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美韓關稅協議敲定,15%稅率與歐日看齊
美國與南韓於美東時間 7 月 30 日談成關稅協議,雙方確認未來韓國輸美商品將適用 15% 的基準稅率,與美國已與歐盟、日本簽訂的關稅水平一致。根據協議內容,南韓承諾擴大對美國進行總額 3,500 億美元的投資,其中包括 1,500 億美元將導入造船、製造與 AI 領域,並加碼對美高科技設備與基礎建設計畫的合作。此外,南韓將採購 1,000 億美元的美國天然氣與其他能源產品,同時也將開放國內汽車市場,對於從美國進口的汽車和卡車採取零關稅措施。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再次強調,南韓對美投資的九成利潤最終將回歸美國,與先前和日本達成貿易協議時的說法相似。
此次美韓貿易協議與先前美日協議相比,韓國在農業市場方面並未全面開放,特別是成功維持對稻米等糧食作物的進口限制,但在高科技與能源、造船等領域則採取與美合作互利的策略,同樣達到協議降低關稅的目的。此外,汽車關稅也為此次談判的一大看點,協議中表明南韓出口至美國的汽車將從先前 25% 稅率下調至 15%,與日本和歐盟達成的條件相當,有助於南韓車廠在美維持既有市占與競爭條件。此舉也為現代、起亞等車廠進一步擴大北美市場奠定穩定基礎,降低受到貿易政策震盪影響。
川普對印度加徵25%關稅,貿易談判陷入膠著
川普總統在其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發文表示,將自 8 月 1 日起對來自印度的進口商品課徵 25% 關稅,低於 4 月時公佈的 26%,但仍高於此前美國與歐盟、日本等亞洲國家協議的 15% 至 20% 稅率。此舉不僅將使美印貿易談判蒙上陰影,也使印度成為近日已公告名單中唯一被單獨課以高關稅的國家。
根據白宮後續說明,川普此舉部分是針對印度持續購買俄羅斯武器與石油,以及對美採取具敵意的非金錢貿易壁壘所做出的懲罰。川普在發文後稍晚於白宮受訪時也指出,印度為全球關稅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雖目前正就降低關稅進行談判,但尚未達成協議,或許本週結束前會有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近年來被視為美國抗中戰略下的重要貿易與地緣政治夥伴,一旦新關稅正式實施,恐對雙邊供應鏈與投資信心造成衝擊。川普同時亦重申,若任何國家與具反美意圖的「金磚國家」陣營靠攏,美國將進一步加徵額外 10% 的關稅。此番談話再度凸顯貿易政策正成為地緣政治競合的工具,也為即將到來的美印談判結果增添更多變數。
美對巴西重課50%關稅,能源與航太產業獲豁免
美國總統川普同樣於 30 日宣布,將自 8 月 6 日起對超過半數的巴西輸美商品加徵 40% 關稅,使總稅率高達 50%,成為目前美國對單一國家課徵前幾高的稅率。此次制裁與巴西前總統波索納洛相關的司法調查密切相關,川普與其財政部長貝森特指控巴西最高法院大法官莫拉埃斯正在發動一場政治性「獵巫行動」,因此將關稅作為對其施壓的工具。
儘管總體稅率極高,實際受影響的產業則因美方設下多項豁免而有所減輕。巴西外銷至美國的民用飛機、能源產品、生鐵、木漿與部分肥料等關鍵出口品項被排除在 50% 關稅之外,使得實際平均稅率落在 30.8%,低於市場原先預期。巴西航空製造商巴西航空工業公司表示,其產品僅維持原有的 10% 稅率,未再增加負擔;而能源產業方面,先前遭中止出口的原油也將得以恢復。
不過,巴西的牛肉與咖啡出口仍在努力爭取納入關稅豁免範圍,僅此兩項產品估計將為當地食品加工業帶來超過 10 億美元損失。巴西政府對此表達強烈不滿,批評美方以政治理由施壓貿易措施讓人無法接受,並表示將視情況研擬反制方案。
儘管雙邊外交仍維持開放對話的空間,但市場擔憂若貿易衝突升溫,恐進一步波及通膨與實體經濟表現。高達 3,000 項商品出口美國的巴西產業鏈正面臨重新評估風險,未來談判走向與產業調整將成為觀察重點。
關稅輪廓漸明,關注美中、台談判與經濟數據
綜觀近期進展,美國已先後與歐盟、日本、韓國等主要貿易夥伴達成協議,並對印度、巴西等尚未簽署協議的國家施加關稅壓力,整體關稅政策輪廓逐步明朗。川普與財政部長貝森特近日亦再次重申,8 月 1 日將如期實施公告稅率,不會再度延後。但也強調,即便稅率正式上路,仍歡迎各國隨時與美方協商,關稅開始實施並非最終結果。
目前,包括印度、加拿大、墨西哥與澳洲等仍未達成協議的國家將於 8 月起分別面對不同稅率。印度將被課徵 25% 的關稅並恐附加懲罰性條款;加拿大與墨西哥則面臨 30% 至 35% 的稅率,且雙方談判進度有限;澳洲雖暫時維持 10% 的原始基準,但未來若美國上調基準稅率亦恐受波及。整體來看,股票市場對於關稅政策的情緒反應已有鈍化跡象,主因為主要國家稅率已逐步公告,風險事件逐漸被市場消化,投資人應持續關注美中談判進展及台灣是否可望在 8 月 1 日前與美方達成協議,後續協議進展如無戲劇性轉折美國股市有望持續現行多頭格局。

【美股焦點】關稅風暴下的機會與風險!藥廠承壓,軍工、能源有望受惠?
【美股焦點】AI沒跟上、關稅變數多,蘋果財報前夕曝三大警訊?
【美股焦點】福特第二季財報即將公布!混動皮卡將拉動財報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