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放大鏡短評
川普政府對加拿大、墨西哥與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可能推高通膨、擾亂供應鏈,影響食品、汽車、能源與電子產品價格。鋼鐵業可望受惠,如美國鋼鐵(X)與紐柯鋼鐵(NUE),因為進口競爭減少,可能帶動股價上揚。然而,汽車與製造業成本上升,通用汽車(GM)與福特(F)等車廠依賴跨境零件供應,關稅將推高生產成本,影響獲利與銷售。
零售產業將受到食品與消費品價格上漲影響,沃爾瑪(WMT)與塔吉特(TGT)等零售商可能面臨獲利壓力,消費者需求也可能受到影響。此外,能源業面臨波動,加拿大與墨西哥是美國主要原油供應國,關稅可能推高油價,短期利好埃克森美孚(XOM)與雪佛龍(CVX),但也可能影響煉油成本,進一步推高燃油與物流成本,影響航空與運輸業,如聯合航空(UAL)與聯邦快遞(FDX)。
整體而言,關稅可能推高通膨,使 FED 降息難度增加,影響市場流動性與投資信心。短期內市場波動加劇,投資人應密切關注受影響產業的業績表現,並調整投資策略,以降低風險。
新聞資訊
美國為何突然對加拿大、墨西哥與中國加徵關稅?
川普政府宣布,從週二開始,對來自墨西哥與加拿大的進口商品加徵 25% 關稅,理由是這兩國未能有效阻止非法移民與毒品進入美國。其中,加拿大石油為例外,僅課 10% 關稅,以避免美國國內油價過度上漲。此外,美國也將對中國商品額外加徵 10% 關稅,以回應中國輸出芬太尼(Fentanyl)。
川普關稅的目的
-
施壓墨西哥與加拿大,加強邊境管制,減少非法移民與毒品走私。
-
提高美國本土生產競爭力,刺激製造業回流。
-
增加政府收入,減少財政赤字。
然而,經濟學家指出,這些關稅可能適得其反,不僅讓美國消費者支付更高物價,也可能破壞與盟友的貿易關係,甚至引發報復性關稅,衝擊美國出口產業。
這些關稅將如何影響美國經濟?
1. 供應鏈混亂,企業與物流面臨挑戰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及其後續協議 USMCA 讓美加墨貿易長年免關稅,新政策導致企業措手不及。貨車排隊通關、物流延遲、進出口流程變複雜,可能影響零售、製造及食品供應鏈。此外,許多企業可能透過法律手段挑戰關稅政策,帶來數月不確定性。
2. 通膨壓力升高,FED 恐難降息
美國 12 月的通膨率為 2.6%,但新關稅可能推升至 3.2%,遠高於 FED 的 2% 目標。川普強調關稅能為美國政府帶來更多收入,並表示「關稅不會引發通膨,而是帶來成功」,但經濟學家警告,進口商品價格上漲恐導致物價全面上升,讓 FED 降息變得更加困難。
3. 食品價格上漲,超市購物更貴
墨西哥供應美國近 50% 的新鮮蔬果,尤其在冬季依賴更重。例如,美國 80% 牛油果(酪梨)來自墨西哥,加拿大則出口大量豆類與番茄。關稅可能導致這些食品價格上漲,同時美國本土生產商也可能順勢漲價,消費者首當其衝。
4. 汽車產業震盪,新車價格可能上漲
北美汽車產業高度整合,汽車零件可能在美加墨之間多次往返,關稅將顯著推高生產成本。通用汽車(GM) 已經加快車輛進口速度,並考慮將部分產能遷回美國。對消費者而言,新車價格原已因疫情飆漲,如今關稅可能進一步推高售價。
5. 鋼鐵業成最大贏家,但建築與製造業成本上升
美國鋼鐵與鋁業者長期抱怨進口競爭,如今關稅將使墨西哥鋼鐵與鋁製品變貴,對美國鋼鐵業是利多。然而,這也意味著美國企業採購鋼材成本上升,使得基礎建設、房屋建造、機械製造等行業的生產成本提高,可能導致消費者最終買單。
6. 能源價格上漲,美國消費者受衝擊
加拿大與墨西哥分別供應美國 60% 和 10% 的原油,總計占美國 30% 的石油供應。由於許多煉油廠依賴加拿大原油,加徵 10% 關稅將推高汽油、航空燃油、家庭取暖油價格。如果加拿大報復性減少石油出口,可能進一步推高油價,影響整體經濟成長。
7. 消費性電子產品變貴
中國是美國最大電子產品供應國,新 10% 關稅將影響筆電、智慧手機、遊戲機、電池等消費品,導致零售價格上漲。先前美國對中國關稅主要集中在工業品,這次則直接影響消費者,可能讓蘋果(AAPL)、戴爾(DELL)等企業面臨價格與需求壓力。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分析】 川普關稅大刀,劈砍美股主指!(2025.02.03)
【美股新聞】 馬斯克怒嗆川普AI計畫:軟銀根本沒錢,星際之門是假象?
【美股新聞】 川普達沃斯演講呼籲降息、壓低油價,哪些股票有望飆漲?
【美股新聞】 川普5,000億AI資料中心開工,Oracle狂歡領漲!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