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AI 軍民融合推升營運動能,雙軸市場結構性成長成主軸
Palantir Technologies(PLTR)在商業與政府市場形成雙引擎成長動能,進入 2025 年,仍持續受惠於 AI 軍民應用快速擴散。公司旗艦平台 AIP(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latform)近一年快速擴大企業端部署,帶動美國商業營收於 25Q1 預估年增超過 55–60%,顯示 AIP 正逐步從「試點導入」走向「全面營運化」。此外,政府端也持續斬獲大單,包括美國陸軍 Vantage 合約(6.19 億美元)、Project Maven、NHS 英國醫療平台與 NATO 部署案,讓國防業務 YoY 成長保持在 30–35% 區間,為穩定現金流的來源。
儘管歐洲商業導入進展相對緩慢,但來自日本 Fujitsu 等亞太戰略夥伴關係,預期將逐步補強區域差異。這代表 Palantir 正從美國市場延伸其地緣滲透力,逐步向「跨民主聯盟 AI 標準供應商」定位邁進。
地緣政治風險為雙面刃,Palantir 具高適應性
另外,川普政府潛在孤立主義政策可能影響美國與歐盟之間的技術合作,導致 Palantir 在歐洲政府市場拓展面臨障礙;另一方面,若民主聯盟(美、歐、日)持續維持高合作度,Palantir 反而可能成為跨政府 AI 標準平台,加速防禦支出整合與專案標準化,長線成為 NATO 常規軟體供應商的機率將升高。
更重要的是,Palantir 軟體平台的「低資本密集、快速部署、可轉換性高」特性,讓其即使面臨經濟衰退或戰爭等情境,仍能迅速調整組織與專案方向,是極少數具備「戰略對沖能力」的科技公司。
高估值難掩市場信仰,但仍需依賴執行力兌現潛在市值
以目前市值約 2,800 億美元計算,Palantir 的估值已反映高度樂觀預期。若於 2027 年營收達 60 億美元 ( 年複合成長率約 30% )、總股數達 28 億股,市場願意給予 P/S 倍數為 75 倍時,股價可望挑戰 160 美元。不過,如此高的估值前提是「營收與利潤需持續每季超標」,且不容許重大執行失誤,否則市場將快速修正預期。
雖然目前預期 25Q1 營收將達年增 36% 至 8.6 億美元;EPS 將年增 61% 達 0.13 美元,延續「Beat & Raise」( 優於預期及獲利成長 ) 的正向循環,但市場風險在於一旦出現「未超標但仍穩健」的財報結果,亦可能導致股價短線回檔,這是成長股高估值環境下常見的負向反應。
從 Rule of 40 到自由現金流轉換率,營運品質為估值護城河
Palantir 多季以來持續通過 Rule of 40 評估標準(營收增長率 + 營業利潤率 ≥ 40),24Q4 更一度達到 81 分,反映公司能在高成長同時維持獲利性。推估 25Q1 Rule of 40 分數可達 60 分以上,顯示高品質成長仍在延續。
此外,公司預估 2025 年全年自由現金流為 15 ~ 17 億美元,保持正現金流營運模式。這樣的財務結構讓 Palantir 具備自我融資的成長能力,在不需依賴高額外部資金的情況下仍能推動全球擴張,對抗利率上升與風險資本退潮的市場環境。
留意估值泡沫是否具延展性,技術面乖離大,風險升高
儘管作者們普遍認同「估值偏高已是常態」,但多數報告指出,只要 Palantir 持續維持強勁執行力與戰略擴張,就能以「未來型企業」定位支撐估值延續。例如若以「未來成為類微軟級別平台」為願景,目前估值僅為微軟市值的 1/10 左右,長線多頭仍有發酵空間。
然而,從技術指標來看,價格高於 50 日均線過多,反映短期已呈現技術性過熱,風險相應升高。對於新進投資者而言,不建議於財報前追高,應等待財報落地或技術性修正提供更佳切入點。

延伸閱讀:
【美股研究報告】蘋果AI佈局仍待落地,關稅成本升高拖累獲利,股價進入盤整期?
【美股研究報告】亞馬遜25Q1財報出爐,財測遜盤後下跌,大家免驚?
【美股研究報告】微軟FY25Q3財報公布後股價狂飆9%,為何氣勢如虹?
【美股研究報告】Meta 25Q1財報繽紛,股價修正後買點浮現?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