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盤解析
川普公布其先前預告的首批貿易信函內容,向尚未與美國達成協議的主要貿易夥伴發出最後通牒,宣布自8/1起對這些國家課徵25%~40%的關稅,其中日韓為25%,寮國及緬甸為40%。對於反美政策的國家則將額外加徵10%關稅。預期未來白宮將陸續寄發更多貿易信函,致使不確定性升溫,VIX 小幅上漲約1.8%,同時,大而美法案的龐大財政融資需求可能推升美債殖利率,導致美股主要指數回落。
類股方面,特斯拉(TSLA)因馬斯克欲組建新政黨可能引發川普打壓而大跌約6.8%,加上關稅不確定性影響汽車及零售類股情緒,非必需消費品表現最爲疲弱;資訊科技類股微幅下跌,主因關稅風險及高殖利率壓抑,蘋果(AAPL)、超微(AMD)下跌2.3%。反觀公用事業及必需消費則相對抗跌,Constellation(CEG)、NextEra(NEE)受惠AI及美國製造帶動的能源需求而逆勢收紅。
焦點新聞
總經
川普擴大關稅施壓14國,歐盟暫避風頭、BRICS集團回擊美國單邊貿易政策
美國總統川普宣佈將自8月1日起,對日本、南韓、印尼、緬甸等14國商品加徵高達40%的懲罰性關稅,並威脅若其他國家與BRICS集團採取「反美政策」也將追加10%關稅。歐盟雖暫未收到關稅通知函,正積極與美方談判尋求豁免。BRICS則於高峰會強烈批評美國單邊主義與關稅威脅,推動去美元化的多邊貿易新秩序。
- 歐盟擬接受有限讓步換取關稅豁免
歐盟未列入首波關稅對象,與美方談判中可能同意將飛機零件、醫療設備等納入10%基本關稅,並爭取德國車廠在美生產車輛出口時享有更低歐盟進口稅率。 - 川普關稅信函覆蓋14國,最高達40%
新稅率包含印尼32%、南非30%、柬埔寨與泰國36%、寮國與緬甸40%。信函中警告各國不得進行報復性關稅,並強調若取消所有貿易壁壘,美國「或可」調整稅率。 - BRICS回應美國關稅威脅,推動多邊秩序
巴西總統盧拉表示「世界不需要皇帝」,中俄南非等領袖強調不會對抗美國但反對被脅迫。BRICS強調支持公平貿易並尋求降低對美元依賴,作為發展中國家的替代經濟平台。 - 市場震盪,美股與亞洲車廠股價下挫
關稅不確定性打擊市場信心,道瓊下跌422點,S&P 500與那斯達克各跌0.8%、0.9%。豐田與本田分別下跌4.0%、3.9%。日圓與韓元對美元走貶,反映資金避險流向。 - 美國延後關稅至8月1日,談判窗口仍開放
原訂7月9日實施的關稅延至8月1日,白宮稱已有與英國、越南與中國達成初步協議。財長Bessent強調,除非各國回應談判要求,否則將依信函稅率強制執行。
個股
馬斯克宣布成立「美國黨」引爆川普怒火,特斯拉股價重挫、政治與企業利益衝突擴大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宣布成立第三政黨「美國黨」後,美國前總統川普公開批評此舉「荒謬」,稱馬斯克「完全脫軌」,並威脅取消特斯拉與SpaceX的政府補助與合約。兩人原本關係密切,因川普最新通過的稅收與削支法案產生嚴重分歧,使合作破裂。馬斯克涉足政治引發投資人與盟友擔憂,導致特斯拉 (TSLA) 股價單日暴跌近7%,市值蒸發逾680億美元。
- 川普怒批馬斯克成立新黨擾亂局勢
川普認為美國政治制度本就為兩黨設計,成立第三黨只會造成混亂,並強調共和黨運作成功,無需替代方案。他指控馬斯克支持新黨是因法案取消電動車稅收抵免,損害特斯拉利益。 - 美國黨將挑戰共和黨保守派席次
馬斯克表示新政黨將集中火力影響2至3個參議院席次與8至10個眾議院席次,目標是讓選舉結果能反映「人民真正的意志」,並表示是對川普5兆美元赤字法案的反擊。 - NASA人事案與政治獻金關係遭質疑
川普撤回原提名馬斯克密友 Jared Isaacman 擔任NASA局長一事,坦言因其與馬斯克有密切商業關係不適合領導NASA,暗示任命存在潛在利益衝突。 - 投資人擔憂馬斯克分心,ETF延後上市
投資公司Azoria因馬斯克涉政決定推遲「特斯拉凸性ETF」上市,執行長James Fishback呼籲董事會審查其是否仍適合擔任CEO,並警告馬斯克政治野心正損害公司價值。 - 特斯拉股價重挫,第二季交車數據不如預期
馬斯克涉足政治引爆市場疑慮,加上特斯拉第二季交車量年減14%,TSLA股價暴跌近7%,市值單日蒸發逾680億美元,分析師警告其政治行動與特斯拉長期發展方向相悖。
白宮與歐盟雙重施壓蘋果,iPhone製造與App Store政策成焦點
白宮貿易顧問Peter Navarro批評蘋果 (AAPL) 執行長Tim Cook未積極將iPhone生產移出中國,與川普政府要求在美生產的政策背道而馳。與此同時,蘋果也在歐盟因違反《數位市場法案》(DMA) 被重罰5億歐元,並正式提出上訴。面對美中地緣政治壓力與歐洲監管規範升級,蘋果全球營運與平台策略正遭遇多方挑戰。
- 美國政府要求蘋果回流製造
川普政府持續施壓蘋果將iPhone生產遷出中國,甚至反對其轉向印度製造。Navarro批評Cook行動過慢,稱其「長達數年的拖延戰術」無法再被接受。川普更威脅對海外製造iPhone課徵25%以上的關稅。 - 高成本使美國生產難以實現
專家指出,將iPhone轉至美國製造成本將飆升至每台約3,500美元。儘管蘋果在德州生產Mac Pro並承諾在美投資5,000億美元,核心產品仍主要依賴亞洲供應鏈。 - 歐盟重罰蘋果違反DMA規範
歐盟以蘋果限制App Store外部支付選項、妨礙開發者資訊自由為由,開出5億歐元罰單。蘋果上訴稱執行政策為避免每日罰款,並將向法院解釋其立場。 - 開發者與消費者受限於蘋果政策
根據DMA,平台必須允許開發者提供外部付款方式與替代價格資訊。Epic Games與Spotify長期投訴App Store抽成與限制,批評其限制創新與用戶選擇權。 - 蘋果面臨營運與監管雙重挑戰
同時遭遇來自美國關稅與歐盟反壟斷壓力,蘋果的國際製造佈局與App Store營收模式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審視與干預,未來可能面臨重大策略調整。
強勢類股

圖片來源:Finviz
放大鏡觀點
當前影響美股的兩大主軸為川普關稅政策及下禮拜將展開的25Q2財報季。雖然關稅方面各國談判仍在進行,且傳出不少反彈聲浪,造成市場不確定性影響情緒,但川普將部分國家關稅暫緩期限從7/9延長至8/1可見其相較於實際課徵高額關稅,更傾向從各國取得貿易上的利益,因此不悲觀看待關稅對美國的影響。
財報季方面,主要關注川普關稅政策對企業獲利造成的影響,各地區Fed商業調查中顯示企業會將一半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企業吸收約4成,其餘1成出口商承擔,預期標普500成分股25Q2利潤率將下滑50個基點至11.6%,使全年EPS增幅放緩,從5月中旬預估年增9.0%降至7.8%,2025年EPS為262美元,評價偏高情況將影響短期上行動能。
展望本週,投資人可關注週四FOMC會議紀要及達美航空(DAL)財報。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攜手 Accenture 推進 AI 應用,Palantir 能否繼續撐起高估值?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