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全球科技產業的風向球 COMPUTEX 2025 即將於 5 月 20 日至 23 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登場。今年主題定為「AI Next」,聚焦生成式 AI、邊緣運算、自主機器人與未來移動,吸引超過 1,400 家科技企業參展,包括輝達(NVDA)、Intel(INTC)、鴻海、聯發科、高通(QCOM)等指標企業齊聚,陣容堪稱歷年之最。本文為投資人整理五大重點,協助掌握產業趨勢與投資機會。
COMPUTEX是什麼?為什麼重要?
COMPUTEX 是亞洲規模最大的科技展,也是全球前幾大資訊與通訊技術展會。每年展出內容涵蓋半導體、AI、5G、電競、物聯網、電動車等未來科技,是觀察產業技術路線與供應鏈脈動的重要窗口。 今年展會總規模達 1,400 家廠商、4,800 個攤位、8 萬平方公尺展區面積,參與者橫跨半導體、雲端運算、製造、網通、終端設備等上中下游產業,對投資人來說,是理解 AI 產業鏈發展速度與方向的關鍵場域。
今年主題「AI Next」代表什麼?
「AI Next」的核心圍繞在 AI 應用從雲端延伸至裝置、邊緣與工業場域的關鍵轉折點。展會聚焦三大應用主題:
- 智慧運算與機器人:從製造業導入 AI,到自主機器人商用化,進一步推進智慧工廠落地。
- 次世代科技:聚焦生成式 AI、6G、量子運算、低功耗高效能晶片。
- 未來移動:電動車、車載 AI 平台、V2X(車聯網)解決方案成為新戰場。
這三大主題對應到 AI 晶片、邊緣設備、資料中心、電動車電子供應鏈等具高成長潛力的產業,投資人可從中找到布局新科技的切入點。
五大科技巨頭齊聚,釋放關鍵訊號
COMPUTEX 2025 由五位科技領袖開場,從產品藍圖到技術戰略,將直接影響市場資金走向:
-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分享 AI 與加速運算的技術突破,市場高度關注新一代 GeForce RTX 50 系列與 AI 應用(如 G-Assist),並預期宣布更多與台灣 AI 伺服器製造商(如鴻海、廣達)的合作計畫,強化在地生產能量,並回應地緣政治壓力。
- 高通執行長 Cristiano Amon:探討 AI 在裝置、汽車與 AR/VR 中的延伸應用,預告生態系策略。
- 鴻海執行長劉揚偉:解析 3+3 策略轉型進展,聚焦智慧製造、智慧車與智慧城市平台。
- 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從邊緣 AI 到雲端,說明聯發科如何藉高效能晶片參與 AI 產業變革。
- 恩智浦執行副總裁 Jens Hinrichsen:以車用與工業 AI 為核心,切入邊緣自主系統應用。
AI 加速落地,哪些公司值得關注?
COMPUTEX 不只是技術展示,更像是企業向市場預告「下一步成長動能在哪裡」的場合。對投資人來說,與其記住產品型號,更重要的是看懂背後的商機路徑:技術落地 → 市場需求 → 供應鏈機會。
以下是本次展會中,六家備受關注的科技公司及其新品動態,對應的產業機會也一目了然:
- 輝達:將發表新一代 GeForce RTX 50 顯示卡與 AI 遊戲助理 G-Assist,把 AI 應用帶入主流消費市場,並強化與台廠合作生產 AI 伺服器,延伸至海外製造佈局。
- 超微(AMD):推出 Radeon RX 9060 XT 顯示卡與新 AI 處理器,並聚焦 AI PC 與遊戲整合應用,強化產品消費端場景。
- 高通:推出新一代 Snapdragon AI 平台,強化手機、AR、車載設備的邊緣 AI 能力,並預告 AI PC 發展近況。
- 聯發科:主打高效能 AI 晶片與 6G 技術藍圖,應用於智慧家庭、車用與雲端裝置,進一步拓展雲-邊整合應用。
- 華碩:推出 AI 筆電與電競設備,強調生成式 AI 功能與散熱創新,搶攻 AI PC 換機潮。
- 鴻海:展示智慧機器人與 AI 工廠平台,展現從代工到解決方案供應商的轉型成果,並可能成為美國製造 AI 伺服器計畫的重要夥伴。
AI 機器人、生成式 AI、AI 永續為論壇核心議題
本屆 COMPUTEX 論壇以「AI in Action」為主題,進一步聚焦 AI 如何實際導入應用場景,並延伸至 AI 背後的基礎建設與能源效率議題,包含以下三大方向:
- AI 機器人與邊緣運算:輝達、Google DeepMind(GOOG)、德州儀器(TI)、以及工業電腦大廠研華將探討邊緣 AI 與智慧機器人如何提升企業營運效率。值得注意的是,研華睽違十年重返 COMPUTEX,象徵 B2B 工業 AI 市場的重要性正快速上升。
- 生成式 AI 再進化:安謀(ARM)、Intel(INTC)、Adobe(ADBE)、Cadence(CDNS)等將探討企業導入生成式 AI 所面臨的效能與部署挑戰。儘管 Intel 未安排公開演講,但新任 CEO 潘俊麟將私下與台灣供應鏈高層會晤,顯示其對本地生態系的戰略重視未減。
- AI 資料中心的永續解方:bp Castrol、英飛凌(IFNNY)、Seagate(STX)、施耐德電機(SU)、仁寶等業者將提出高效能、低耗能的 AI 基礎架構設計方案。隨著全球 AI 算力持續攀升,如何打造永續的資料中心與節能運算架構成為關鍵議題。
產業鏈重組與地緣風險管理成為隱性主軸
在 AI 技術大步邁向商用的同時,美中關稅與出口管制也迫使企業重新調整產地與供應鏈配置。COMPUTEX 2025 是美國宣布對中國祭出新一輪關稅威脅後,亞洲科技業首次集體對外釋出應對策略的重要平台。從輝達宣布未來四年將在美國生產 5,000 億美元 AI 伺服器,到與台積電(TSM)、鴻海、緯創等深化合作,都顯示出台廠在地緣轉單與北美製造趨勢中的關鍵地位。
COMPUTEX 是 AI 投資的風向球
COMPUTEX 2025 展會預計將擴大大眾對 AI 商用化的具體想像,不再只是運算能力提升等抽象概念,而是可以看見 AI 融入個人電腦、汽車、工廠與日常裝置中,重塑使用者體驗與產業流程,從生成式內容、智慧助理,到自動駕駛與智慧製造等生活和工作場景。關鍵公司如輝達、超微、聯發科、高通、華碩與鴻海,正推動 AI 技術從晶片延伸到終端裝置與應用平台。
建議投資人聚焦三件事:一,看新品是否進入量產階段;二,追蹤是否已有實際應用場景與客戶導入;三,從供應鏈中篩選具備出貨能力與擴產條件的廠商,例如封裝、伺服器代工、散熱與記憶體模組族群,優先布局具備商業化條件的 AI 成長股。
延伸閱讀: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訢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