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盤解析
美國昨日公布 3 月 JOLTs 職位空缺數從 748 萬人下滑到 719 萬人,低於市場預期的 750 萬人;4 月經濟諮商會消費者信心從 93.9 滑落至 86,同樣低於預期的 87.5,使投資人擔心貿易戰衝擊擴大到經濟層面,導致美股早盤開低,但一體兩面,降息預期跟著提升下,緩解跌幅壓力。
關稅動態部分,川普週二簽署行政命令,調整原本將在 5/3 生效的汽車零組件 25% 關稅,允許在美國生產和銷售整車的企業能夠申請最高達整車價值 3.75% 的關稅扣抵額度,而進口整車也獲准免除對於鋼鐵和鋁的單獨關稅。在市場期待關稅風暴消退之際,美股持續反彈,主指普標收紅,其中汽車、金融及原物料表現強勢。個股方面,恩智浦 (NXPI) 下修 25Q2 營收,表示關稅不確定的擔憂,美光 (MU) 與安森美 (ON) 等半導體類股表現較弱。
財報速覽
通用汽車Q1財報超預期,關稅不確定性導致2025財測調整與股票回購暫停
通用汽車 (GM) 第一季財報優於市場預期,展現營運穩健,但面對川普政府擬再推高額汽車關稅,公司宣布暫停未來股票回購,並重申原本2025年財測因未納入關稅變數已不具參考價值。雖短期內未有重大資本支出調整,但關稅可能帶來的額外成本與產業動盪,已對GM與整體汽車業造成壓力,未來走向需視政策發展而定。
重點摘要
- Q1財報表現優於預期
通用汽車第一季調整後每股盈餘達2.78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2.74美元,營收為440.2億美元,同樣優於分析師預估的430.5億美元,反映基本面仍具韌性。 - 2025年財測暫列為「不可靠」
公司強調原本於1月發布的2025年財測並未納入汽車關稅影響,當前情況仍充滿不確定性,因此認為該預測目前不具參考性,未來將視局勢再向市場更新。 - 股票回購全面暫停
儘管第二季仍將完成20億美元的加速回購計畫,但考量潛在的財務壓力,公司已暫停其餘部分的股票回購,以保留資源應對政策變化與成本增加。 - 產能與製造策略做出局部調整
通用汽車已對北美產能進行局部調整,包括提高印第安納皮卡車產量、取消密蘇里廠的停工計畫,並暫停加拿大電動商用車生產,以提升產線效率並控制成本。 - 關稅政策帶來營運不確定性
川普政府提出的進口車輛及零件新關稅可能導致成本上升,通用預估最多僅能抵消30%至50%的衝擊,並考慮在美國進行更多本地化投資以因應風險。
UPS首季獲利優於預期,宣布裁員2萬人並關閉73處營運據點削減成本
UPS (UPS) 公布第一季財報優於市場預期,並宣佈將裁員約20,000人,藉此應對經濟不確定性與亞馬遜訂單減少的挑戰。公司預估透過裁員與關閉營運據點,2025年可節省35億美元成本,進一步加速自動化與資產精簡。儘管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的新關稅壓力將進一步打擊跨境電商業務,UPS仍未更新全年財測,顯示對大環境仍抱持高度警戒態度。
重點摘要
- 第一季獲利超出市場預期
UPS第一季營收為215億美元,略高於預期的210.5億美元,調整後每股盈餘為1.49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1.38美元。 - 裁員與關閉據點以節省成本
公司計畫裁員約20,000人,並在6月底前關閉73處租賃與自有建物,預計2025年可節省約35億美元。 - 不再提供2025年財測
由於整體經濟與需求仍高度不確定,UPS決定撤回2025年財測,轉而聚焦靈活調整營運與資源配置。 - 亞馬遜與跨境電商訂單下降
亞馬遜 (AMZN) 佔UPS營收近12%,UPS正加速削減其訂單量,另來自Temu與Shein等中國電商的出貨量也因關稅調整預期減少。 - 美國國內業務仍有韌性
儘管整體包裹數量下降,但美國本土空運量上升與每件收益提升,使國內部門營收成長1.4%,達到144.6億美元。
星巴克Q2業績不如預期,積極推動轉型計畫但同店銷售仍連五季下滑
星巴克 (SBUX) 第二季財報表現低於市場預期,並連續第五季出現同店銷售下滑。儘管公司強調「Back to Starbucks」轉型計畫已開始見效,短期內營運數據尚未反映相關進展。面對勞動成本上升與川普新關稅可能導致原豆價格波動,公司表示正調整策略以強化服務體驗、控管設備資本支出,並優化門市營運。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下跌約6%,反映市場對轉型成效與外部挑戰的疑慮。
重點摘要
- 獲利與營收皆低於預期
星巴克第二季調整後每股盈餘為0.41美元,低於市場預期的0.49美元;營收為87.6億美元,同樣不如預估的88.2億美元。 - 同店銷售連五季下滑
全球同店銷售下降1%,其中美國交易量減少4%,中國雖交易量增加但客單價下滑,整體維持持平,顯示兩大市場消費疲弱。 - 增加勞動投入壓縮利潤率
為提升顧客體驗,公司增加美國門市人力配置,推升人事成本,使營業利潤率從12.8%降至6.9%。 - 縮減設備投資聚焦門市營運
公司已停止冷萃咖啡自動化設備的擴展計畫,也暫停加熱設備部署,改以人力導向提升效率與控管資本支出。 - 關稅與原料波動成潛在風險
川普新關稅預期將影響綠原豆進口成本,占星巴克產品與物流成本的10%至15%,公司表示將密切監控並採取緩解措施。
PayPal Q1獲利優於預期但營收略遜,重申2025展望並強調獲利優先策略
PayPal (PYPL) 公布第一季調整後每股盈餘達1.33美元,優於預期的1.16美元,但營收略低於市場預估,達77.9億美元。公司重申2025年財測,主因全球宏觀經濟不確定性仍高,並持續執行聚焦獲利的策略,包括淘汰低利潤業務與強化Braintree與Venmo等平台變現能力。儘管整體支付量未達標,Venmo表現亮眼,品牌結帳升級推進順利,PayPal強調其多元全球商戶與用戶結構具備抗風險能力。
重點摘要
- Q1獲利優於預期但營收略低
PayPal第一季調整後EPS為1.33美元,高於預期的1.16美元,但營收略低於預估,為77.9億美元,僅年增1%。 - 聚焦獲利提升交易利潤
交易利潤(transaction margin dollars)年增7%至37億美元,為連續第五季成長,反映策略轉向高利潤業務的成效。 - Venmo與金融產品動能強勁
Venmo營收年增20%,支付量達759億美元,其中Pay with Venmo交易量季增50%;Venmo金融卡活躍用戶年增約40%。 - 中國曝險有限、多元布局抗壓
儘管面臨關稅與de minimis免稅政策變動風險,PayPal表示中國商戶佔其品牌結帳支付量比例不到2%,對營運影響有限。 - 維持全年展望、Q2財測優於預期
公司預估第二季EPS為1.29至1.31美元,高於預期,全年EPS維持4.95至5.10美元,自由現金流預估達60億至70億美元。
可口可樂Q1業績優於預期,維持全年展望並稱貿易衝擊可控
可口可樂 (KO) 第一季財報優於華爾街預期,並重申2025年營收與獲利成長展望。儘管面臨川普新關稅可能導致原物料成本上升,公司認為因其業務主要為在地化營運,整體影響可控。相較競爭對手百事可樂 (PepsiCo) 因貿易與消費不確定性下修財測,可口可樂選擇維持原定計畫,強調市場需求仍具韌性。
重點摘要
- 獲利與營收皆優於預期
第一季調整後每股盈餘為0.73美元,高於預期的0.71美元;調整後營收為112.2億美元,也超過市場預估的111.4億美元。 - 維持2025全年展望不變
可口可樂預期2025年有機營收將成長5%至6%,每股獲利成長2%至3%,並表示現階段無需因市場情緒調整價格策略。 - 有機營收與出貨量穩健成長
有機營收年增6%,主要由價格提升帶動;單位出貨量成長2%,在印度、中國與巴西市場表現亮眼。 - 北美市場表現疲弱
受天氣、節慶時序與消費信心下降影響,家庭通路銷量下降,特別是在美國南部市場受到假消息攻擊後客流受挫。 - 各品類飲品表現分化
氣泡飲料類別整體成長2%,其中Coke Zero Sugar銷量年增14%;水類與植物基飲品小幅成長,咖啡與運動飲品則呈現下滑。
焦點新聞
總經
川普稱與印度關稅協商進展順利,美印貿易協議可望達成
美國前總統川普近日表示,美國與印度的關稅談判「進展順利」,並預期雙方將達成貿易協議。此舉是在印度總理莫迪於2月底訪問白宮後的延續行動,美方官員也指出與日本與南韓等國的貿易談判亦有進展。此一積極推進的談判節奏,顯示川普政府企圖在新關稅政策推動後穩定主要經濟夥伴關係,並藉由降低關稅吸引企業關注印度市場的潛力。
重點摘要
- 川普預期美印將達成協議
川普表示與印度的談判「非常順利」,並稱印度有意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強調雙方互動密切且具合作意願。 - 財政部確認多國談判進行中
財政部長Bessent指出,美國與印度、日本與南韓的貿易談判已有實質進展,形容與韓國的協議輪廓正逐漸成形。 - 印度被視為具談判彈性國家
Bessent表示,印度擁有公開的關稅政策架構,讓談判更具可預測性,並有利於快速達成協議。 - 學者看好印度吸引力提升
經濟學者Raghuram Rajan認為,若印度能降低關稅,將大幅提升其作為替代製造地的吸引力,尤其在其龐大的內需市場支撐下。 - 美方針對多個貿易夥伴展開行動
白宮透露,美方目前正與至少17個貿易夥伴協商關稅與貿易關係,中國未列入此輪優先名單中。
美國4月消費者信心大幅下滑,預期指數觸及2011年以來新低反映衰退擔憂
受到關稅影響與就業前景惡化的打擊,美國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近五年新低。根據The Conference Board數據,消費者對未來六個月的預期出現劇烈轉弱,三大關鍵構面(商業環境、就業與收入)全面惡化,顯示市場對經濟前景的悲觀看法正迅速擴大。再加上通膨預期升溫與職缺數下滑,市場對美國經濟是否即將進入衰退的疑慮升高。
重點摘要
- 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五年新低
4月總體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86,低於預期的87.7,創近五年最低,反映現況與未來預期同步轉弱。 - 預期指數暴跌至2011年以來最低
未來六個月預期指數大跌12.5點至54.4,為2011年10月以來最低水準,與過去衰退期水準相當。 - 就業悲觀情緒加劇
32.1%受訪者預期未來六個月失業增加,為2009年金融海嘯以來新高,認為「工作難找」者占比也升至16.6%。 - 收入與股市展望轉為負向
未來收入預期轉為五年來首度淨負,48.5%預期股價下跌,為2011年以來最悲觀的市場預期。 - 職缺數創近七個月新低
3月JOLTS職缺降至719萬,低於市場預期的750萬,政府部門與運輸相關職位下滑明顯,顯示就業市場動能疲弱。
個股
Waymo與豐田展開合作,探索自駕技術導入個人車輛新應用
Alphabet (GOOGL) 旗下自駕公司 Waymo 宣布與豐田 (TM) 達成初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研究如何將自駕技術應用於個人擁有車輛,開啟自駕科技從共享車隊擴展至消費市場的新篇章。Waymo 表示此合作將不影響現有與 Hyundai、Geely 的車隊部署計畫。隨著自駕產業面臨成本與商業模式挑戰,包括通用 (GM) 放棄 Cruise 業務、特斯拉 (TSLA) 宣布以 Model Y 推出無人駕駛接送服務,Waymo 的策略轉向也透露出其未來將進一步尋求規模化應用與營收模式多元化。
重點摘要
- Waymo與豐田攜手開發個人自駕車應用
雙方將結合 Waymo 的自駕技術與豐田的車輛製造專長,合作探索下一代個人自用自駕車的可能性,為未來產品鋪路。 - 合作不影響現有車隊部署
Waymo 表示仍計劃透過 Waymo One 服務使用 Hyundai 與 Geely 車輛,並持續擴張舊金山、奧斯汀等市場的營運規模。 - Waymo載客服務成長迅速
目前 Waymo 每週提供付費行程達25萬次,較2月的20萬次成長明顯,反映市場接受度提升。 - 個人自駕車成為產業新趨勢
在 GM 改變策略後,Waymo、Toyota 乃至特斯拉均將重點轉向自駕技術在個人車用途的落地,尋求可規模化的商業模式。 - 馬斯克批評Waymo成本過高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表示 Waymo 的 Robotaxi 成本過高,不具量產潛力,並承諾將於6月在奧斯汀啟動無人駕駛接送服務。
強勢類股

圖片來源:Finviz
放大鏡觀點
儘管經濟數據略顯疲軟,但在關稅淡化之下,市場重拾經濟不會硬著陸的信心。可以說目前影響盤勢的重要程度依序為關稅及川普政策動態、聯準會動向及經濟趨勢,而個股正接受目前財報季的考驗。回顧過去一個月類股表現,防禦型的必需消費品表現最為強勢,能源最弱,而近一週則是科技股重返榮耀,還有非必需消費品及通訊服務,再先前評價修正股價大跌之後,預計將成為未來幾週引領美股反彈的部隊,建議朝這些氣勢正旺的族群布局,風險及資金控管意識要有之餘,也應把握回檔的投資機會。
展望本週超級財報週,今天盤後將公布微軟 (MSFT) 及 Meta (META) 財報,週四亞馬遜 (AMZN)、蘋果 (AAPL);經濟數據方面,今日將公布美國 4 月 ADP 就業人數、美國 25Q1 GDP 季增年率初值、美國 3 月 PCE 數據,週四美國 4 月 ISM 製造業 PMI 數據,週五美國 4 月失業率、美國 4 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眾多超級財報及重磅經濟數據將為股市提供重要指引。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Meta 25Q1財報前瞻:廣告動能強勁但變數猶存,聚焦成長與支出節奏
【美股研究報告】AbbVie 25Q1財報超預期,新藥強勢接棒,推進成長之路!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