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盤解析
上週國際信評機構穆迪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等由最高等級「Aaa」下調至「Aa1」之後,市場對美債信用的疑慮升溫,這也導致 1) 川普經濟法案中的州與地方稅扣除額與共和黨達成協議,預計將上限從 1 萬美元提高到 4 萬美元、2) 眾議院即將表決的預算案對醫療保健等財政削減幅度有限,加深市場對美國財政惡化風險的擔憂,避險情緒上升,VIX 指數大漲超過 15%,美股主要指數全軍覆沒,標普跌幅逾 1.6%。
類股方面,利率敏感度高的房地產及醫療保健類股跌幅最重,金融股亦受壓,反映市場擔憂高利率環境恐推升違約風險,並壓抑評價表現。反觀通訊服務類股是唯一收漲的族群,主要受惠Alphabet (GOOGL) 逆勢走揚。Alphabet 宣布將在搜尋引擎中導入 AI Mode,鞏固核心業務護城河,並與 Xreal 合作推出首款 AR 眼鏡,市場對公司在 AI 時代具備應對能力給予正面回饋。
個股方面,資安股 Palo Alto (PANW) 重挫 6.8%,主因公司財報缺乏驚喜,未來成長速度不及預期;Target (TGT) 股價亦大幅下跌,除財報不及預期外,公司同步下修未來展望,且 CEO 宣布辭職,助長市場悲觀情緒。
財報速覽
Snowflake上調2026年產品營收預測,AI與雲端需求成成長引擎
Snowflake(SNOW)因看好企業在人工智慧與雲端服務上的持續投入,上調2026財年產品營收預測至43.25億美元,高於原預期的42.8億美元。公司第一季產品營收年增26%至9.97億美元,優於市場預估,並預測本季營收也將高於市場期待。受此利多激勵,盤後股價上漲6%,年初以來累計漲幅達16%。公司積極透過與OpenAI與Anthropic等AI新創合作,強化平台AI功能,搶攻企業AI應用商機。
重點摘要
- AI合作拓展應用場景
與OpenAI及Anthropic等AI新創合作,提供開發AI代理人與資料處理模型的能力,提升企業客戶黏著度。 - 財測上修突顯成長動能
將2026財年產品營收預測由42.8億美元上調至43.25億美元,顯示對未來成長保持信心。 - Q1營收與獲利皆超預期
第一季產品營收達9.97億美元,年增26%,優於市場預估的9.59億美元;每股盈餘達24美分,高於預期的21美分。 - AI與雲端驅動企業支出
隨企業工作負載持續轉向雲端,並投資AI應用,Snowflake成功擴大其在企業IT預算中的占比。 - 股價表現反映市場看好
財報公布後股價盤後大漲6%,今年以來已上漲16%,市場正面回應其AI與雲端佈局策略。
Target下修全年銷售預期,關鍵在消費疲弱、關稅壓力與DEI政策爭議
Target(TGT)下調全年銷售與每股盈餘預期,歸因於消費者對非必需品支出減弱、關稅不確定性增加,以及多元、平等與包容(DEI)政策調整所引發的反彈。公司第一季營收與獲利皆未達市場預期,較去年同期銷售下滑近3%,同店銷售跌幅達3.8%。雖有部分品類如飲料與生鮮取得市占,但整體僅15個品類維持或增加市佔率,遠低於目標。
Target宣布組織重整,並設立「企業加速辦公室」,企圖簡化營運、推動轉型。股價於財報發布日下跌超過5%。
重點摘要
- 全年展望轉為悲觀
Target將全年銷售展望從「小幅成長」轉為「低個位數下滑」,每股盈餘預期由 $8.80–$9.80 下調至 $7–$9。 - 營運績效不及預期
第一季營收為238.5億美元(預期為242.7億美元),調整後每股盈餘為1.30美元(低於預期的1.61美元),同店銷售下降3.8%。 - DEI政策變動引發反彈
公司縮減多元與包容政策後,引發消費者與民權團體不滿,CEO坦言此舉為業績帶來壓力。 - 關稅壓力迫使調價
面對中國商品30%關稅壓力,Target將針對部分商品調價,並持續轉移供應鏈至中國以外地區,目前中國佔比已降至30%。 - 策略轉型與高層變動
公司設立新部門「企業加速辦公室」,推動營運簡化與技術創新,COO接掌主導。兩位高階主管離職,含原被視為CEO接班人之一。
Lowe’s維持全年財測,專業客戶支撐成長動能對抗DIY需求疲軟
Lowe’s(LOW)儘管面對DIY市場需求低迷與營收略低於預期,仍維持2025財年全年財測不變,靠專業客戶業務穩健成長支撐營運。第一季營收為209.3億美元,略低於市場預估的209.4億美元,但每股盈餘達2.92美元,高於預期的2.88美元。隨著天氣轉好與春季商品熱銷,業績有逐步回穩跡象,惟公司仍預期今年DIY消費者將持續觀望,不會出現顯著反彈。
重點摘要
- 維持全年營運預測
Lowe’s預估全年總營收為835億至845億美元、同店銷售成長0%至1%、每股盈餘介於12.15至12.40美元,與先前預期一致。 - 專業客戶業務成長穩定
專業裝修客戶銷售季增中個位數,公司近年持續強化商品組合與專業客戶忠誠計畫,強化該市場滲透率。 - DIY需求疲軟拖累同店銷售
第一季同店銷售下滑1.7%,其中2月受惡劣天氣影響下降5.4%,雖3月略見回升1.7%,但4月再跌2.6%,DIY消費者對高價項目仍保守。 - 關稅影響可控,聚焦供應鏈多元化
僅約20%商品來自中國,公司正積極分散進口來源以對抗關稅壓力,維持價格競爭力,並避免流失市占。 - 強化專業市場佈局
四月宣布13億美元收購Artisan Design Group,進一步擴大在地產開發與物業管理裝修市場的影響力。
TJX靠折扣零售穩健成長,維持全年財測但警告關稅壓力
折扣零售巨頭TJX Companies(TJX),儘管面臨美中關稅上升風險,仍維持2026財年全年財測,並在第一季繳出優於預期的營收表現,凸顯經濟不確定性下消費者對平價商品需求強勁。公司表示關稅對第二季毛利構成壓力,特別是針對已承諾採購的商品,但預期全年能以有效的庫存與採購策略抵銷這些成本影響。
第一季營收為131.1億美元,略高於市場預期的131.0億美元,每股盈餘達92美分,也優於預估的91美分。惟公司對第二季盈餘預期略低於分析師預估,股價早盤下跌約2.5%。
重點摘要
- 維持全年財測展望
TJX預估2026財年每股盈餘為4.34至4.43美元,年同店銷售成長2%至3%,與先前預測一致,顯示對營運穩健有信心。 - 第一季營收超預期
第一季營收達131.1億美元,略高於市場預期,每股盈餘為92美分,優於預估的91美分,反映平價商品需求強勁。 - 關稅影響浮現但可控
第二季將受已承諾商品的新關稅影響,公司強調具備彈性採購與庫存策略,可在全年範圍內消化壓力。 - 折扣模式吸引消費者
在通膨與衰退擔憂下,消費者傾向尋求高性價比商品,推升TJ Maxx與旗下品牌銷售表現優於百貨通路。 - 市場反應保守展望
雖第一季表現優異,但因第二季盈餘預測低於市場預期,導致股價早盤下跌約2.5%。
焦點新聞
總經
美國共和黨達成SALT折衷方案協議,川普稅改關鍵障礙有望排除
美國眾議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證實,共和黨已就調高州與地方稅(SALT)扣除上限達成內部協議,預計將目前的每年1萬美元上限提高至4萬美元,為期10年。該措施設有年收入50萬美元以上者逐步取消條款,旨在兼顧中產階級稅賦減輕與財政赤字控制。此舉有助於紓解來自高稅州共和黨議員的壓力,為川普下一階段稅改法案鋪路。
儘管協議獲部分共和黨人歡迎,但也激起保守派不滿,認為讓步過多,可能為後續協商製造新阻力。
重點摘要
- SALT扣除上限提高至4萬美元
新方案將原本的1萬美元上限調高至4萬美元,為期10年,適用個人與夫妻共同申報者,設有50萬美元年收門檻進行逐步取消。 - 兼顧中產與赤字控制
此折衷設計旨在降低中產稅負,同時避免高收入族群受益過多,有助於平衡財政與選民訴求。 - 來自高稅州議員施壓奏效
紐約、新澤西與加州等地區共和黨人長期主張提高SALT上限,將此視為支持整體稅改案的關鍵條件。 - 保守派強烈反彈
自由核心小組主席Andy Harris等人批評此協議偏離原則,可能削弱對赤字與支出控制的談判立場。 - 稅改談判出現實質進展
雖整體稅改與財政規劃尚未定案,但SALT議題突破顯示川普經濟政策已邁出關鍵一步。
個股
CoreWeave宣布20億美元債券發行,市場熱烈反應顯信心支撐AI雲端擴張
AI雲端運算基礎設施業者CoreWeave宣布發行20億美元債券,消息公布後股價大漲19%。本次債券年利率為9.25%,到期日為2030年6月,規模較原先計畫增加5億美元,並獲得5倍超額認購。公司表示將利用資金償還現有債務,強化財務結構,以支持其大規模AI基礎建設支出。
儘管近期虧損擴大,CoreWeave仍堅持擴張策略,並稱目前已獲得超過172億美元的股權與債務資金支持。其主要客戶包括輝達(NVDA)、微軟與OpenAI,強勁需求推動資本支出維持高檔。
重點摘要
- 債券發行超額認購
CoreWeave本次20億美元債券發行獲得五倍超額認購,利率9.25%,市場反應顯示投資人對其AI雲端願景具高度信心。 - 償債與擴張雙重目標
本次籌資資金將用於償還現有債務,並持續投入大規模基礎建設支出,應對AI雲端服務需求成長。 - 資本支出維持高檔
公司在最新財報中指出,總計已募得172億美元股債資金,將持續擴建資料中心與AI算力基礎設施。 - 主要客戶需求強勁
客戶包括輝達(NVDA)、微軟與OpenAI,公司與後者簽署近160億美元合約,支撐未來營收穩定性。 - 無重大短期債務壓力
除供應商融資與合約攤還外,至2028年前無重大債務到期,有利於財務規劃與資金靈活調度。
Nike重返亞馬遜直營通路,雙方再攜手擴大美國市場佈局
Nike(NKE)確認將重新於美國亞馬遜(AMZN)平台銷售自家商品,結束自2019年以來的合作中止。此次重啟合作是Nike擴大全渠道戰略的一環,旨在觸及更多消費者並提升數位銷售體驗。Nike於2019年撤出亞馬遜,是為了強化品牌控制並因應第三方賣家仿冒問題,此次重返象徵雙方對平台品質與品牌保護已有新共識。
亞馬遜也表示,將開始直接採購更多Nike產品,以擴大美國消費者商品選擇。此舉被視為亞馬遜吸引高端品牌的重要進展。
重點摘要
- Nike重啟亞馬遜銷售
Nike宣布重新與亞馬遜合作,提供直營商品,為2019年退出後首次,標誌其全渠道佈局策略再進化。 - 品牌控制與假貨疑慮獲改善
過去Nike因仿冒品問題與品牌形象考量撤出亞馬遜,如今重返顯示亞馬遜平台管控與品質保障已獲Nike認可。 - 亞馬遜擴大高端時尚布局
該平台近年推進高端品牌策略,包括與Saks Fifth Avenue合作設立奢侈品專區,Nike的回歸有助強化其品牌組合。 - 既有第三方賣家過渡期調整
亞馬遜將提供過渡期讓受影響的第三方賣家消化重疊庫存,減少衝擊並維持平台秩序。 - Nike強化數位與AI佈局
Nike同步宣布擴展數位帳戶合作與AI對話式搜尋功能,持續投資提升線上購物體驗。
強勢類股

圖片來源:Finviz
放大鏡觀點
美股正面臨兩大進退兩難的局面,第一是財政赤字與減稅政策的衝突,第二是高利率下,通膨與經濟的抉擇,在未來不確定性高的情況下,疊加美股位階偏高、評價不便宜、短線漲多乖離過大等因素,近期震盪恐加劇,觀察短線跳空缺口 5,700 位置支撐力道。
不過,從 Alphabet 逆勢收紅的成果來看,AI 依舊是美股的關鍵催化劑,儘管市場噪音及不確定性將影響市場的風險偏好及評價的波動,但 AI 大勢所趨、技術典範轉移之下,將給予經濟最底層的驅動力,因此維持如遇修正就是機會,逢低買進的布局策略。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橋水減持科技巨頭,大幅加碼黃金ETF,中概股成新寵!
【美股焦點】波克夏25Q1持倉大調整,為何大幅增持星座集團?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