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瀏覽器到智慧服務,Google 長期主宰資訊搜尋管道
作為全球搜尋市場的絕對主導者,Google(GOOGL)掌握近 90% 的搜尋引擎市佔率,顯示其在資訊獲取工具上的壟斷地位。Google 核心營收來自廣告,每年平均可貢獻約 2,000 億美元,占總營收約 75%。因此,在此獲利結構下,搜尋引擎不僅是 Google 流量與品牌聲譽的來源,更是其營運的關鍵命脈。
Google 近年來積極擴大 AI 佈局,包括推出 Gemini、AI Overviews、以及 Deep Search 等智慧功能。這些策略不僅強化了產品功能,也鞏固了使用者留存與生態系閉環。從搜尋、瀏覽、再到應用面的整合,Google 正試圖構築一套橫跨資訊獲取與 AI 應用的全方位體系。

Perplexity 帶來技術創新,AI 導向顛覆既有使用習慣
位在舊金山的新創公司 Perplexity 於昨日(7 月 9 日)推出了 Comet 瀏覽器,Comet 不是傳統的搜尋工具,而是一項「AI 驅動上網」的新嘗試。有別於過往的分頁設計,Comet 以工作空間(Workspace)為核心,讓使用者可以在單一介面完成搜尋、閱讀、執行任務與回應訊息,期望將使用者從「分頁地獄」中解放出來,轉向更流暢、更工作流程導向的瀏覽體驗。
Comet 最大的特點在於其 AI 助理 Comet Assistant,能在使用者閱讀時主動提供摘要、安排日程、甚至回顧使用者前次操作的內容,基本上就是一個「上網用的」 AI 代理人(AI Agent),徹底重定義了瀏覽器的功能定位。目前,Comet 僅開放給 Perplexity Max 訂閱者(月費 200 美元),且目標用戶瞄準「內容創作者與研究人員」等需高頻使用分析工具的人群。這雖然與 Google 的大眾策略明顯不同,但 Perplexity 若其能在高資訊需求族群中建立新的上網習慣,未來也可能逐步滲透至大眾市場,動搖 Google 對資訊入口的主導權。
Google 面臨競爭壓力,但廣告能力與自有生態仍為堅實防線
儘管 Perplexity 的 Comet 強勢崛起,Google 仍擁有數條無法輕易複製的強大護城河
- 用戶習慣:全球數十億用戶已習慣使用 Google 進行網路搜尋,切換成本極高
- 廣告變現:Google 搜尋廣告可根據用戶行為、地點與偏好進行精準投放,這是其餘對手短期內難以構建的商業模式
- 整合進度:Gemini 模型已導入搜尋與瀏覽流程,提供 AI 摘要、多輪問答、以及自動推薦等功能,也正準備整合進 Chrome 來強化網頁摘要、翻譯與互動能力
- 價格與平台優勢:Chrome 為免費且跨平台支援各類裝置,對比 Comet 目前的高訂閱費用,在普及能力上更具優勢
整體而言,即使 Perplexity 擁有強力資金與創新產品,Google 憑藉其龐大的技術基礎與用戶黏著度,目前仍未見喪失主導地位的危機。
Google 仍舊穩固,但也應持續關注 AI 搜尋與瀏覽變革的節奏
整體而言,AI 正快速重構資訊取得方式,具創新模式的挑戰者也層出不窮,但 Google 保持穩健上漲的股價仍反映出市場對其策略與基本面的信心。根據 Oppenheimer 調查,有 60% 的受訪者認為 Google 的 AI 模型相較於 ChatGPT 更有實用性,顯示出其在 AI 使用體驗與產品整合上的領先仍獲認可。而 Google 未來若能順利將 Gemini 深度整合進 Android 系統與 Gmail、Docs 等核心產品,也有助於鞏固其用戶黏著度與營收穩定性。
從投資角度來看,Google 在 AI 轉型上的行動積極且具前瞻性,整體基本面仍強。只要能持續在搜尋與平台體驗上保持領先,並穩住核心廣告變現能力,Google 仍將是 AI 世代中最具競爭力的一員。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Intel雖減持,但擁抱台積電,Mobileye起死回生?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