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盤解析
上週五美國公布 2 月 PCE 數據,核心 PCE 年增率從 2.9% 降至 2.6%,顯示通膨持續降溫,且個人消費支出月增率從前月修正值 0.8% 下滑至 -0.2%,低於市場預估,促使降息預期增加。雖然川普與澤倫斯基會談未能達成共識,地緣政治緊張情勢升溫造成盤中一度回吐看盤漲幅,但隨著市場消化該訊息,加上逢低買盤湧入,終場美股主要指數全數收紅,標普收復週四大部分失土,11 大類股均走揚,其中金融、非必需消費品表現最佳;房地產、原物料則相對落後。
焦點新聞
總經
美國1月消費者支出下滑,核心通膨降溫,市場押注降息
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 (BEA) 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消費者支出意外下降,部分因惡劣天氣影響,且服務業成長趨緩,加劇經濟成長憂慮。然而,聯準會 (Fed) 青睞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 (PCE) 物價指數顯示通膨有所降溫,為市場對降息的預期提供支撐。儘管名目個人收入大幅成長,但消費疲軟導致儲蓄率上升,市場普遍認為Fed將在確認通膨趨穩後才啟動降息。
重點摘要:
1月消費者支出下降
1月個人消費支出月減0.2%,實際支出調整通膨後下滑0.5%,為近4年來最大跌幅,主要因極端天氣影響及汽車銷售異常疲軟。
核心PCE通膨降溫
1月核心PCE年增2.6%,較12月的2.9%放緩,符合市場預期,顯示通膨降溫趨勢,增強市場對Fed未來降息的信心。
個人收入增長但消費疲弱
1月名目個人收入月增0.9%,遠超市場預期,但支出未同步成長,導致儲蓄率升至4.6%,為去年6月以來最高。
市場押注Fed降息
PCE數據公布後,市場對6月降息的預期升至70%以上,全年降息兩次的預期維持不變,但第三次降息的可能性上升。
川普與澤倫斯基白宮會面爆發衝突,外交關係緊張升級
美國總統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於白宮橢圓辦公室會面時發生激烈爭執,導致隨後的新聞發布會與餐會被取消。川普及其團隊對澤倫斯基的語氣、肢體語言以及未穿西裝出席表達不滿,並在會談中對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發表具爭議性的言論。此事件顯示美烏關係正面臨進一步的挑戰。
重點摘要:
川普對澤倫斯基態度不滿
白宮發言人表示,川普及副總統范斯(JD Vance)認為澤倫斯基在會談中的語氣和肢體語言缺乏尊重,包括雙手抱胸、翻白眼及直呼副總統姓名等行為。
澤倫斯基服裝問題引發爭議
川普及其盟友批評澤倫斯基未穿西裝出席,而澤倫斯基則回應稱:「等戰爭結束後我會穿西裝。」
雙方在俄烏戰爭議題上激烈交鋒
澤倫斯基質疑俄羅斯是否值得信任,范斯則批評其在橢圓辦公室內「試圖辯論」和平協議條件,進一步激化會談氣氛。
川普為普丁辯護
在談話中,川普提及普丁曾遭受「政治迫害」,並重提2016年選舉的「通俄門調查」,此舉可能影響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立場。
美國2025年Q1經濟數據轉弱,GDPNow預測萎縮1.5%
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的GDPNow模型顯示,2025年第一季美國經濟可能萎縮1.5%,與先前預測的2.3%成長形成鮮明對比。1月個人消費支出低於預期,加上出口疲弱,導致經濟成長預測大幅下修。雖然GDPNow模型具有波動性,但其他經濟指標也顯示美國經濟放緩的跡象,市場對聯準會 (Fed) 今年降息的預期進一步升溫。
重點摘要:
GDPNow預測大幅下修
亞特蘭大聯儲的即時GDP預測從2.3%暴跌至-1.5%,主要受到消費支出下降及出口疲弱影響,顯示經濟增長放緩。
1月消費支出疲軟
1月個人消費支出月減0.2%,低於市場預期的0.1%增長;通膨調整後的實際消費支出下降0.5%,進一步拖累GDP預測。
出口貢獻驟減
1月淨出口對GDP的影響從-0.41個百分點驟降至-3.7個百分點,成為經濟預測轉弱的關鍵因素之一。
市場押注降息機率升高
受經濟成長疲弱影響,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市場對6月降息的預期升至80%,全年降息3次的機率也在上升。
產業
美國或全面禁止AI晶片對華出口,輝達及半導體產業面臨衝擊
瑞穗證券最新報告指出,美國川普政府可能進一步收緊對中國的AI晶片出口管制,甚至全面禁止所有AI晶片流入中國。此舉將對輝達(NVIDIA)H20/B20等AI加速晶片及部分傳統晶片(28nm+)產生重大影響,並可能影響英特爾(Intel)、超微(AMD)及博通(Broadcom)等企業的中國業務。
重點摘要:
AI晶片出口管制或全面收緊
美國商務部可能提名的官員顯示,政策將進一步收緊,甚至全面禁止AI晶片進入中國,並可能暫停現有出口許可證。
輝達營收恐受數十億美元衝擊
若新規落地,輝達2026財年營收將減少約40億至60億美元,每股盈餘恐下降0.13至0.18美元。
H20/B20晶片或難逃封殺
H20是目前符合美國出口管制的中國特供版AI晶片,但若新政策生效,該產品及其繼任者B20可能被進一步限制。
美中AI晶片業務全面受影響
除輝達外,英特爾、AMD及博通的AI晶片相關業務也可能受到波及,進一步衝擊中國半導體供應鏈。
個股
美國股市2月震盪下跌,分析師推薦三檔長線抗壓成長股
2月美股因經濟數據疲弱、消費者信心低迷及關稅擔憂而震盪下跌,S&P 500指數單月下跌1.4%。投資人在市場動盪時應關注具長期成長潛力且能承受短期壓力的企業。根據TipRanks平台的分析師評選,以下三檔股票獲得華爾街頂級專家的推薦。
重點摘要:
Booking Holdings (BKNG) 旅遊需求強勁,AI技術提升業務
Booking Holdings Q4業績超越市場預期,房間預訂量增長優於Airbnb與Expedia。分析師認為其擁有高利潤率、強大管理團隊,且積極投資生成式AI、支付和連結行程等創新領域,預計每年獲利增長可達15%。
Visa (V) 支付市場擴展,VAS業務成長動能強
Visa在投資者日強調價值增值服務 (VAS) 及商業支付的長期成長潛力,估算消費支付市場仍有41兆美元機會。公司預計VAS與商業支付未來將占營收超過50%,推動長期9%至12%的收入增長。
CyberArk Software (CYBR) 網安市場擴大,AI技術助攻
CyberArk上調總市場規模預估至800億美元,並強調機器身份安全與AI驅動的安全需求日益增加。透過Venafi與Zilla Security收購,公司進一步強化身份治理解決方案,目標2028年年營收達23億美元,自由現金流利潤率達27%。
英特爾延後俄亥俄晶圓廠投產,AI競爭壓力與市場需求影響決策
英特爾 (INTC) 宣布,原定2025年啟用的俄亥俄州晶圓廠將推遲至2030年,第二座工廠預計2031年完工,2032年開始運營。公司表示,延後計劃是為了調整產能與市場需求,並確保資本支出管理得宜。英特爾近年在AI晶片競爭中落後,股價大幅下跌,且面臨銷售放緩與裁員壓力,市場對其未來發展充滿不確定性。
重點摘要:
俄亥俄廠延後至2030年投產
受市場需求與資本管理考量影響,英特爾將俄亥俄州首座工廠的投產時間推遲至2030年,第二座工廠則延至2031年完工,2032年啟用。
AI晶片競爭劣勢導致業績低迷
英特爾錯失AI晶片市場機遇,股價在2023年腰斬,公司銷售放緩,並於去年8月創下50年來單日最大跌幅。
內部重組與高層變動
由於業績不振,公司裁員15%,並於2023年底解雇CEO Pat Gelsinger,外界甚至傳出潛在併購可能性。
政府補助仍持續支持
儘管面臨困境,英特爾仍獲得美國政府約80億美元的CHIPS法案補助,以推動國內半導體製造發展。
強勢類股

圖片來源:Finviz
放大鏡觀點
美股出現較具規模的向上反轉,或可視為短期的止跌訊號,惟修正是否真正結束還有待觀察,以上週五的低點為守,若跌破則修正可能尚未結束,而本週有許多重要數據,包括今日美國 2 月 ISM 製造業 PMI、週三美國 2 月 ISM 服務業 PMI、美國 2 月 ADP 就業人數、週五美國 2 月失業率、非農新增就業人數等,將為後續經濟及利率決策提供更多指引,對美股的影響也不容小覷,若經濟狀況不佳及就業市場難堪,恐再度引發恐慌而下殺,但一方面有利於降息預期再度提升而支撐美股,故下跌過程中可伺機分批佈局。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輝達崩逾8%,美股血洗!(2025.02.28)
【美股新聞】亞馬遜推Alexa+ AI助理,免費開放望帶動會員成長!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