI 版圖中出現策略轉折。

中美拉鋸下的平衡行動,輝達走得驚險卻不得不走

輝達如今處於兩難處境,一方面是全球 AI 領導地位的光環與估值紅利,另一方面卻面對中美科技戰下的巨大挑戰。

黃仁勳此行訪中,既是向中國釋出善意、維繫市場,也是在對華盛頓釋放訊號,如果限制得愈緊,不只中國受損,美國企業也無法倖免。

對投資人而言,短期內輝達股價因強勁財報預期與技術動能支撐,仍具上行潛力;但中長期風險,包括地緣政治、出口政策與中國自製晶片崛起,將逐步重塑輝達在全球的成長曲線。建議輝達持有者應密切觀察 9 月份新晶片上市進度、8 月第二季財報發布表現、與美中市場政策演變,這些將是影響估值重估的關鍵催化劑。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AMD挑戰輝達,匯豐一口氣喊到 200 美元!

【美股焦點】輝達市值突破 4 兆美元,AI 超級循環點火!

【美股焦點】搜尋之戰開打!Google 能否穩住霸主地位?

【美股焦點】Intel雖減持,但擁抱台積電,Mobileye起死回生?

【美股焦點】美光吃補大而美法案,法人說還能追?

【美股焦點】關稅風暴再起!市場樂觀情緒不減反增?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可以看到!
  • facebook
  • line
作者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