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蘋果(AAPL)將於美東時間7月31日盤後公布FY25Q3財報,成為一場信心考驗。iPhone銷售動能疲弱、Apple Intelligence發展進度未明、再加上來勢洶洶的關稅壓力,使市場一改過往對蘋果的穩健信仰,不再只看數字本身,而是等待Cook團隊是否能重新說服市場。
在這篇文章中,你將看到:
法人預期數據與市場情緒的轉變
三大變數可能如何影響股價
財報後短線可能走勢
法說前夕:法人預期不低,但信心明顯降溫
根據Visible Alpha追蹤的12位分析師中,有9位維持「買進」評級,整體偏多。但如果看得更細,許多分析師雖未調降評等,卻開始下修預估與目標價。
FY25Q3預估營收:約89.3億美元,年增約4.0%
EPS預估:1.42〜1.46美元,年增約1.4〜4.2%
iPhone營收預估:40.2〜40.6億美元,年增約2〜3.3%
服務營收預估:26.9億美元,年增11%
毛利率預估:46%(受9億美元關稅影響)
最耐人尋味的是,儘管蘋果上季財報略優於預期(EPS年增7.7%、服務營收創高),股價卻在財報後單日大跌3.74%,顯示市場對「成長想像」仍持保留。
iPhone市佔承壓、成長靠促銷撐場
從最新機構數據來看,iPhone出貨雖維持約4,500萬台,但整體需求偏弱:
中國市占過去一年持續流失,直到今年Q3才首度轉正(+8%)
此波回升並非靠新功能,而是來自5月的大幅促銷與16 Pro/Pro Max熱銷
這也讓法人開始擔心,iPhone換機潮是否仍需靠價格戰,而非AI帶來的真正創新誘因。對毛利率而言,這並非長久之計。
Apple Intelligence:還沒能讓人「想換機」
蘋果在WWDC上正式推出「Apple Intelligence」,主打系統級AI整合。但市場觀察重點不只是在發布,而是什麼時候能真正用得上。
個人化 Siri 尚未上線
中國地區功能尚未開放
多語系支援與第三方整合尚不齊全
這也解釋為何即便AI題材火熱,蘋果近期仍未搭上AI股的爆發列車,股價自1月高點以來仍回落近10%,明顯落後輝達(NVDA)、微軟(MSFT)等。
關稅衝擊浮現,成本壓力擋不住
蘋果預估FY25Q3將受到9億美元的額外關稅衝擊,主因如下:
美國針對中國輸美商品課徵《IEEPA》條款20%關稅
中國反制措施,對特定蘋果配件加徵125%關稅,合計稅率達145%
雖然蘋果正將供應鏈轉向印度與越南,但目前已有約50%美國iPhone仍來自中國製造,短期難以完全消化。
這些都反映在本季下修的毛利率預估上——46.0%,年減0.1個百分點、季減0.9個百分點,為近一年低點。
法人操作心態轉向:不悲觀,但不再樂觀
目前市場給予蘋果的本益比約28倍,略低於過往高點,但仍不算便宜。CMoney預期FY2025 EPS為7.15美元,將目標價236美元,建議「區間操作」。
短期內,蘋果要讓股價重新上攻,需要至少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毛利率優於46%,顯示成本控管見效
AI應用能進一步展現具體商轉潛力
管理層對年底旺季給出積極展望
否則,若iPhone銷售持續無力、AI發展進展緩慢,200美元整數關卡可能面臨保衛戰,進一步支撐區在193〜195美元之間。
📊 情境推演:蘋果股價將走向哪?
▶️ 情境一|AI應用推進加快、服務營收續創高
Siri個人化功能於Q4推出、年底旺季迎來升級潮
股價有望挑戰230美元以上,吸引資金回流
▶️ 情境二|iPhone銷售平平、AI仍待驗證
市場持續觀望,股價於195〜210美元震盪
法說會表態將成多空分界
▶️ 情境三|毛利率不如預期、關稅政策加劇
成本結構惡化,法人下修獲利預估
股價恐測前低193美元支撐區,甚至逼近年初低點
📎 台股延伸觀察|這些公司也可能受到蘋果財報影響
台積電(2330):iPhone、Mac核心晶片代工,AI與高階製程延伸題材關鍵觀察點
大立光(3008):高階鏡頭供應商,與Pro系列出貨密切連動
鴻海(2317):主力組裝廠,生產區域變化、稼動率需持續追蹤
聯詠(3034):供應觸控與顯示驅動IC,出貨量與ASP變化可提前反映需求端
臻鼎-KY(4958):高階PCB供應商,Vision Pro銷售節奏將影響營收落點
👉 建議觀察:台股法說會是否提及美系客戶出貨動能、AI應用導入與庫存水位變化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科磊FY25Q4財報前瞻,先進封裝熱潮能否推動股價再創高?
【美股焦點】超微MI350調漲近70%,股價單日勁揚4.3%!
【美股焦點】微軟FY25Q3強勢收官,FY25Q4聚焦AI收益與資本支出調整!
【美股焦點】美中協議續談!智利銅關稅豁免、韓15%關稅有望?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