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放大鏡短評
大型科技巨頭正加快開發自家AI晶片,並選擇博通(AVGO)與Marvell(MRVL)作為主要的客製化晶片代工夥伴,這讓超微(AMD)在市場上的競爭地位受到威脅。此外,通用型AI晶片市場仍由輝達(NVDA)主導,其強大的軟硬體整合能力使AMD的競爭力相對不足,進一步限制了其成長空間。儘管AMD仍能受惠於AI產業的快速發展,但由於市場擴展能力受限,長期成長潛力遭到壓縮,導致股價表現受阻。
新聞資訊
超微AMD的第4季財報預期如何?
市場預計超微(AMD)在2024年第4季營收將達 75.3億美元,年增 22%,主要受惠於資料中心與AI晶片需求強勁。淨收入則預計成長 61.4%,達 10.8億美元。尤其資料中心部門營收預計成長 82%,達 41.5億美元,將占總營收超過一半。然而,儘管營收成長強勁,AMD股價在2024年下跌 18%,顯示市場對其未來成長性仍存疑。
為何科技巨頭轉向客製化晶片?對AMD有何影響?
微軟(MSFT)、亞馬遜(AMZN)與Meta(META)等科技巨頭正大舉投資客製化AI晶片,目的是提升處理效率、降低成本,減少對輝達(NVDA)與AMD的依賴。例如,這些公司去年推出了自研AI晶片,並持續加碼投資,這促使博通(AVGO)與Marvell(MRVL)等公司受益。市場擔憂這可能削弱AMD未來在AI市場的成長潛力。
技術顧問公司Creative Strategies執行長巴加林(Ben Bajarin)指出,輝達的CUDA生態系使其在AI市場處於壟斷地位,而企業更換晶片供應商的成本高昂,也讓AMD難以迅速突破市場障礙。
AI晶片市場供應鏈緊張,AMD能否突破輝達的封鎖?
瑞穗分析師指出,即便台積電(TSM)正努力提升先進封裝產能,輝達仍不斷擴產最新 Blackwell AI晶片,可能進一步限制AMD的產能取得能力。這對於想在AI加速器市場競爭的AMD來說,是一項重大挑戰。
但市場仍有樂觀預測,TD Cowen與Omdia分析師哈洛威爾(Alexander Harrowell)預計,AMD 2024年的 AI晶片銷售額可能達100億美元,遠超過該公司官方預估的50億美元。這表明,儘管輝達占據主導,AMD仍有機會搶占市場份額。
個人電腦市場復甦能帶動AMD成長嗎?
AMD個人電腦部門營收預計成長 33%,達 19.4億美元,且持續蠶食英特爾(INTC)的市占率。分析人士認為,12月部分PC製造商可能提前囤積晶片,以因應美國前總統川普若當選可能對中國課徵新關稅的風險,這推動了晶片銷售增長。此外,英特爾近期公布的財報超出預期,也顯示PC市場正在復甦,對AMD有潛在助益。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分析】川普延後墨國關稅,美股開低走高!(2025.02.04)
【美股新聞】拜登卸任前最後一擊,擬收緊輝達和超微晶片出口限制
【美股新聞】超微AMD Ryzen AI新晶片成亮點,全線升級AI電腦效能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