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關稅休兵,美中談判釋出久違善意
2025年5月12日,美中高層經貿會談傳出重大進展,雙方共同宣布將於5月14日前啟動90天的互降關稅協議。美國方面,對中國商品原本高達145%的懲罰性關稅將暫時調降至30%;中國則將報復性關稅從125%下修至10%。
雖然目前的協議屬於暫時性「技術性休兵」,但其象徵意義重大。這是近三年來首次由雙方共同主導的非危機背景下的降稅行動,顯示中美兩國均意識到過去一年內持續升高的貿易摩擦已對雙邊供應鏈、成本結構與通膨形成過高壓力。
根據公開資料,雙方目前並未撤回已加徵的科技管制與投資限制,但此次關稅讓步為未來進一步談判鋪路,市場普遍將其視為「結構性緩和的試水溫」,也成為近期全球市場風險偏好迅速回升的驅動力。
宏觀環境迎來喘息,通膨壓力短期紓解
就總體經濟而言,關稅的調降將直接降低美國進口商品的成本,貿易品項如電子產品、零組件、家電與服飾價格的下降,將有效牽制通膨預期擴散,進而緩解消費者物價指數 ( CPI ) 與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的上行壓力。
根據估算,若調降的30%關稅涵蓋品項廣泛,第二季CPI月增幅可能自目前的0.3%-0.4%回落至0.2%以下,進一步支持市場對聯準會降息時間表提前的預期。此外,供應鏈擾動的緩解也可能促進企業補庫行動,加速資本支出回溫,對第二季GDP成長提供支撐。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關稅休兵釋出樂觀訊號,但其時限僅為90天,結構性衝突如AI晶片限制、地緣政治摩擦與本土化政策仍未解決,市場須對此保持謹慎。
投資機會浮現,科技、零售與供應鏈重組等相關類股受益
短線上,美中關稅緩和對美股市場最直接的利多將落在科技與消費板塊。以科技為例,iPhone、筆電、顯示卡、伺服器等產品多數仍透過中國進行組裝,稅率降低將使蘋果(AAPL)、超微(AMD)、輝達(NVDA)等公司成本壓力減輕,拯救毛利率危機。此外,零售類股如沃爾瑪(WMT)、Target(TGT)與 Costco(COST)預期將因進口成本下降而回復毛利率彈性。倉儲物流類企業如FedEx(FDX)與 UPS (UPS) 則可望受惠於進口報關量回升與運輸需求改善。

風險與機會共存,需順勢而為、提早應變
儘管此次關稅讓步為市場注入短期強心針,但其本質仍是一場限時競賽。90天協議期限內能否達成更具體的雙邊共識,將直接決定市場風險偏好的延續與否。此外,隨著2025年美國大選逐步升溫,中國議題恐再度成為內政政治攻防焦點,貿易政策仍有不確定性。
對投資人而言,應把握短期結構性利多下的反彈機會,但同時謹慎布局中長線具產業轉型實力的企業。整體而言,此次關稅變動提供了逢低買進的契機,資本需順勢而為、提早應變。
延伸閱讀: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訢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