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財政季度劃分方式:25Q2為2025年4至6月、25Q3為2025年7至9月,依此類推。
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核能發電開發商NuScale,因監管突破與政策利多而股價飆漲,但其高昂的股價、缺乏實質營收與訂單,使其成為一檔高風險、高報酬的投機性資產。
NuScale是SMR技術領跑者 搶佔市場先行者優勢
NuScale Power(SMR)由José Reyes和Paul G. Lorenzini於2007年創辦,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俄勒岡州蒂加德的能源公司,專注於開發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all Modular Reactor,簡稱SMR)核能技術。其核心產品VOYGR™發電廠採用模組化設計,可容納至多12個77 MW的反應爐模組,具備高彈性與擴展性。相較於Oklo採用的新穎快中子反應爐(無需減速劑,直接利用高速中子維持反應。技術較新穎,具備利用核廢料作為燃料的高效率優勢,且規模極小,適合為偏遠地區或特定設施(如資料中心)供電。)技術,NuScale選擇基於傳統輕水反應爐(使用水作為減速劑來維持鏈式反應,其技術已非常成熟且廣泛應用於大型核電廠。但燃料利用率較低,且建造成本高昂。)技術的優化,使其技術更為成熟。最重要的里程碑是NuScale成為全球唯一獲得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NRC)SMR設計認證的公司,這項成就賦予了NuScale在市場上無可比擬的「先行者優勢」。儘管如此,公司的首個商業部署仍設定在2030年,與其製造夥伴南韓斗山集團(Doosan)預先啟動12個反應爐模組的生產,以縮短未來的交貨時程,但顯示從技術認證到實際應用仍有漫長的時程。

NuScale VOYGR™發電廠技術獨特,應用層面廣泛
VOYGR™發電廠的最大亮點在於其創新的設計與多功能應用。每個反應爐模組均配備先進的被動安全系統,無需人為干預或外部電源,即可在緊急情況下自動關閉並冷卻,大幅提升了核能安全。此外,其技術應用範圍廣泛,不僅限於發電,還可用於海水淡化、區域供暖、大規模氫氣生產,以及為資料中心等高耗能設施提供穩定電力。
NuScale獲得政策順風車,推動SMR商業化進程
NuScale的發展與美國政府的政策方向緊密契合。白宮於2025年7月發布的「AI行動計畫」,明確指出AI產業對潔淨、穩定電力的龐大需求,而NuScale的SMR技術正好能提供全天候無碳基載電力,成為解決方案的最佳選項之一。此外,美國政府近期推動的「去監管」措施,目的在加速核能專案審批流程,對於尚處於商業化初期的NuScale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利多。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通膨削減法案」(IRA)中的稅收抵免等財政激勵,都為NuScale的商業化道路鋪平了道路,使其能夠更快地將技術轉化為商業價值。
NuScale財報顯示虧損收斂,關鍵計畫鎖定2025年
根據25Q1財報,NuScale營收達1,34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40萬美元顯著成長,主要歸功於羅馬尼亞RoPower專案第二階段的工程設計工作與技術授權協議所產生的收入。營運虧損也從去年同期的4,400萬美元收斂至3,530萬美元,顯示在營收增加和營運費用降低的雙重影響下,虧損狀況有所改善。EPS為-0.11美元。NuScale預計將在8月7日收盤後公布25Q2財報。目前市場預期營收約為1,166萬美元,季減13%,EPS約為-0.12美元,與前一季相近。NuScale在25Q1財報中提出多項關鍵計畫與展望,包含:高度有信心在2025年底前獲得首個具約束力的客戶訂單。目前正與多個潛在客戶進行深度洽談,涵蓋資料中心、公用事業及燃煤電廠營運商等;羅馬尼亞 RoPower專案預計在2026年初做出最終投資決策;以及已預先啟動12個模組的長週期零件的生產,以加快未來交貨時程。儘管預計短期內仍會持續虧損,但NuScale現金和短期投資總額為5.21億美元,且沒有長期債務,穩健的現金水位足以支持未來兩年以上的營運,直至實現其商業化目標。
NuScale股價評價與現實脫鉤,投資人應關注三大指標
NuScale股價從4月低點至7月30日收盤價50.51美元,已大幅上漲超過 355%,漲勢主要來自其獲得NRC認證與政府政策的雙重利多。然而,市場普遍認為NuScale股價評價已經過高,目前市值已反映數十年後才能實現的極度樂觀成長預期。在缺乏實際營收與獲利的情況下,投資人購買的是一種「希望」,股價對任何負面消息恐都將非常敏感。因此,NuScale不適合追求穩定回報的保守型投資人,更像是一個押注在核能復興與能源轉型上的高風險、高報酬投機性資產。在做出投資決策前,投資人應密切關注三大關鍵指標:客戶訂單(能否在 2025 年底前簽下首個具備約束力的商業合約)、成本控制(專案成本能否有效控制,避免像過往與猶他州公用事業聯盟(UAMPS)專案一樣因成本飆升而取消)以及專案進度(羅馬尼亞專案的最終投資決策是否能如期在2026年初拍板),這些將是衡量公司能否成功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商業價值的核心要素。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Oklo股價大漲,將成為白宮「AI行動計畫」的贏家?
【美股焦點】關稅大限最後倒數!韓跟進15%稅率,印、巴恐成最大輸家?
【美股焦點】關稅風暴下的機會與風險!藥廠承壓,軍工、能源有望受惠?
【美股焦點】AI沒跟上、關稅變數多,蘋果財報前夕曝三大警訊?
【美股焦點】福特第二季財報即將公布!混動皮卡將拉動財報表現?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