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解析
儘管美國 1 月 PPI 數據增速高於市場預期,但統計至 PCE 的項目普遍回落,使市場降息預期略為增加。另外,美國總統川普昨日簽署備忘錄,宣布「對等關稅」,但不會立即生效且缺乏具體細節,最早將在 4/2 實施,期間美國政府或將逐一與受影響的國家談判,較長的準備期讓投資人評斷對等關稅是貿易談判的籌碼,市場擔憂情緒緩解,美股主要指數全面上漲。類股方面,標普 11 大板塊全面收紅,非必需消費品在特斯拉 (TSLA) 反彈約 5.8% 的帶領下漲幅最大,原物料及資訊科技同樣表現亮眼,其中輝達 (NVDA) 漲逾3%,蘋果 (AAPL) 漲近 2%。
強勢類股
焦點新聞
總經
白宮擬重新談判晶片法案補助條件,半導體產業前景不明
美國白宮計劃重新談判《美國晶片與科學法案》的補助條件,可能延遲部分資金發放,對於包括台積電、英特爾在內的受補助企業將產生不確定性。此舉反映美方對部分企業在中國擴張感到擔憂,並試圖調整條件以符合新政府政策方向。此政策變動或將影響全球半導體供應鏈與美中科技競爭格局,相關企業應提前因應潛在影響。
重點摘要:
- 補助條件重新談判
白宮正重新評估《晶片法案》補助條件,部分企業可能需重新協商,補助款項也可能延遲發放。 - 對中國投資的不滿
美國政府對受補助企業在中國進行重大投資表示不滿,可能進一步限制相關活動。 - 政策影響企業布局
台積電、英特爾、三星等企業因補助條款變動,將面臨生產布局及資金調度挑戰。 - 美國貿易與關稅政策調整
川普政府推動對等關稅政策,可能影響全球供應鏈及美中貿易關係。 - 台灣產業應對策略
台灣將召開國安會議,評估貿易舉措對半導體及高科技產業的影響,並尋求加強台美合作。
美國 1 月 PPI 加速成長,通膨再抬頭,強化 Fed 暫不降息預期
美國 1 月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 高於市場預期,顯示通膨壓力再度抬頭,進一步強化市場對聯準會 (Fed) 在今年下半年之前不會降息的預期。然而,PPI 中與個人消費支出 (PCE) 物價指數相關的組成部分呈現下滑趨勢,暗示通膨增速或未如預期般快速。通膨與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將持續影響市場情緒與投資策略。
重點摘要:
- PPI 數據超預期
1 月 PPI 年升 3.5%,創 2023 年 2 月以來新高,高於市場預期的 3.2%;核心 PPI 年增 3.6%,同樣高於預期。 - 通膨壓力與 Fed 政策預期
PPI 加速成長強化市場對 Fed 短期內不會降息的看法,但與 PCE 相關的組成部分增速放緩,顯示通膨或未如預期般嚴重。 - 食品與能源價格上漲
1 月食品價格上漲 1.1%,其中雞蛋價格大幅增長 44%;能源價格上升 1.7%,推動整體商品價格連續三個月成長。 - 服務價格持續增長
1 月服務價格上升 0.3%,其中住房服務與投組管理服務成本上漲,對 PCE 物價指數影響顯著。 - 市場與經濟前景影響
通膨數據與 Fed 政策預期影響市場情緒,投資人將持續關注後續 PCE 數據及聯準會動向,以調整投資策略。
美國初領失業金人數下滑,就業市場穩定支撐經濟
美國上週初領失業金人數低於市場預期且連續下降,顯示 2 月初就業市場保持穩定,並與史上低失業率相符。這種就業穩定性有助於支撐經濟成長,並影響聯準會(Fed)在貨幣政策上的決策,使其暫時不急於降息。然而,非農就業數據顯示就業增速放緩,需持續關注其對經濟與通膨的影響。
重點摘要:
- 初領失業金人數低於預期
初領失業金人數報 21.3 萬人,低於市場預期的 21.7 萬人,顯示就業市場穩定。 - 續領失業金人數減少
續領失業金人數降至 185 萬人,低於預期並呈下降趨勢,與低失業率相符。 - 非農就業增速放緩
1 月非農就業新增 14.3 萬人,低於預期且創 3 個月新低,但失業率降至 4.0%,顯示勞動市場仍具韌性。 - 就業穩定支撐經濟成長
就業數據的穩定性有助於經濟擴張,降低通膨壓力,也影響 Fed 的貨幣政策決策。 - 市場預期與政策影響
聯準會可能在近期維持利率不變,觀察就業市場和通膨數據,以調整未來政策方向。
個股
蘋果探索人形與非人形機器人 技術突破或引領智慧家庭未來
蘋果 (AAPL) 正在積極探索人形和非人形機器人,現處於早期概念驗證 (POC) 階段,預計最早於 2028 年量產。蘋果重視的是使用者與機器人的認知互動,而非外觀設計,並聚焦於感測技術的硬、軟體整合。隨著技術成熟及市場需求增長,蘋果有望憑藉其品牌優勢在全球機器人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重點摘要:
- 蘋果機器人開發進度
正探索人形與非人形機器人,現處於 POC 階段,量產或於 2028 年後,並強調認知互動而非外觀設計。 - 非人形智慧檯燈機器人
蘋果展示 ELEGNT 動作系統,透過手勢、語音、投影進行互動,強調非人形設計與實用功能。 - 未來智慧家庭生態佈局
概念驗證涵蓋多元產品形態,從家用清潔機器人到帶機械臂的智慧顯示幕,瞄準智慧家庭市場。 - 技術與市場挑戰
定價與可靠性為市場推廣的主要挑戰,蘋果需證明家用機器人不僅止於吸塵器的價值。 - 市場潛力與競爭優勢
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持續增長,蘋果具備技術與品牌優勢,有望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
放大鏡觀點
美國 PPI 數據略為下滑,降息預期提升,提振美股表現。總結近期經濟數據,雖然通膨趨勢反覆,但大致在可接受範圍內波動,而數據主要影響聯準會降息決策,市場目前主要預估今年將降息一碼,降息幅度有限的情況下,評價偏高的美股難以大展身手,但畢竟仍處於降息循環中,因此也給予美股下檔支撐,確立美股驚驚漲格局。在此之下,選股不選市,而 AI 革命仍是進行式,從 AI 軟體、實體 AI 如自駕及機器人,還有支持 AI 發展的相關產業如核能股,以及受關稅影響較低且穩健成長的金融支付如 Visa (V)、Mastercard (MA)。展望本週,投資人可關注今日美國 1 月零售銷售月率。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分析】通膨回升,美股小心翼翼!(2025.02.13)
【美股新聞】川普擬推互惠關稅,美國通膨恐加劇,這些產業仍有望受惠!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