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焦點】AMD挑戰輝達,匯豐一口氣喊到 200 美元!

圖/Shutterstock

一紙升級報告為何能點燃股價?

7 月 10 日,滙豐證券將 超微半導體(AMD) 由「中立」一口氣調升至「買進」,目標價翻倍至 200 美元,理由是最新 Instinct MI350 晶片效能直追 輝達(NVDA) Blackwell,而平均售價(ASP)出乎意料地高。消息一出,AMD 盤前跳空、盤中漲幅一度逾 4 %。

閱讀地圖

  • 下文先拆解 MI350 的技術亮點,再用「市佔 × ASP」推演 2026 年 EPS 區間。

  • 接著從被動資金與政策風險兩側檢視估值靠山與黑天鵝。


技術躍進:四個數字看懂 MI350 如何追平 Blackwell

AMD 這一代 GPU 關鍵規格直接對標輝達:

  • 峰值 FP8 算力 400 TOPS:與 Blackwell B200 持平,打破「性能差一截」的市場成見。

  • HBM3e 容量 288 GB:比 B200 的 180 GB 多出 60%,大型語言模型可一次餵入更多參數,推理延遲自然降低。

  • 功耗 800 W:效率並未因容量拉高而惡化,意味資料中心不必重配供電。

  • 分散式 CoWoS 產能:與日月光合作,降低「台積電單線飽和」的瓶頸風險。

把 B200 想像成六層漢堡,MI350 就是塞滿配料的九層巨無霸,咬一口(一次資料存取)更飽滿,卻不多耗電。


ASP 飆到 25,000 美元:雲端巨頭願意買單的盤算

早前市場預估 MI350 單卡均價僅約 15,000 美元,如今滙豐直接上調到 25,000 美元。原因有三:

  1. 容量優勢能省成本:大型模型推理伺服器需要的 GPU 數量更少,整體電費與機櫃空間同步下降。

  2. 機櫃化 MI400 將於 2026 年量產:單機架 72 GPU 的「一鍵安裝」方案,為超大規模雲端省下約 15 % 佈建成本,形成前期試水溫的誘因。

  3. 供給吃緊:CoWoS 產能仍稀缺,手握產能即擁有議價權。

  4. 採用動態:Oracle 率先布建 16,384 顆 MI300X;IBM Cloud、Meta、Azure 已排定 2025 H1 導入試算節點。ODM/OEM 投片排程顯示,2025 H2 AMD-GPU 機架比重將由 4 % 升至 12 %


財務試算:營收上修 57 %,合理價上看 200 美元

滙豐公式其實很直白:

  • 平均售價(ASP):15,000 → 25,000 USD

  • 出貨量:維持 60 萬顆

只要平均售價成立,AI GPU 營收自然從 96 億竄升到 151 億美元,再輔以 55 % 毛利率,即可貢獻約 2 美元 EPS;把 CPU、嵌入式等非 AI 業務算進來,2026 年 EPS 有望挑戰 6 美元。市場願給的 31×–35× 本益比,對應股價區間 186–210 美元。


資金面靠山:ETF 與期權兩道防護網

今年以來,半導體雙 ETF—— SOXXSMH——對 AMD 的權重已分別推高到 6.7 % 與 7.5 %,累計被動資金流入 49 億美元。同時,30 天 ATM 隱含波動率自 65 % 煞車至 54 %,Put/Call Ratio 仍維持多頭結構。

  • 重點:隱波走緩 + ETF 定期調權重,讓高估值不易因短線獲利了結而崩塌。


政策黑天鵝:出口管制升級對 EPS 的「痛感」

美國 BIS 新規自 2024/12 起,同時限制 TPP ≥ 4,800HBM ≥ 192 GB 的高端 GPU 對陸出口。

  • 全面禁運:中國 AI GPU 收入歸零,2026E 營收 -8 %,EPS 減 0.45 美元。

  • 降規豁免(MI400‑H20):保留 60 % 收入,EPS 僅減 0.18 美元。

全球供給若因此收縮,反推 ASP 上行,部分負面影響將被抵消。


價格戰沙盤:毛利率 vs. 市佔的取捨

  • 劇本一:輝達 Blackwell 降價 10 %,AMD 只跟 5 %,GPU 毛利率 53 %,市佔可守 7 %。

  • 劇本二:Blackwell 降 25 %,AMD 全面跟價,毛利率 48 %,但整櫃 MI400 的 TCO 優勢有望把市佔推到 9 %。

市佔突破 10 % 仍是中長線關鍵 KPI。


滙豐唱多 AMD 的底氣足嗎?

  • 技術層面:MI350 算力追平 Blackwell,HBM 容量領先;然而 CUDA 生態仍由輝達壟斷,開發者能否大規模遷移尚待驗證。

  • 定價層面:25,000 美元 ASP 取決於雲端業者願為「省電 + 減機櫃」買單;若 Blackwell 或雲端自研 ASIC 降價,溢價空間恐被壓縮。

  • 市佔層面:2026 年 AMD GPU 份額市場預估 7–10%;但 CoWoS 與 HBM 產能仍是速率上限,爆量可能慢於預期。

  • 政策層面:若美中出口禁令再升級,最壞情境 2026 年 EPS 或減 0.45 美元;風險貼水不可忽視。

一句話總結:200 美元目標價奠基於「高 ASP + 快速放量」的樂觀腳本;投資人必須同時盯緊軟體生態、產能爬坡與政策旋律,才能真正睡得著。


台股延伸觀察:三檔受惠股

  • 欣興(3037):CoWoS 載板擴產與 AMD 合作最深。

  • 世芯‑KY(3661):提供 MI 系列 ASIC 設計服務。

  • 南電(8046):HBM 基板供需吃緊,ASP 有撐。

留意法說會是否提到 AMD GPU 佔營收%與庫存天數。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輝達市值突破 4 兆美元,AI 超級循環點火!

【美股焦點】搜尋之戰開打!Google 能否穩住霸主地位?

【美股焦點】Intel雖減持,但擁抱台積電,Mobileye起死回生?

【美股焦點】關稅風暴再起!市場樂觀情緒不減反增?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可以看到!
  • facebook
  • line
作者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