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放大鏡短評
英特爾(INTC)昨日股價因收購傳聞大漲16%,但此波漲勢主要來自市場情緒,尚未有具體交易落地。若博通(AVGO)與台積電(TSM)的收購計畫成真,可能帶來短期利好,但也存在談判破裂或監管審查等變數。目前股價已反映部分預期,追高風險較大,建議短線投資者觀望,等待更多確定性訊息再行布局,以避免因市場情緒回落而承受損失。英特爾近年來因AI競爭落後、製程技術落後等問題,導致市值大幅縮水,即使此次收購計畫成真,公司仍需面對長期競爭壓力。
新聞資訊
英特爾為何大漲16%?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博通可能收購英特爾的晶片設計與行銷部門,而台積電則考慮投資或完全收購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務。雖然目前雙方尚未正式提出收購報價,且談判仍屬非正式階段,但市場對此消息反應熱烈,推動英特爾股價暴漲16.1%,盤後股價$27.15。
此外,英特爾亦傳出正在與Silver Lake洽談出售Altera可程式晶片部門的多數股權。此舉可能是英特爾進一步調整業務,專注於核心晶圓製造與AI晶片市場的戰略之一。
英特爾近年來為何陷入困境?
英特爾的市值在過去幾年大幅縮水,主要原因包括:
- AI競爭落後:與輝達(NVDA)和超微(AMD)相比,英特爾在AI晶片市場的進展遲緩,錯失這波成長機會。
- 製程技術落後:英特爾長期主導半導體產業,但在10奈米與7奈米製程的發展上落後於台積電與三星,影響競爭力。
- 財務狀況不佳:英特爾在2024年股價暴跌60%,去年8月創下50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公司裁員15%以降低成本。
- 管理層變動: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於2023年底被解職,因市場對其改革計畫失去信心。
這次的潛在交易對英特爾與半導體市場意味著什麼?
若博通與台積電成功分別收購英特爾的部分業務,將帶來以下影響:
- 從英特爾角度:可能意味英特爾從傳統的「設計+製造」一體化模式,轉向專注於某一特定領域,例如僅保留製造業務並獲得政府補助。
- 從博通角度:收購英特爾的晶片設計部門,能增強其在企業級晶片市場的競爭力,擴展高效能運算(HPC)領域的影響力。
- 從台積電角度:若成功掌控英特爾的部分製造業務,將進一步擴大其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影響力,並可能獲得美國政府的補助支持。
此外,美國政府正積極推動AI晶片本土化,英特爾作為美國最大半導體製造商之一,若獲得資金支持,仍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分析】英特爾狂飆16%,標普創歷史高!(2025.02.19)
【美股研究報告】亞馬遜24Q4駕著多頭馬車,回檔就是上車機會?
【美股研究報告】AMD資料中心營收未達預期,DeepSeek或加劇競爭壓力,股價恐一蹶不振?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