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焦點】蘋果iPhone中國銷售終結連兩年衰退,股價能否跟著反彈?

圖/Shutterstock

蘋果在中國終於止跌回升,但挑戰才剛開始

蘋果(AAPL)在中國市場的iPhone銷售,終於出現睽違兩年的成長。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數據,2024年第二季iPhone銷售年增8%,是自2023年第二季以來首次出現正成長。這對深陷銷售與地緣政治雙重壓力的蘋果來說,是一個值得注意的轉折點。

🔍 本文你將看到:

  • 為什麼蘋果能在競爭激烈的中國重拾成長

  • 華為強勢回歸,蘋果能維持優勢嗎?

  • 投資人該如何解讀這次銷售數據與股價走勢


價格下調奏效,蘋果靠「節慶促銷」打了一場漂亮仗

這次銷售回升的主因並非產品創新,而是策略性的價格調整與電商活動的成功配合。
蘋果在5月提前調降iPhone 16系列價格,並同步提高舊機換購補貼,正好搭上中國618年中購物節的熱潮。這波折扣涵蓋了Pro與Pro Max等高價機型,使得消費者回購意願明顯提升。

📊 「蘋果的價格調整時機抓得很好,提前一週進入促銷節奏,成功刺激需求。」——Counterpoint副總監 Ethan Qi


華為反攻成功,蘋果仍難奪回市場第一

雖然iPhone銷售年增8%,但華為的表現更強。根據Counterpoint,華為第二季中國銷售年增12%,成為中國市場市佔第一的手機品牌。蘋果目前僅居第三,落後於華為與Vivo。

這反映出一個殘酷現實:即便蘋果努力促銷,其中國市場主導地位已明顯動搖。
華為自2023年底搭載高階晶片重返旗艦手機市場後,迅速累積銷售動能,展現強大品牌忠誠度。


股價仍陷整理,投資人觀望的是更長期的競爭力

儘管銷售數據回溫,但蘋果股價僅小幅上漲(+1%以內),年初以來仍下跌超過15%。這顯示市場對蘋果的基本面仍存疑慮:

  • 地緣政治風險未解:川普再度拋出「對中國製造iPhone課徵25%關稅」的威脅

  • 全球製造基地轉移挑戰:蘋果雖轉往印度擴廠,但量產與品質穩定仍需時間

  • AI與硬體創新節奏落後:與輝達(NVDA)、微軟(MSFT)等AI大廠相比,蘋果的AI戰略仍不明確


中國市場銷售短暫回溫或難以持續,蘋果需要拿出真正的未來藍圖

儘管中國市場銷售短暫因降價而回溫,但CMoney研究團隊已在【美股焦點】蘋果危機未解,這波股價反彈能持續多久?指出蘋果仍面臨三大結構性隱憂:

  • AI戰略進展遲緩:Siri升級卡關、產品創新乏力,使蘋果在生成式AI浪潮中顯得格外沉默;

  • 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川普重提關稅,並點名在中國與越南製造的iPhone,令供應鏈安全性再度受質疑;

  • 監管壓力增強:歐盟加強反壟斷調查,將限制蘋果對App Store與支付系統的控制力,長期恐影響其服務營收。

在這些變數未解前,短線的降價促銷帶動反彈恐難延續,投資市場已不再僅看品牌與過去的光環,而是關注蘋果是否還能代表科技的未來,故仍然保守看待蘋果股價未來表現。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大而美法案」過關,美國半導體製造業迎來新黃金時代

【美股焦點】ASML High‑NA急凍,遭多家外資下調目標價

【美股焦點】甲骨文拿下大單,從資料庫巨頭轉向雲端基礎建設霸主

【美股焦點】Datadog 躍升標普 500 成分股,布局雲端平台擁抱 AI 趨勢

【美股焦點】蘋果危機未解,這波股價反彈能持續多久?

【美股焦點】美越貿易協定拍板,NIKE股價還有戲?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可以看到!
  • facebook
  • line
作者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