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股市場近期迎來一則「Big Beautiful」的重磅消息——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稅收與支出法案(俗稱「Mega Bill」)即將成為法律,當中最引人注目的亮點之一,是美國太空軍(U.S. Space Force)預算將在2026年暴增30%,達到近400億美元。這筆資金將用於建構「Golden Dome」多層次飛彈防禦系統、太空攔截器、先進感測器與指揮控制系統等,象徵美國重返「太空軍備競賽」的決心。
消息一出,軍工與太空概念股應聲上漲,洛克希德馬丁(LMT)、雷神科技(RTX)、諾斯洛普·格魯曼(NOC)等防衛巨頭股價齊揚,市場預期這將帶動長期訂單與研發投入,成為軍工產業的「星際級」成長引擎。
太空軍預算暴增,象徵美國重啟「太空軍備競賽」
根據國防部簡報,這筆近400億美元的預算將用於強化太空控制能力與戰鬥韌性架構,並投入「Golden Dome」飛彈防禦系統的初期建設。該系統預計整體成本高達1750億至5400億美元,將成為美國歷來最昂貴的防禦計畫之一。
這不僅是單一年度的預算擴張,更可能成為未來十年國防支出的主軸。由於太空軍的任務從過去的探索轉向防禦,這意味著相關企業將有機會承接長期、穩定的政府合約,對營收與獲利形成實質支撐。
此外,川普政府將此案視為政治遺產的重要一環,為確保通過不惜動員參議院進行馬拉松式表決,顯示其推動決心之強烈。即使未來政黨輪替,基於「沉沒成本效應」,後續政府也可能被迫延續該計畫,進一步強化市場對軍工股的信心。
NASA預算遭砍,資金轉向軍事太空應用
與此同時,NASA的預算卻面臨縮減,導致歐洲ExoMars火星任務再度延後,預計最早也要到2028年才能啟動。這顯示美國政府在太空領域的資源配置,正從探索性任務轉向軍事與防禦應用。
這對SpaceX、Blue Origin等太空科技公司來說,是一體兩面的消息。一方面,NASA預算縮水可能影響其科研與商業發射收入;但另一方面,若能成功轉向軍事合約市場,反而可能獲得更穩定的資金來源。
值得注意的是,SpaceX近期與川普政府關係緊張,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公開批評該法案為「債務奴役法案」,並呼籲成立新政黨,導致市場對其未來政府合約的續約產生疑慮。相對地,藍色起源(Blue Origin)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則積極爭取更多政府合約,可能成為潛在受惠者。
「Golden Dome」計畫將帶動整體軍工供應鏈
「Golden Dome」的建設不僅是單一系統的開發,更是一個涵蓋飛彈、衛星、感測器、AI指揮系統等多層次的龐大工程。這將帶動整體軍工供應鏈的需求,包括:
衛星製造與發射:如Maxar Technologies(MAXR)、L3Harris Technologies(LHX)
感測器與雷達系統:如Raytheon Technologies(RTX)、Northrop Grumman(NOC)
飛彈與攔截器:如Lockheed Martin(LMT)、Aerojet Rocketdyne(現為L3Harris子公司)
軍用AI與指揮系統:如Palantir Technologies(PLTR)、C3.ai(AI)
此外,衛星保險市場也將受影響。隨著軍事衛星數量增加,保險需求可能上升,雖然目前僅約2%衛星有保險,但若軍事任務風險提高,保險公司如AXA、Munich Re等可能受益。
受惠產業與公司
軍工與防衛巨頭受惠最大
Lockheed Martin (LMT):主力承包商,涉足飛彈、衛星與指揮系統
Raytheon Technologies (RTX):雷達與感測器供應商
Northrop Grumman (NOC):太空與飛彈系統領導者
L3Harris Technologies (LHX):衛星與通訊系統供應商
太空科技公司潛在受惠
Blue Origin(未上市):積極爭取政府合約,可能取代SpaceX部分角色
Maxar Technologies (MAXR):衛星影像與製造商
Palantir Technologies (PLTR):軍用AI與資料分析平台
衛星發射與製造供應鏈同步受益
Rocket Lab (RKLB):小型衛星發射商
Aerojet Rocketdyne(LHX子公司):火箭與推進系統供應商
可能受害產業與公司
NASA合作商面臨壓力
SpaceX(未上市):與NASA合作密切,若政府轉向軍事支出,商業與科研發射收入恐受影響
Planet Labs (PL):以地球觀測為主,與軍事任務關聯度較低,可能邊緣化
歐洲太空任務延後,國際合作受阻
歐洲航太公司如Airbus(OTC:EADSY)、Thales Alenia Space可能因NASA預算縮減而受影響
結論:太空軍成「Big Beautiful」新寵,軍工股迎來長線利多
總結來看,川普政府推動的「Big Beautiful」支出法案,為美國太空軍與軍工產業注入強心針。隨著「Golden Dome」計畫啟動,整體軍事太空支出將進入長期成長軌道,對相關企業形成實質利多。雖然NASA預算縮減與SpaceX政治風險需留意,但整體而言,軍工與太空概念股正迎來一波結構性行情。
未來觀察重點:
法案是否順利通過參議院並正式簽署為法
Golden Dome計畫的實際執行進度與預算分配
SpaceX與政府關係是否持續惡化,是否影響其合約續約
Blue Origin是否能成功承接更多軍事發射任務
軍工股是否已反映利多,或仍有估值空間
在這場「星際級」的資金大戰中,投資人不妨關注那些能搭上太空軍列車的企業,或許下一波的成長動能,就藏在浩瀚宇宙之中。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