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放大鏡短評
川普的互惠關稅政策可能推升進口成本,進一步加劇美國通膨,使市場對聯準會降息的預期降溫,加上1月CPI創16個月新高,導致近期股市震盪,受影響最嚴重的將是依賴進口原物料的產業,如汽車、建築與製造業,相關企業股價短期內可能受壓。
然而,部分產業有望受惠,如能源股(XOM、CVX等)受惠油價上漲,原物料股(FCX、AA、NUE等)因價格提升受益,必需消費品(WMT、COST、PG等)具備轉嫁能力,軍工股(LMT、RTX等)為避險選擇,科技巨頭(AAPL、MSFT、NVDA等)具護城河,投資者可往這些產業進行布局。
新聞資訊
川普互惠關稅計畫,將對市場帶來哪些影響?
川普昨日(2/12)下午宣布將盡快簽署互惠關稅政策,對所有對美國商品課稅的國家加徵關稅。這項計畫恰逢印度總理莫迪即將訪美,可能影響美印貿易關係。此外,鋼鐵與鋁材的新關稅將於3月12日生效,已引發美國與墨西哥、加拿大及歐盟的強烈反對。
與此同時,美國1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升幅度創16個月新高,顯示通膨壓力升溫。共和黨眾議院議長邁克·強森透露,川普可能考慮讓汽車與製藥業等特定產業免於關稅,但具體細節尚未確認。
鋼鋁業與製造業如何應對成本上升?
由於鋼鋁關稅將於3月生效,許多依賴進口鋼鐵與鋁材的產業正試圖應對成本上升問題。例如,汽車、建築、機械等產業預計將面臨供應鏈壓力與價格上漲挑戰。
此外,歐盟已開始準備應對措施,例如可能重新對美國商品(如波本威士忌和哈雷機車)加徵報復性關稅,以回應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歐盟貿易首長馬羅什·塞夫科維奇已與美國官員進行協商,試圖尋找解決方案。
互惠關稅能否真正實施?
雖然川普團隊強調關稅政策能夠促進公平貿易,但專家認為執行難度極高。貿易專家指出,美國可能會選擇統一稅率(如10%或20%),但若針對每個國家的不同關稅制定對應措施,將導致極為複雜的貿易規則。
此外,部分經濟學家認為,關稅不僅會導致進口品價格上漲,進一步推高美國通膨,還可能影響美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
對美股與全球市場的影響
- 通膨壓力上升: 互惠關稅政策可能導致進口成本上升,加劇美國通膨,使聯準會進一步延遲降息決策,對美股形成壓力。
- 市場波動加劇: 若貿易戰升級,全球供應鏈恐受衝擊,企業利潤下降,美股科技與製造業板塊恐不利。
- 歐亞市場反應: 若美歐及亞洲國家展開貿易報復,美國企業可能面臨出口障礙,影響跨國企業獲利能力。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分析】通膨回升,美股小心翼翼!(2025.02.13)
【美股研究報告】亞馬遜24Q4駕著多頭馬車,回檔就是上車機會?
【美股研究報告】AMD資料中心營收未達預期,DeepSeek或加劇競爭壓力,股價恐一蹶不振?
【美股新聞】AI驅動客戶關係管理龍頭HubSpot,股價將再創新高?
【美股新聞】美國AI晶片政策助力,英特爾股價飆升6%,現在可以買嗎?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