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 / Shutterstock
Google I/O 2025 是一場把 AI 拉到全場景的生態展示
台灣時間 2025 年 5 月 21–22 日,Google 在美國山景城舉辦年度開發者大會 Google I/O 2025。主題明確聚焦於 AI — 新一代多模態模型 Gemini Ultra、次世代助理 Astra 的亮相,搭配 Android 16、雲端平台 Vertex AI 的更新,勾勒出 Google 如何將 AI 滲透到搜尋、相簿、手機、穿戴裝置乃至雲端企業服務的完整生態。這場大會不是為開發者「造工具」,而是為 Google 「鋪 AI 的路」。
Gemini 再進化,從聊天到多模態的全能選手
本次主秀毫無懸念由 Gemini Ultra 擔綱。這款大型模型在理解影像、影片、音訊與多語言方面全面升級,支援 1M token 以上的長內容處理,並整合至 Gmail、Docs、Slides 等 Workspace 應用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Google 正為 Gemini 訂閱服務推出更高階層級的「Premium Plus」與「Pro」方案,定價策略明顯參照微軟 Copilot,試圖建立長期的 AI 訂閱收入模式。
過去 Google 模型常被批評為「展示很炫、商業化很慢」,但這次 Gemini 的全產品整合與收費階梯,代表 Google 終於要讓 AI 成為收入來源,而非成本中心。
Astra 是 Google 的新 Siri,但是有大腦的那種
Google 同步發布的代號 Astra,被定位為「下一代智慧助理」。與其說它像 Siri,不如說它是結合 Gemini 與 Google Lens 的超級助理 — 可即時辨識視覺資訊、理解語音語境,並能主動完成任務。例如拿起手機對著桌上發票問:「這是什麼?能幫我報帳嗎?」Astra 可即時回答並自動寄到你的報帳系統。
未來 Astra 將整合至 Android、Pixel 裝置甚至汽車系統當中。這可能是 Google 在 AI 計算硬體未能與蘋果 M 系列或微軟 Copilot+ PC 抗衡之下,選擇的一條「從軟體突圍」之路。
Android 16 穩健更新,AI 元件靜靜上線
相較於 Gemini 與 Astra 的高調亮相,Android 16 的更新顯得內斂許多。核心功能如通知優化、Auracast 支援、鎖定畫面小工具等,皆是品質型升級。但在開發者平台上,Google 默默加強了 Android 裝置對 on-device AI 模型的支援,讓 Gemini Nano 可以在 Pixel 上實時處理語音與影像輸入,避免資料傳出裝置。
這類「端上 AI」(Edge AI)應用雖目前變現能力有限,但中長期來看,將是推進 AI 普及化的關鍵一步,尤其是在隱私意識提高與用戶對離線能力需求增高的背景下。
雲端與開源,Google Cloud 持續搶占 AI 基礎建設話語權
雲端方面,Google 宣布 Vertex AI 平台支援更多開放模型,並重申將投入 750 億美元 擴充資料中心與 AI 伺服器資源。這筆巨額資本支出雖已為市場知曉,但 I/O 中多次提及顯示 Google 頗為積極地強化「AI 雲服務供應商」的市場形象。
同時,Google 也將自家輕量級開源模型 Gemma 2 發佈至 HuggingFace 與 GitHub,並展示能在單顆 TPU 上執行的視覺語言模型 PaliGemma。這項策略一方面回應 Meta 的開源攻勢,另一方面也是試圖在 AI 社群中保住話語權,以免「開源即走」的趨勢侵蝕其平台優勢。
觀察 Alphabet 未來三大主線,有機會鞏固長期股價表現
對投資人而言,Google I/O 2025 傳遞了一個清晰訊號:Google 正嘗試走出「一切免費靠廣告」的老路。透過 Gemini 的階梯訂閱、Astra 的深度整合與 Workspace 的 AI 功能收費,Google 正在建構一個新的收益引擎。雖然750 億美元 AI 基礎建設的鉅額投資雖短期將使獲利率承壓,但 Google 的 AI 訂閱及企業雲端服務有望為公司創造廣告之外的成長曲線,且在規模經濟下可望逐步釋放獲利能力。
然而這條路並不保證成功。第一,Google 雲端部門仍面臨成長放緩與利潤壓力;第二,Gemini 與 Astra 雖功能強大,但用戶轉化意願、企業導入速度與產品穩定度仍有待觀察。再者,AI 投資帶來的龐大資本支出,短期將拉低自由現金流與股東回報。
整體而言,Google I/O 2025 把 Google 的 AI 研發成果系統化、產品化、訂閱化,並透過 Android 與雲端雙渠道打通消費端至企業端的完整漏斗。展望未來,觀察重點在於:1) Gemini 付費用戶與平均每位用戶收入 ( ARPU ) 成長趨勢;2) Google 雲端收入在 2025 下半年能否重新回到「高雙位數」;3) AI 資本支出對折舊壓力的體現在 2026 財報的節奏。若上述三條主線均出現正向發展,Alphabet 在生成式 AI 的長期紅利將鞏固股價表現。

【美股研究報告】Google 25Q1財報降臨,評價委屈,布局曙光浮現?
【美股焦點】微軟 Build 2025前瞻,AI成長引擎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