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AbbVie 的財政年度採用曆年制,每一財年自 1 月 1 日起至 12 月 31 日止。以 2025 年為例,第一季財報涵蓋期間為 1 月至 3 月,第二季為 4 月至 6 月,第三季為 7 月至 9 月,第四季為 10 月至 12 月。
AbbVie穩居全球生技製藥領導地位,產品線多元
AbbVie(ABBV)是全球知名的研究型生技製藥公司,總部位於美國伊利諾州,原隸屬於美商亞培公司,於 2013 年 1 月 1 日正式分割為獨立事業體 AbbVie 生物製藥公司。AbbVie 產品線橫跨免疫學、腫瘤學、神經科學、醫學美容與眼科護理,致力於開發解決重大疾病的創新療法。
在免疫學領域,AbbVie 以長年暢銷藥物 Humira(阿達木單抗,一種抑制免疫系統發炎反應的生物製劑)聞名,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主要特徵是四肢關節滑膜的慢性發炎,初期以關節腫脹與疼痛為主,且常是對稱性的,病程進展會破壞骨骼導致關節變形及功能喪失)、克隆氏症(慢性腸道炎的一種,腸道會出現無明顯原因的持續性發炎及潰瘍,症狀如腹痛、腹瀉、便秘、出血,嚴重時可能出現腸阻塞或穿孔)等自體免疫疾病。
隨著 Humira 進入銷售尾聲,AbbVie 成功以新一代藥物 Skyrizi(IL-23 抑制劑,一種針對免疫因子IL-23來減少發炎反應的新型生物製劑)與 Rinvoq(JAK 抑制劑,抑制細胞內發炎訊號傳導)接棒,目前這兩大新藥已成為公司最重要的成長引擎,應用範圍涵蓋乾癬(皮膚慢性發炎,造成紅疹、脫屑)、克隆氏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多個適應症。
在血癌領域,AbbVie 擁有 Imbruvica(用於治療B細胞類型的血液癌症,如慢性淋巴性白血病)、Venclexta(BCL-2抑制劑,促使血癌細胞凋亡的藥物)等明星藥物,並透過 Elahere(一種針對特定蛋白標靶的卵巢癌新藥)切入卵巢癌治療市場;醫學美容事業則以 Botox Cosmetic(肉毒桿菌素注射,主要用於撫平皺紋)和 Juvederm(透明質酸填充劑,用於改善臉部輪廓與填補皺紋)注射劑系列為主力,在全球醫美市場保持領先;神經科學產品(如 Botox Therapeutic、Vraylar)應用於偏頭痛與精神疾病治療;眼科產品線則有 Ozurdex(皮質類固醇植入劑,治療眼內炎症或黃斑水腫)、Restasis(環孢素A滴眼液,用於治療乾眼症)等知名療法。
截至 2024 年第四季,AbbVie 在整體醫療保健產業中市占率達 7.17%,在全球大型製藥產業中市占率為 8.12%,穩居全球前三大生技製藥公司之一,僅次於 Johnson & Johnson 與 Pfizer,顯示其在全球市場的穩固地位。
AbbVie 能在 Humira 進入專利到期後,迅速以 Skyrizi 和 Rinvoq 接棒,展現了卓越的新藥轉型能力,成為同業中少見的成功案例。公司的競爭優勢在於擁有多元且穩健的產品組合,涵蓋免疫學、腫瘤學、神經科學、醫美及眼科領域,能降低依賴單一藥品的風險。強大的研發實力與靈活的收購策略,也是 AbbVie 穩定壯大的關鍵,例如透過併購 ImmunoGen 強化癌症抗體藥物平台,並藉由收購 Allergan 深化醫美與眼科布局。近年來,AbbVie 更積極進軍肥胖症治療市場,布局新興高成長領域。
2025Q1 營收及獲利表現超預期,新舊產品順利交棒
AbbVie 2025 年第一季財報表現超越市場預期,在營收與獲利表現上雙雙擊敗市場預期,在免疫學領域完成新舊藥物的順利交棒。2025 年第一季營收達到 133.4 億美元,年增 8%,高於市場預期 129.3 億美元,主要受惠於免疫學新藥 Skyrizi 與 Rinvoq 的銷售持續快速成長。調整後每股盈餘(EPS)為 2.46 美元,年增 6.5%,高於市場預期 2.38 美元,顯示公司營運韌性強勁。
Skyrizi 和 Rinvoq 成為2025 年第一季營收成長的主要引擎。Skyrizi 營收達到 34.3 億美元,年增 71%,高於市場預期的 31.4 億美元,主要受益於乾癬及發炎性腸道疾病(IBD)領域的處方數持續增加,特別是在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與潰瘍性結腸炎(UC)市場迅速擴大市佔。Rinvoq 營收為 17.2 億美元,年增 57%,同樣優於市場預期的 15.7 億美元,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異位性皮膚炎及 IBD 各適應症都有顯著成長,其中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異位性皮膚炎持續貢獻新處方來源。
雖然過去的主力產品 Humira 本季銷售下滑至 11 億美元,年減幅度達 50%,受到仿製藥(biosimilar)競爭影響嚴重,但 Skyrizi 與 Rinvoq 的爆發性成長成功抵銷了這部分衝擊,使得整體免疫學事業營收年增 17%,達到 63 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 60 億美元,維持強勁動能。
此外,神經科學與血癌產品也為營收表現帶來支撐。神經科學領域本季銷售達到 22.8 億美元,年增 16%,略高於市場預期的 22.6 億美元,其中 Vraylar、BOTOX Therapeutic 與偏頭痛產品(Ubrelvy、Qulipta)銷售全面成長;血癌產品線營收為 16.3 億美元,年增近 6%,同樣超越市場預期的 15.9 億美元,由 Venclexta 與 Imbruvica 帶動。相較之下,醫美事業受宏觀經濟環境疲軟影響,本季營收下滑至 11 億美元,年減約 12%,略低於市場預期的 11.3 億美元,反映消費者信心仍待復甦。
產品推進新適應症與新市場布局,展望穩健但須留意政策風險
未來免疫學新藥 Skyrizi 有望藉由擴展至新的適應症(如潰瘍性結腸炎、乾癬性關節炎等),持續鞏固在免疫學市場的領導地位;Rinvoq 則正積極推進在異位性皮膚炎、克隆氏症及其他自體免疫疾病領域的適應症擴張,未來兩至三年有望成為超級重磅藥物(blockbuster)。
在神經科學領域,AbbVie 也布局未來成長動能,包括 Vraylar 在雙相情緒障礙症(Bipolar Disorder)及重度憂鬱症(MDD)適應症擴展,偏頭痛產品組合 Ubrelvy 與 Qulipta 預期將隨著偏頭痛藥物市場滲透率提升而持續放量。而新興的腫瘤學布局,如 Elahere 在卵巢癌領域的加速滲透,以及新一代 ADC(抗體藥物複合體)平台的推進,也有望在 2025-2027 年間成為新增長動能。醫美事業短期受到經濟逆風影響,但中長期仍將受惠於新產品如 BoNT/E(快速起效肉毒桿菌素)及全球滲透率提升,恢復成長曲線。整體來說,公司的各項產品預計將以擴展至更多病症場景,和提升市場滲透率,來推動未來成長動能。
不過,外部環境還是受到川普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的影響,需要審慎關注。川普對等關稅政策若擴及藥品,可能推高部分原料藥及成品製造成本,影響毛利率表現。雖然 AbbVie 在美國境內擁有廣泛的生產基地,能夠緩衝一部分壓力,但產業鏈整體受關稅衝擊的風險無法完全排除。同時,美國藥價改革推動「最惠國價格」機制亦帶來潛在壓力,若未來藥價需對齊國際最低水準,將壓低專利藥物價格,對長期獲利能力構成挑戰。雖然短期內對營運無重大影響,但中長期市場波動風險需持續監控。
綜合成長動能與外部挑戰,AbbVie 對 2025 年營運維持審慎樂觀看法。公司預期,2025 年第二季營收將達到 150 億美元(年增約 5%),Non-GAAP EPS 預估為 3.26 至 3.30 美元(年增約 4%); 2025 年全年營收則預估為 597 億美元(年增約 6%),Non-GAAP EPS 為 12.09 至 12.29 美元(年增約 4%-6%)。相較之下,市場共識預測 2025 年第二季營收為 148 億美元(年增約 4%),Non-GAAP EPS 預測為 3.22 美元; 2025 年全年營收預期為 595 億美元(年增約 5.5%),Non-GAAP EPS 預期為 12.16 美元(年增約 5%)。公司財測略優於市場平均,反映對新藥成長潛力及核心業務韌性具有一定信心,但仍需警惕宏觀環境變數帶來的潛在波動。
新藥成長伴隨政策風險,AbbVie股價建議區間操作
AbbVie 公司 4 月 25 日收盤價為 186.06 美元,以預估 2025 年 Non-GAAP EPS 可達 12.16 美元推算,目前本益比約為 15 倍,位於過往五年區間(8~21 倍)中間偏高位置。CMoney 研究團隊考量 (1) Skyrizi 與 Rinvoq 穩定推進新適應症,帶動免疫學事業持續放量成長,(2) 神經科學與血癌產品組合穩健擴張,新興癌症抗體藥物平台(ADC)有望於 2025-2027 年成為新成長動能,(3) 公司具備美國本土供應鏈優勢及多元產品線布局,能有效緩衝關稅與外部環境衝擊。此外,從評價面觀察,2024 年新舊產品交替期間,公司仍能維持穩定的獲利增長,顯示基本面韌性;2025 年進入產品轉換後期,獲利改善趨勢預期將延續。然而,考量美國藥價改革推進,未來藥價存在下修風險,整體評價空間受限。綜合以上因素,目標本益比僅給予16 倍,對應目標價 195 美元,故給予區間操作評等。
延伸閱讀:
【美股研究報告】關稅奈我何?Netflix 25Q1亮點滿滿,盤後漲逾3%!
【美股研究報告】巴菲特最愛的信用卡公司,美國運通現在值不值得買?
【美股研究報告】聯合航空布局高利潤營運模式,現在是買入的好時機?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