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貿易協定落地,越南關稅風險解除大半
Nike在越南設有大量製造據點,其中超過一半的球鞋產量來自越南。過去市場一度擔憂美國可能對越南課徵高達46%的報復性關稅,將大幅推升Nike生產成本。不過隨著美越雙方於 7 月 2 日達成最新貿易協議,將關稅協定為20%,對Nike而言是相對可以接受的結果。
Nike 作為美國運動品牌中對越南依賴程度最高的廠商之一,在協定公布後股價上漲4%至76.39美元,創下三個月以來的新高,也反映了市場對「不確定性解除」的正面態度。
成本壓力存在但可控,品牌策略將帶來效益
雖然Nike目前仍有面對20%關稅的壓力,但這樣的結果與管理層先前預期的10%-20%關稅相去不遠。同時公司也打算透過「手術式漲價」將核心商品定價一次調整到位,轉嫁部分成本給終端消費者。
儘管對美出口關稅實施後將為Nike帶來10億美元的額外成本,也使毛利率降低0.75%。然而根據市場分析師的預期,整體運動鞋市場的價格都將因關稅而調高,Nike並不會因產品漲價而失去太多市場份額。
行銷創新雙管齊下,推升品牌新生命週期
Nike啟動“Win Now”策略展現積極轉型態度。除了行銷費用連續數季維持10億美元以上,恢復在亞馬遜通路上的銷售,也預計在下半年推出與美國名媛-金·卡戴珊聯名的NikeSKIMS全新品牌,得到女性運動員與Z世代年輕人的高度關注。
Nike也將資源重新配置至高附加價值的跑鞋線,像是Pegasus與Vomero系列,逐步淡出毛利較低、同質性高的生活風格款式如Air Force 1系列鞋款。這種做法雖然不能馬上看到成效,但在供應鏈、行銷和產品組合同時優化之下,將為公司中長期營運帶來正面影響。
財報公佈後股價大漲18%,建議拉回再布局
儘管 Nike 的營運策略持續改善,且美越關稅協議落地後不確定性解除,Nike股價自 6 月 26 日公佈 2024Q4 財報後的五個交易日內已累計上漲 18%,來到 76.39 美元。市場分析師預測Nike 2026財年(2025/6/1~2026/5/31)的EPS為1.68美元,本益比約為45倍,位於過往五年19-53倍的本益比區間中間偏高位置,然因預期Nike的營運將逐漸改善,建議投資人可等待股價回檔時採取分批買進策略。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Datadog 躍升標普 500 成分股,布局雲端平台擁抱 AI 趨勢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