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阿里巴巴的財政年度並非採用曆年制,每一財年自 4 月 1 日起至隔年 3 月 31 日止。以 2025 財年為例,第一季財報涵蓋期間為 2024 年 4 月至 6 月,第二季為 2024 年 7 月至 9 月,第三季為 2024 年 10 月至 12 月,第四季則為 2025 年 1 月至 3 月。
阿里巴巴從一間電商起家,跨足 AI 雲端成為中國科技巨頭
阿里巴巴(BABA)是中國最知名的科技公司之一,最早是從電子商務起家,像大家熟悉的淘寶和天貓,就是讓商家在線上開店,銷售商品給消費者的平台,知名度大開後成為中國市場的電商龍頭。在中國取得成功後,阿里巴巴繼續跨步全球市場,經營 AliExpress、Lazada、Trendyol 等跨境平台,把商品賣到全球各地,尤其在東南亞和中東地區有明顯成長。

不只賣東西,阿里巴巴也經營物流(菜鳥)、外送服務(餓了麼)、影音平台(優酷)、甚至雲端服務(阿里雲)。阿里雲更是成為中國最大的公有雲平台,結合自研的 AI 技術,雲端與 AI 業務成為僅次於老本行中國電商的高潛力收入來源。

簡單來說,阿里巴巴就像一個 AI 加持後的數位生態系,把「買東西、送東西、雲端運算、數位娛樂」整合在一起,透過 AI 技術提升精準度,讓商家能找到顧客、顧客也能快速購物。
阿里巴巴 Q4 財報略遜預期,雲端與電商撐起營收成長
阿里巴巴 2025 財年第四季財報表現不如市場預期,營收為 326 億美元,低於市場預估的 329 億美元;Non-GAAP EPS 為 1.73 美元,同樣低於預估的 1.78 美元。
從營運面來看,核心業務仍維持穩健表現:
- 中國電商業務(淘寶 + 天貓)營收達 140 億美元,年增 9%,平台廣告與行銷工具滲透率提高,商家投入意願回升。
- 雲端業務營收約 41 億元,年增 18%,主要受惠於公有雲採用率上升與 AI 應用加速導入。
不過,市場對阿里巴巴的 AI 商業化與全面復甦的期待過於樂觀。外界原以為 AI 能迅速轉化為收入動能,但管理層坦言目前仍在初期應用階段,對業績貢獻有限。電商方面,政府刺激內需的政策提供消費的支撐,但電商價格戰使得利潤被壓縮,導致獲利表現和市場預期產生落差。

中國經濟趨弱,電商信心仍待重建
雖然阿里巴巴的營收與用戶數持續成長,但中國內需仍受宏觀環境壓力所抑。2025 年第一季中國消費刺激政策陸續推出,包括鼓勵耐久財與汽車購買、發放地區性消費券,電商平台如淘寶也與社群平台小紅書擴大合作,提升導購效率。然而,中國整體消費者信心仍受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房地產市場低迷影響。阿里巴巴在法說會中坦言,宏觀壓力仍在,平台需靠低價與物流效率留住用戶。
此外,雖然近期中美雙方同意暫停部分關稅措施,但全球供應鏈仍面臨政治與地緣風險,加上生成式 AI 加劇對 GPU 等資源的競爭,也讓阿里在雲端基礎建設上的投資壓力上升。雖然管理層強調短期瓶頸不改長期成長信心,但中長期能否轉化為營收動能仍需觀察。
管理層釋出轉型信心,市場觀望情緒未解
從法說會來看,阿里巴巴管理層對公司前景偏向樂觀,尤其在雙重成長引擎上展現信心。首先,管理層看好 AI + 雲端業務的長期發展潛力,並預期企業導入雲端 AI 的速度會加快,中小企業和傳統產業將開始上雲。海外電商業務也因為已經在多個市場看到策略成效,並預期獲利將在下一財年轉盈。不過管理層也坦承,短期將受到中國電商的價格競爭、即時零售的前期投資侵蝕獲利、AI 硬體不足壓抑雲端服務擴張等挑戰。
與管理層的積極態度相比,市場對阿里巴巴的成長前景則相對保守。市場預估,2026 財年阿里巴巴的營收將達 1,497 億美元,年增約 9%;每股盈餘則預估為 10.15 美元,年增 37%。這反映出投資人仍期待阿里能透過提升經營效率與優化業務結構,進一步轉化成獲利動能。
但也有不少機構分析師對這樣的成長速度抱持保留。Saxo Markets 策略長 Charu Chanana 就指出:「本季財報提醒我們,市場預期超前於實際復甦與 AI 商業化的步伐。中國科技股的重估之路,不能只靠效率提升,還需要長期成長故事支撐。」類似的觀點也出現在 Janus Henderson 投資組合經理 Sat Duhra 的發言中,他認為:「中國的消費正在復甦,但速度很慢;AI 潛力雖大,但市場不應過度樂觀。現實仍有距離。」
從這些評論可以看出,即使阿里巴巴的核心轉型策略方向明確,但在消費力尚未全面恢復、AI 商業模式仍在早期驗證階段的情況下,市場對其短期爆發力仍保持觀望態度。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COMPUTEX 2025 即將登場,投資人必看的五大關鍵亮點!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