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股動態】NVIDIA財報穩健,政策雜音壓抑股價
財報優於預期但不致驚豔,股價短線承壓
輝達(NVDA)公布最新季度營收與每股盈餘均優於市場預期,並給出高於共識的下季展望,但受數據中心收入略低於部分樂觀預期與中國業務不確定性影響,股價在盤後約跌3%,隔日盤前續挫逾1%。整體訊息指向AI需求延續高檔,然政策與供應節奏使短線評價承受修正。
成長動能延續至下季,AI資本支出週期未歇
截至7月27日止的第二季,公司營收年增56%至467億美元,高於市場預估的460億美元;調整後EPS為1.05美元亦優於1.01美元共識。公司預期本季營收可望達540億美元,顯示雲端與企業對AI基礎設施的投入仍在擴大,主流平台升級節奏未見放緩。
數據中心略低於期待,雲端客戶拉貨強度成焦點
數據中心營收年增56%至411億美元,雖具高成長,仍較部分「超額期待」為低,引發市場對超大型雲端客戶短期拉貨節奏的討論。投資人關注是否出現汰換期的短暫消化,以及新舊平台交替對當季認列的影響。
中國變數最為關鍵,銷售授權與分潤規定仍未明朗
公司指出美國政府尚未將中國H20銷售須提撥15%營收的安排法制化,且第二季未有H20在中國出貨。受先前出口限制影響,第一季估計損失25億美元銷售、庫存影響45億美元;第二季中國營收降至28億美元,較前一季的5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37億美元顯著回落,占比降至5.9%。財務長Colette Kress表示,美國政府在7月底開始審查對中銷售授權,公司並未將潛在中國銷售納入對本季的財測。
政治風險壓抑估值溢價,需求並非問題
多數觀點認為AI需求韌性仍強,限制在於地緣政治與監管進度。AJ Bell分析師Dan Coatsworth直言,需求不是輝達的問題,政治才是最大阻力。授權核發與規範落地的時間差,成為評價波動的源頭。
產品換代步伐加快,Blackwell與Rubin支撐長線可見度
公司強調年度產品節奏確立,Blackwell世代GB300進入量產加速期,並預告明年將推進Rubin系列。年年換代雖提高供應鏈協同難度,但有助鎖定高階算力定價權,支撐長期成長曲線與毛利結構。
庫藏股與現金動能穩健,股東回饋持續推進
董事會同意擴大回購授權,傳遞現金流量與獲利能見度的信心。隨著高毛利的數據中心占比維持高檔,公司在營運現金創造力與資本配置彈性上具優勢,也為評價提供下檔支撐。
華爾街目標價上調,基本面多頭架構不變
多家機構在財報後上調目標價。摩根大通維持加碼並將目標價上調至215美元,強調AI基礎設施支出具多年期跑道;傑富瑞維持買進、調升至205美元,指稱Hopper與Blackwell需求「全面售罄」並看見供應鏈風險緩解;伯恩斯坦目標價升至225美元,認為指引仍稱職且把中國當作潛在上行,Blackwell放量可望在下季更明確反映。
雲端巨擘持續擴張AI算力,生態系黏著度提升
微軟(MSFT)、亞馬遜(AMZN)、Alphabet(GOOGL)與Meta(META)持續擴編GPU叢集,深化以CUDA為核心的軟硬體堆疊。推論與訓練並進帶動高頻寬記憶體、先進網通與機櫃解決方案同步放量,形成完整生態優勢,抬升客戶轉移成本。
供應鏈廣泛受惠,台廠與美股硬體夥伴同步受注
先進製程代工與封裝產能依舊吃緊,台積電(TSM)的先進封裝與CoWoS能見度高。伺服器品牌與網通夥伴如美超微(SMCI)、博通(AVGO)亦受惠於AI伺服器與高速網路建置潮。對台股而言,設備、材料與高階封裝鏈條延續景氣循環上的量能支撐。
技術面震盪加劇常態化,評價消化有助趨勢延續
財報前股價大幅上漲墊高門檻,數據僅「略高於預期」即觸發獲利了結並不意外。回測中短期均線與財報缺口的整理,對於延長多頭週期反而健康,後續可留意量能是否在回檔中萎縮及新產品放量的價格反應。
利率與估值交錯影響,美股主題輪動下AI相對抗震
市場對聯準會降息時間軸與步伐仍在消化,高估值權值股對利率敏感度較高,使財報季的「指引強弱差」被放大。即便那斯達克期貨在財報後走勢平淡,AI主題因基本面支撐仍展現相對韌性。
競爭加劇與自研加速,短期難撼動輝達系統性優勢
超微(AMD)在高階GPU上積極追趕,雲端客戶自研ASIC持續推進,但輝達在軟體生態、網路互連與平台化方案上的整合優勢,短期仍具備定價與產品組合的主導力。年度節奏的快速迭代降低被後來者追平的機會窗。
政策與供需節奏是風險主軸,長期需求曲線仍向上
主要風險包括對中銷售規範進一步收緊、雲端資本支出短期波動、供應擴充與產品轉換期造成的認列差異。然就需求面與產品路線圖觀察,AI基礎設施升級仍處早中期,長線資金支出曲線維持向上。
逢回布局與分散配置為宜,關注現金流與產品放量節點
對一般投資人至進階交易者而言,短線波動多由預期差與政策雜音驅動,策略上宜逢回分批、聚焦基本面與現金流能見度高的標的,並搭配分散至受惠供應鏈與大型科技客戶。關鍵觀察指標包括Blackwell放量速度、雲端客戶採購節奏與對中授權進度。
總結AI需求韌性未改,政策不確定性左右股價節奏
整體而言,輝達本季交出穩健成績並再度上修展望,AI支出潮仍在加速推進;然而,中國授權與規範落地的時間差,成為壓抑股價動能的主因。中期視角下,產品迭代與生態優勢仍支撐高成長軌跡,評價消化完成後,趨勢有望重回基本面主導。
延伸閱讀:
【美股研究報告】輝達資料中心營收連兩季失色,股價是否被高估?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