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解析
上週五美國公布 PCE 數據皆符合預期,而 12 月個人支出優於市場預估,加上聯準會官員鴿派談話,促使美股主指早盤走揚。不過川普否認關稅計畫將推遲一個月,代表即將履行對加拿大、墨西哥徵收 25% 關稅 ( 週末確認開始實施 ),加上其稱對歐盟也將徵收關稅,導致美股主要指數全數收黑。類股方面,在 Google (GOOG)、亞馬遜 (AMZN) 上漲帶動下,通訊服務成為標普 11 大成分股中唯一上漲的族群;雪佛龍 (CVX)、埃克森美孚 (XOM) 公布財報後下跌,拖累能源類股表現最差。
強勢類股
財報速覽
雪佛龍第四季獲利不如預期,煉油業務陷入虧損
雪佛龍 (CVX) 第四季總利潤年增至 32.4 億美元,但調整後每股獲利低於市場預期,主要受燃料銷售疲軟影響,煉油業務自 2020 年以來首次虧損。隨著疫情後需求趨勢消退及美中經濟放緩,雪佛龍面臨燃料市場低迷的挑戰,短期內需尋求策略以改善獲利能力。
重點摘要
- 總體財務表現
- 第四季總利潤為 32.4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 22.6 億美元增長。
- 調整後每股獲利為 2.06 美元,低於市場預期的 2.11 美元。
- 煉油業務首次虧損
- 第四季下游業務虧損 2.48 億美元,去年同期為獲利 11.5 億美元。
- 獲利率下降,特別受航空燃料需求疲軟影響。
- 燃料銷售與需求趨勢
- 美國燃料銷量年減 3%,反映疫情後需求回落及經濟疲軟。
- 美中經濟活動陷入衰退導致燃料市場需求下滑。
- 石油產量持平
- 第四季石油產量達每天 335 萬桶油當量 (boepd),與去年同期的 339 萬桶相近。
- 市場挑戰與展望
- 面對需求低迷與市場競爭,需重新布局下游業務策略,提升營運效率以應對利潤下滑。
埃克森美孚第四季獲利優於預期,低成本與戰略支撐表現
埃克森美孚 (XOM) 第四季獲利 73.9 億美元,超過市場預期,雖然油價與煉油利潤下滑,但透過二疊紀盆地與圭亞那的低成本與高產量專案支撐營收。該公司強化股東回報策略,並持續面對燃料市場供應過剩與仲裁挑戰的風險。
重點摘要
- 財務表現與市場預期
- 第四季每股獲利為 1.67 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 1.56 美元。
- 2024 年全年總利潤 334.6 億美元,低於去年同期的 385.7 億美元。
- 策略併購與產量提升
- 5 月完成對先鋒天然資源的收購,成為二疊紀盆地最大石油生產商。
- 圭亞那高利潤專案支撐公司表現。
- 煉油與燃料市場挑戰
- 煉油業務因全球燃料供應增加面臨壓力,獲利率較第三季減少 3 至 7 億美元。
- 亞洲與非洲新煉油廠啟動導致供應過剩。
- 仲裁與資產出售
- 出售奈及利亞非策略性資產導致減損損失約 6 億美元。
- 與雪佛龍的圭亞那石油項目仲裁挑戰預計於 9 月裁決。
- 股東回報與現金流
- 2024 年股東回報達 360 億美元,高於前一年的 320 億美元。
- 股東配息由 362 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支撐,維持吸引投資人策略。
焦點新聞
總經
美國 12 月物價與消費支出雙升,聯準會降息預期延後
美國 12 月物價指數上漲 0.3%,核心通膨維持在 2.8%,加上消費支出激增至 0.7%,顯示經濟動能持續。聯準會為控制通膨,預計今年降息次數縮減至兩次,並可能延後至 6 月以後,市場對經濟展望相對謹慎。
重點摘要
- 物價指數與通膨現況
- 個人消費支出 (PCE) 物價指數 12 月上漲 0.3%,與市場預期相符。
- 核心 PCE 通膨率持續維持在 2.8%,反映物價壓力仍高。
- 聯準會貨幣政策趨勢
- 聯準會維持利率區間在 4.25-4.5%,自 9 月起已降息 100 個基點。
- 市場預期 6 月前不會降息,降息次數由預測的四次縮減至兩次。
- 消費支出強勁成長
- 12 月消費支出成長 0.7%,創近兩年來最快增速。
- 第 4 季消費支出成長率 2.3%,抵消了庫存耗盡與企業支出影響。
- 經濟成長與市場預期
- 第 4 季經濟以 2.3% 的年率成長。
- 經濟學家預計 1 月搶購商品的趨勢將持續,支撐經濟擴張。
- 政策與經濟風險
- 對關稅的擔憂導致消費者提前購買,未來仍面臨價格波動風險。
產業
川普推動對加拿大、墨西哥與中國進口商品課徵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來自加拿大、墨西哥與中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理由是打擊非法移民與毒品問題。此舉雖能作為談判籌碼,但可能引發貿易夥伴報復,對美國經濟與消費者價格造成不利影響,市場對此政策持觀望態度。
重點摘要
- 關稅政策內容
- 加拿大與墨西哥進口商品課徵 25% 關稅,中國則為 10%。
- 能源產品關稅僅為 10%,以減少對汽油與居家取暖油價格的影響。
- 政策背後目的
- 川普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以國家安全為由實施關稅。
- 主要目標包括應對非法移民與毒品問題(尤其是來自中國與墨西哥的芬太尼)。
- 貿易與經濟影響
- 三國年度貿易總額達 1.6 兆美元,課稅可能對國內消費者價格造成壓力。
- 關稅會隨對方國家報復行動進一步上調。
- 市場與經濟觀點
- 經濟學家普遍反對關稅,認為會導致價格上漲與經濟效率降低。
- 川普政府強調關稅能保護經濟與談判更有利的貿易條件。
- 潛在的社會議題連結
- 白宮強調芬太尼問題的嚴重性,將之與進口政策連結,強調公共安全的優先性。
川普與輝達黃仁勳會談 聚焦 AI 競爭與半導體政策
美國總統川普與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的會談聚焦於強化美國在 AI 及半導體領域的領導地位。然而,川普堅持推進關稅與出口限制政策,可能對輝達帶來挑戰。此時市場對中國新創 DeepSeek 的開源 AI 模型高度關注,加劇了對美國科技競爭優勢的憂慮。
重點摘要
- 會談聚焦 AI 與半導體政策
- 黃仁勳與川普討論半導體與 AI 技術的發展策略。
- 雙方強調維持美國在科技與 AI 領域領導地位的重要性。
- 貿易與政策挑戰
- 川普重申將對晶片徵收關稅,並考慮更嚴格的中國晶片出口限制。
- 這對依賴海外製造的輝達構成潛在挑戰。
- 市場與輝達股價反應
- DeepSeek 的低成本開源 AI 模型引發市場憂慮。
- 輝達股價本周大跌 16%,因投資者擔心競爭加劇。
- DeepSeek 的晶片購買調查
- 川普政府正在調查 DeepSeek 是否透過中間商違規購買輝達晶片。
- 可能考慮限制輝達對中國的較低階晶片銷售。
- 美國 AI 發展計畫
- 川普宣布 1000 億美元 AI 基礎設施投資,並預計增至 5000 億美元。
- 未來計畫推出新的「AI 解決方案」以強化競爭力。
DeepSeek AI 突破震撼業界 美中 AI 技術競爭再升溫
中國 AI 公司 DeepSeek 的開源模型突破傳統成本與運算資源限制,展現高效的模型訓練與推理技術,震撼 AI 界。然而,此舉引發了模型抄襲與數據來源合法性的爭議,並強化了美中 AI 技術競賽的態勢。同時,其低記憶體需求的技術創新對推動邊緣運算具有潛在影響。
重點摘要
- DeepSeek 技術突破與低成本挑戰
- DeepSeek 模型訓練成本僅 560 萬美元,遠低於傳統 AI 模型需求。
- 儘管使用較弱的 Nvidia H800 晶片,透過混合專家架構與思維鏈推理達成高效運算。
- 資源受限促進技術創新
- DeepSeek 的技術應用針對資源限制進行優化,成功開發出高效方法。
- 利用大型模型訓練較小模型進行推理,展現自發性「思考」能力。
- 產業與專家反應
- 開源模型技術可能挑戰 OpenAI 與其他閉源 AI 巨頭的領導地位。
- OpenAI 認為 DeepSeek 違反其模型訓練條款,引發抄襲爭議。
- 市場與邊緣推理應用潛力
- DeepSeek 的技術突破可能為蘋果等公司帶來邊緣運算新機會。
- 低記憶體需求模型未來有望在智慧型手機上執行高階任務。
- 開源與閉源 AI 爭論升溫
- DeepSeek 的開源生態挑戰巨頭的閉源技術生態。
- 專家指出此爭議象徵 AI 進化路線的終極對決。
放大鏡觀點
美股近期重大事件眾多,包括川普執政動態、超級財報週、聯準會利率決策、AI 發展變化等。從總經面來說,雖然經濟數據穩健、就業市場健康,但川普最近揮動著關稅大刀,導致通膨存在不確定性,進而影響往後聯準會利率決策;超級財報週的關注點也因 DeepSeek 事件而產生變化,科技股投資邏輯改變,AI 從原先強勢的硬體加速轉向軟體、應用相關,輝達面臨 de-rating 風險。整體而言,目前高位階高評價的美股風險報酬不明顯、震盪加劇,在這樣的投資環境之下,可以分成三種布局策略:1) 尋找大型科技股,但評價修正到合理至便宜區間進行逢低分批布局;2) 快速成長股若要追進,則分批進場,也可採拉回布局方式介入。3) 趨勢題材股則作波段,切忌 FOMO 及一味想賣在最高點,若獲利達標,股價爆量反轉,則可嚴格執行停利。展望本週,可關注週一美國 1 月 ISM 製造業 PMI 指數、週二美國 12 月 JOLTs 職位空缺數、週三美國 1 月 ADP 就業人數、1 月 ISM 服務業指數、週五美國 1 月非農就業人口、失業率、2 月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分析】經濟數據佳美股齊揚,微軟重挫逾6%!(2025.01.31)
【美股研究報告】Meta 24Q4 財報依舊嚇嚇叫,股價創新高完全不意外!
【關鍵趨勢】DeepSeek挑戰AI產業格局,美股重挫中隱藏投資良機?
【美股新聞】中國AI新創DeepSeek衝擊,AI股市值蒸發1.2萬億美元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