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盤解析
焦點新聞
總經
美國7月消費者信心略升,通膨預期續降但風險仍在
美國密西根大學7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小幅回升至61.8,為2月以來最高,顯示消費者對經濟情勢略感樂觀。短期與長期通膨預期雙雙下滑至近半年低點,表明關稅導致的通膨憂慮有所緩解。不過,消費者對未來價格壓力仍存戒心。專家指出,若貿易政策穩定,有望進一步穩固民眾信心,為聯準會決策提供支撐。
消費信心回升
7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達61.8,月增1.8%,符合市場預期,為2025年2月以來新高。現況與預期指數雙雙改善,顯示民眾對當前與未來經濟情勢評估略為轉好。短期通膨預期明顯下滑
12個月通膨預期降至4.4%,低於6月的5%,也遠低於5月高點6.6%,為2025年2月以來最低水準。長期通膨預期降溫但仍高於去年底
5年期通膨預期滑落至3.6%,雖為半年低點,但仍高於2024年12月的3%,顯示市場對物價長期穩定仍抱持觀望態度。關稅與政策因素影響持續
調查顯示,雖然近期關稅調整讓通膨憂慮降溫,但未來仍可能因個別產品如銅等新關稅導致價格變動,政策不確定性限制信心回升幅度。聯準會決策參考關鍵指標
專家指出,通膨預期走勢將是聯準會決策關鍵依據。目前數據顯示預期仍穩固,若貿易政策穩定,有助於進一步壓抑通膨預期與提振消費者信心。
川普要求歐盟進口課徵15%-20%關稅,美歐貿易談判陷入僵局
美國總統川普要求對來自歐盟的進口商品課徵至少15%至20%的關稅,使雙方原本已進行數週的貿易談判陷入停滯。隨著8月1日的最後期限逼近,歐盟原希望達成類似英國的協議,但美方的最新要求使得協商陷入不確定,對全球市場信心構成壓力。
川普關稅要求升高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川普在多輪談判後提出強硬立場,要求對歐盟商品徵收15%-20%關稅,遠高於原先10%的基線提議,作為降低貿易逆差的手段。談判進度停滯
距川普設下的8月1日談判截止日僅剩不到兩週,消息指出雙方目前協商幾乎停擺,歐盟尚未對美方新要求作出實質讓步。歐盟盼維持英國模式
歐盟期望仿效英國協議,保留10%基準關稅並針對特定產業進行豁免,但美方對此不滿,認為不足以縮減美歐1980億歐元(約2,310億美元)的商品貿易逆差。服務與投資角度的歧見
歐盟則主張若計入服務貿易與雙邊投資,雙邊貿易其實較為平衡,並承諾增加對美國石油與天然氣的採購以緩解壓力。市場反應迅速
消息曝光後,道瓊工業指數一度下挫逾250點,反映市場對美歐貿易戰升溫的高度敏感與擔憂。
川普8月1日全面實施關稅新制,拉高對歐盟與新興國家貿易壓力
美國商務部長 Lutnick 強調,8月1日為川普政府加徵關稅的硬性期限,針對歐盟與多個國家實施新關稅制度。雖然之後仍可談判,但所有國家從該日起須開始繳納新關稅。此舉凸顯川普對貿易政策強硬態度,並將關稅作為重新談判的施壓工具。小型經濟體將面臨約10%起跳的基本稅率,而部分主要經濟體可能面臨高達40%的關稅。
8月1日為不可協商的關稅上路日
Lutnick 表示新關稅將於8月1日生效,是「硬性期限」,所有國家屆時須開始支付新稅率,無法再延遲。後續談判不影響關稅實施
儘管實施後仍可繼續與美國交涉,Lutnick 指出「沒什麼能阻止國家在8月1日後與我們談」,但稅率將立即啟動。小型國家關稅定為10%以上
包括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及非洲多國,將適用約10%的起始關稅,稍低於川普先前預告的可能上限。歐盟與大國面臨更高壓力
對大型經濟體關稅將視其開放市場程度而定,不願讓步者將面臨高達40%的重稅懲罰。川普關稅政策明確化,促使貿易夥伴急洽談
川普透過公開信通知各國稅率,並在 Truth Social 上發布訊息,使多國進入最後談判期,力圖降低衝擊。
產業
雪佛龍贏下與埃克森的法律戰,正式完成對赫斯550億美元收購案,取得蓋亞那關鍵油田
雪佛龍 (CVX) 宣布已完成對赫斯 (HES) 的550億美元收購案,這筆交易歷經一年多的法律拉鋸,最終在與埃克森美孚 (XOM) 的仲裁案中勝出。此次收購讓雪佛龍取得位於蓋亞那近海、蘊藏超過110億桶石油的Stabroek區塊股份,該油田是近數十年來全球最大的新發現之一,具有改變全球能源版圖的潛力。此案也凸顯國際石油聯合協議中優先購買權的複雜性與法律風險。
雪佛龍完成近十年最大能源併購案之一
透過收購赫斯,雪佛龍取得蓋亞那Stabroek區塊股份,該油田已成全球最具潛力的新興產油區,為公司未來增長奠定基礎。贏得與埃克森法律戰確保交易落地
埃克森與中海油(CNOOC)聲稱擁有優先購買權,並提起仲裁案,最終國際商會仲裁庭裁定支持雪佛龍立場,使交易得以完成。蓋亞那Stabroek區塊戰略價值高
該區塊已使蓋亞那成全球經濟成長最快國家之一,並持續帶來新發現,為主導方帶來巨額獲利,國際油企競相布局。收購整合將耗時數月
雪佛龍已事先與赫斯進行整合規劃,資訊科技與人力資源系統正在整合中,部分赫斯員工可選擇離職補償方案。法律條款將成未來能源協議新焦點
此案凸顯石油業界對「聯合營運協議」條款解釋的高度敏感性,埃克森表示將檢討未來合約條文,以強化優先購買保障。
個股
Meta拒簽歐盟AI行為準則,批評法規過度管制恐阻礙創新
Meta Platforms 拒絕簽署歐盟針對通用型人工智慧模型的AI行為準則,指該準則超出《AI法案》原意,恐對模型開發商帶來法律不確定性並抑制創新。全球事務主管Joel Kaplan公開批評歐盟的AI政策方向錯誤,加入多家企業對法規過度干預的疑慮行列。
Meta強烈反對歐盟準則
Kaplan在LinkedIn發文表示,歐盟的AI準則超越《AI法案》原有框架,增加法律風險與不確定性,恐導致企業難以在歐洲部署先進AI模型。歐盟AI法規即將生效
歐盟執委會於上週公布AI行為準則最終版本,預定下月生效,採自願簽署制,旨在提高通用AI模型的透明度與安全性,為《AI法案》提供實務導引。多家歐洲企業亦有疑慮
ASML與Airbus等歐洲科技巨頭近期亦聯名致函歐盟,要求延後準則實施兩年,反映企業普遍擔憂法規將阻礙AI技術進步。OpenAI則選擇支持
與Meta立場不同,OpenAI上週宣布將簽署該準則,表達對歐盟AI監管架構的支持,顯示業界對法規接受度分歧。法規對AI競爭格局具影響力
若歐盟法規實施過於嚴苛,恐促使AI企業將核心研發轉向其他市場,也將影響歐洲在全球AI產業中的競爭地位與技術發展速度。
強勢類股
放大鏡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