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美國總統川普在4月2日於白宮玫瑰園發表震撼性聲明,宣布即日起對全球所有進口商品加徵至少10%的關稅,對特定貿易夥伴更祭出高達34%甚至49%的「對等關稅」,包括中國、台灣、日本與歐盟等多國首當其衝。這場號稱「經濟獨立日」的關稅行動,不僅引發華爾街劇烈動盪,也讓科技、汽車、零售等多個美股核心產業陷入極大不確定性。
為何這場關稅行動值得每位投資人緊盯?
這不只是另一場選舉年口號式的政治操作。川普政府這次動作之大、範圍之廣,遠超市場預期。從iPhone、AI伺服器到日常食品,幾乎所有與全球供應鏈掛鉤的美國企業都將直接或間接受到衝擊。這類型的政策改變會如何壓縮企業毛利、擾亂庫存決策、甚至影響聯準會的利率判斷,對投資人來說,都不是能輕忽的變數。
蘋果、輝達股價重挫,背後透露什麼警訊?
在川普記者會後,科技七巨頭「Mag 7」於盤後交易重挫:蘋果 (AAPL) 暴跌6%、亞馬遜 (AMZN) 跌3.8%、Meta (META)、特斯拉 (TSLA)、輝達 (NVDA) 皆下滑超過3%。其中,蘋果90%以上產品來自中國製造,而輝達的AI晶片大多在台灣生產,最終組裝則分散於墨西哥與東南亞。高達34%的中國關稅、32%的台灣關稅與25%的墨西哥車用零件關稅,意味著這些企業短期將面臨龐大的成本壓力。
市場震盪的背後,是對「停滯性通膨」的擔憂
當物價上升但經濟活動放緩,這就是經濟學中最棘手的「停滯性通膨」。ISM數據顯示,美國製造業3月PMI下滑至49,回到衰退區間,而物價指數則飆升至近三年新高。換句話說,美國經濟正出現「漲價但不賺錢」的警訊,讓聯準會陷入兩難:若升息抗通膨,將重創成長;若降息刺激需求,則可能推升更高的價格壓力。
Walmart、Costco、Target接連表態:價格一定會漲
多家零售巨頭在最新財報中警告,無法完全吸收新一輪關稅成本。Walmart (WMT) 已要求中國供應商吸收部分稅費,但仍坦言「漲價勢在必行」。Target (TGT) 則表示將擴大存貨以對抗波動,並取消未來的季度財測以保留應變空間。這代表投資人應預期從Q2開始,通膨壓力將再度浮現,聯準會今年的降息空間恐怕比原先市場預期更為有限。
汽車、AI晶片、家電三大重災區,誰會轉單受惠?
• 傳統汽車品牌如通用 (GM)、福特 (F) 預計將面臨25%進口車稅壓力,零組件價格也將上升。特斯拉 (TSLA) 雖主力工廠在美國,但其供應鏈遍佈中國與墨西哥,預計亦難全身而退。
• AI伺服器與PC產業,如亞馬遜 (AMZN)、輝達 (NVDA)、戴爾 (DELL)、惠普 (HPQ),將面臨晶片與鋼材價格上揚、交貨延遲等挑戰。
• 家電與消費電子類股,如Whirlpool (WHR)、LG、美的等,恐因零組件成本上升、訂單遞延而進一步調降財測。
部分美企可能因此啟動轉單策略,如台灣製造轉向越南、印度,但若這些國家也被課以高額關稅(如越南46%、印度26%),整體成本仍將高於過去。
政治風險與品牌國際形象:消費者會「罷買」美國貨嗎?
2025年初,加拿大與墨西哥已因「毒品與非法移民」爭議與美國貿易緊張,現在再被課以25%關稅,引發當地輿論反彈。加拿大汽車、食品業者正發起抵制美國品牌運動。德國汽車產業代表更表示將「重新考慮美國投資計畫」。若這股反美情緒擴大,美國出口商恐不僅在價格上受挫,也將在品牌忠誠度上流失市場。
投資策略:該跑?該守?還是逢低進場?
短期內,貿易不確定性將持續壓抑成長型與國際曝險高的股票。若持有蘋果 (AAPL)、輝達 (NVDA)、Meta (META) 等科技股,可考慮採取以下策略:
高現金比重防禦型選股:如公用事業、必需消費類股(如Procter & Gamble, Coca-Cola)
避險標的考慮黃金與短債ETF:如GLD、SHY
等待市場對貿易政策明朗化再進場成長股
但若你是偏好中長線的投資人,請記得,這些波動「是為了讓你未來以更低價格買到好公司」。
後續觀察:4月9日對等關稅實施日,聯準會態度將成關鍵
下一個市場關注點是:各國是否報復性反制,以及川普是否如市場所期待「口頭強硬、行動鬆動」。此外,週五聯準會主席Powell將發表就業與通膨相關談話,屆時將是市場判斷降息與否的另一關鍵時刻。
延伸閱讀: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