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研究報告】微軟Build 2025秀肌肉,見證AI變現時刻!

圖 / Shutterstock

微軟財務季度及年度表達方式:FY25Q3:2025/01~2025/03、FY25Q4:2025/04~2025/06,FY2025:2024/07~2025/06以此類推,未標示為西元年份。

 

微軟將AI智能化工具融入應用,各場景使用者將受惠

微軟 (MSFT) Build 2025 在台灣時間 5/20~5/23 於西雅圖華盛頓會展中心登場,超過 6,000 名開發者與企業決策者親臨現場,線上參與者逾 20 萬。此開發者大會由 CEO Satya Nadella 及 CTO Kevin Scott 主講,主題鎖定「Agentic Web」與企業級 AI 代理的未來應用。以下以更淺顯易懂的方式,列出活動中最核心的展示內容:

  • 用 AI 幫你寫程式

    • 新版 GitHub Copilot:想寫程式不用從零開始,它會根據你輸入的程式碼片段,自動補完下一行,還能檢查錯誤、幫你做簡單測試,節省你大量打字和調試時間。

  • 把重複工作交給機器人

    • Copilot Studio & Power Platform:不會寫程式的人也能輕鬆自動化。例如設定一個小機器人 ( AI Agent ),每天自動整理並寄出報表,或是在你收到特定郵件時,幫你自動回覆。

  • 更聰明的雲端服務

    • Azure AI Foundry:把不同公司、不同場景下好幾千款現成的 AI 模型都搬到雲端,你只要點幾下選擇,就能把圖像辨識、文字分析、語音轉文字等功能嵌進自家系統,不用再自己從頭訓練。

  • Office 裡的 AI 小秘書

    • Microsoft 365 Copilot:有聊天、搜尋、筆記本、創作及代理等功能。用戶可以在 Word、Excel、Teams 裡新增「AI 助手」,開會時它自動幫你記要、整理重點;寫報告時只要輸入關鍵字,就能自動生出段落大綱或數據分析。

  • 電腦系統也會「動腦」

    • Windows AI Foundry:未來 Windows 電腦裡也能跑小型 AI,像是在你本機上就完成圖片標記、聲音辨識,速度更快、資料也留在自己電腦上更安全。

以上五大重點概括了 Build 2025 的核心 ── 把 AI 智能化工具放進大家日常用的程式、工作流程和系統裡,讓開發者、省時的業務人員、以及一般使用者都能受惠。

註:協助撰寫程式的AI工具

註:Microsoft 360 Copilot 所有功能展示

註:Azure 雲端平台上的一個服務,用於訓練和部署大型 AI 模型

註:代理獲得自己的身分、權限、策略和存取控制

註:在 Windows 環境下開發和部署 AI 模型

 

微軟強化 AI 優先定位,已步入變現紅利階段

微軟 Build 2025 所勾勒的企業級 AI 代理藍圖,透過 GitHub、Azure、Windows 與 Microsoft 365 的深度整合,進一步強化「AI First」定位。在此願景下,Azure AI Foundry 的代理工廠可讓客戶快速調用千餘種模型,將核心業務工作負載與流程自動化部署到 Azure,無縫串接 Microsoft 生態的各項服務,提升整體綁定度與用戶黏著度。摩根大通看好 Azure AI Foundry 未來三年的年複合成長率可達 30%;瑞銀報告指出,企業對低程式碼及自動化代理的採用率預計在 2025 年底前翻倍,將進一步拉高雲端服務營收。

在變現落地方面,Azure AI 服務月度使用量年增約 35%,帶動雲端營收於 FY25Q3 實現 33% 的增長,遠超市場預期。GitHub Copilot 的訂閱用戶已突破 400 萬人,年化訂閱收入約 20 億美元,成為微軟少數能直接對應巨額 AI 投資的成熟產品。同時,Microsoft 365 Copilot 已在逾 10 萬家企業中試點,並透過附加式增值收費開始對商業訂閱產生實質貢獻,預計年底前將為 Microsoft 365 業務帶來 15 ~ 20% 的收入提升。此外,Dynamics 365 與 Power Platform 在 Agent Factory 加持下,已為金融與製造業客戶提供自動化風控報告與生產排程解決方案,進一步提升客戶的續約率與平均訂單價值。

 

企業級 AI 平台市場成長趨是強勁,惟須留意競爭態勢

從產業前景來看,全球企業級 AI 平台市場預計將從 2024 年的約 500 億美元,增長至 2028 年的 2,000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 40% 以上。Gartner 亦預測,到 2026 年,75% 的企業將在核心業務流程中採用低程式碼/無程式碼 AI 代理,為 Power Platform 與 Copilot 生態帶來持續擴張動能。在此大趨勢下,微軟所打造的端對端代理解決方案,若能保持技術領先並持續深化生態綁定,將充份分享此輪企業自動化與數位轉型的紅利。

儘管微軟在技術整合與企業級安全、合規保證上具備優勢,但亞馬遜 AWS、Google Cloud 與 OpenAI 的競爭不容小覷。AWS Bedrock、Google Gemini 以及 OpenAI Codex 已在各自生態系中快速累積開發者與企業用戶,提供多樣化且具成本競爭力的代理平台。如果這些對手能在使用者體驗或總擁有成本上實現突破,將對 Azure 的吸引力構成壓力。因此,微軟能否持續優化其治理工具與數據隱私保護機制,將成為維繫市場領先地位的關鍵。

 

微軟等待乖離修正,未來前景明朗下,評價仍有上修空間

微軟 Build 2025 展示了公司推動「開放式代理網路」的清晰策略,從底層 AI 模型到最終用戶生產力工具全線覆蓋,進一步鞏固 Azure 與 Microsoft 365 的生態優勢。最重要的是微軟明確展示了如何將大規模 AI 投資轉化為多元營收:從雲端服務用量、Copilot 訂閱,到 Dynamics 365 與 Power Platform 的企業自動化解決方案,可望享受企業 AI 採用趨勢帶來的長期增長紅利。

未來財報預估方面,市場預估微軟 FY2025/26 年營收將年增 14%/13% 至 2,790/3,164 億美元 ,EPS 年增 13%/13% 至 13.39/15.09 美元。根據 Alphabet 5/22 收盤價 454.86 美元計算,FY2026 預估本益比為 30 倍,位於近 10 年本益比區間 17 ~ 37 倍中間偏上,評價合理,但在未來前景明朗下,依舊有上升的空間。

最後從股價技術面來看,【美股研究報告】微軟FY25Q3財報公布後股價狂飆9%,為何氣勢如虹?中 W 底的目標價 444.51 美元已經達標。目前而言,股價與 50 日均線的乖離較大,短線上不宜追高,需耐心等待乖離縮小,採取逢低買進策略,才能優化投資的風險報酬比。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微軟 Build 2025前瞻,AI成長引擎啟動!

【美股研究報告】微軟FY25Q3財報公布後股價狂飆9%,為何氣勢如虹?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可以看到!
  • facebook
  • line
作者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