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焦點】232條款調查下週出爐?聚焦半導體、製藥、稀土等產業!

圖/Shutterstock

232條款成美國重塑供應鏈與貿易政策關鍵工具

美國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Section 232 of the Trade Expansion Act of 1962)授權總統以國家安全為由,對特定進口商品進行調查並施加貿易限制,包括加徵關稅或限制進口數量。該條款自冷戰時期立法以來少見使用,但自川普政府上任後已成為美國調整供應鏈與貿易策略的重要工具。

根據規定,調查由美國商務部發起與主導,一旦決定展開調查,商務部須在 270 天內完成報告,向總統呈交調查結果,並說明是否構成國安威脅及可行的政策建議。總統收到報告後,須在 90 天內決定是否採取行動及其形式。此程序使總統擁有高度裁量權,可快速對特定商品加徵懲罰性關稅或實施配額管制,且不需經國會同意,惟採取行動後,總統需在 30 日內向國會提交書面報告,說明認定結果(即是否構成國安威脅)、所採行動的依據與理由以及所採措施的形式與預期目標。

本輪重啟的232調查涵蓋項目廣泛,涵蓋戰略與高科技產業,包括鋼鐵與鋁、汽車及零組件、半導體、藥品、卡車、關鍵礦物(金屬與稀土)、無人機以及多晶矽(主要用於半導體和太陽能電池的原料)等,橫跨工業、國防與科技三大領域。其中無人機及多晶矽為美商務部於 7 月 16 日公告之最新調查項目,徵求公眾評論至 8 月 6 日截止

 

半導體、藥品、稀土為232條款焦點

根據美國紐約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分析,美國 2024 年涵蓋於現行與潛在 232條款調查範圍內的商品進口金額前十名國家依序為,墨西哥(2,780億美元)、中國(1,990億美元)、加拿大(1,260億美元)、日本(900億美元)、韓國(890億美元)、台灣(880億美元)、德國(840億美元)、愛爾蘭(790億美元)、越南(530億美元)與印度(350億美元)。其中延續近期市場話題,值得關注的產業有半導體、製藥與關鍵礦物。

在半導體領域,美國雖積極推動《CHIPS法案》以提升本土晶片產能,但 2024 年仍出現逾 2,000 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對外依賴程度極高。五大來源國占整體進口近八成,以中國為首,供應逾四分之一的相關進口,尤其在封裝測試環節具絕對優勢。台灣則占美國進口晶片總額近兩成,涵蓋晶圓與成品晶片,排名僅次於中國。墨西哥則因富士康於當地擴建半導體封裝測試產能,市占穩定維持在 15% 左右,有望在 2025 年後進一步上升。若232條款對半導體產品全面開徵關稅,台灣、中國與墨西哥等出口集中國將首當其衝。

在製藥產業方面,美國高達八成的學名藥與半數專利藥仰賴進口供應。以金額計算,愛爾蘭為美國第一大藥品來源國,雖部分原因與美國藥廠因節稅考量將營運據點設在愛爾蘭有關,但仍有大量藥廠實際生產並供應美國市場, 2024 年愛爾蘭輸美藥品金額約為 440 億美元;然而若以重量計算,中國則提供 44% 的進口藥品;印度則為原料藥最大來源國,占比達 32% ,但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約七成原料藥亦來自中國,進一步拉高美國實際上對中國藥品供應鏈的依賴。

最後在關鍵礦物方面,美國國內 50 種被美國地質調查局認定為對經濟與國安至關重要的關鍵礦物中,有 12 項完全仰賴進口、 28 項過半依賴進口。整體進口來源較為分散,南非(16%)與加拿大(15%)分列前二,但在特定品類中仍高度依賴中國。中國供應近七成稀土進口,並控制全球 90% 的鎵產能,對美國關鍵礦物流通與價格有顯著主導力。

 

聚焦半導體、製藥、稀土產業潛在影響個股

當前232條款調查涵蓋的產業如半導體、製藥與關鍵礦物,均為美國的戰略核心產業。若美國對相關進口商品實施高額關稅,可能對具海外依賴的企業帶來壓力,同時也為部分本土供應商帶來受惠機會。

在半導體領域,232條款可能涵蓋晶片本體、製造設備及其衍生產品,若針對進口項目加徵關稅,將對多數仰賴海外代工的無廠半導體業者造成衝擊。以 輝達(NVDA)即超微(AMD)為例,雖為美國本土企業,實際晶圓製造卻全數委由台積電與三星代工,若對台灣或韓國輸美晶片課徵新稅,恐將直接推高其生產成本,衝擊公司獲利。

製藥業方面,美國廠商如禮來(LLY)與艾伯維(ABBV)憑藉完整本土生產鏈,具備較佳防禦性。反觀輝瑞(PFE)等公司雖具全球供應網,但仍有部分原料藥來自印度與中國,若藥品關稅驟然調高,將需調整採購與生產策略。

至於關鍵礦物部分,先前受到蘋果(AAPL)投資的美國本土稀土業者MP Materials(MP)可能成為潛在受惠者。隨美方推動供應鏈去中化政策,稀土及鋰、鈷等礦物的多元化來源備受重視,相關企業如雅寶(ALB)也有望受惠。

 

232調查結果將成關鍵變數,股市進入觀望情緒

總結來看,232條款涵蓋的產業廣泛,尤其是半導體、製藥與關鍵礦物,牽涉眾多對美出口國與美股企業,未來一旦稅率確認,勢必將對全球供應鏈與企業營運產生實質影響。前文所述,台灣、愛爾蘭、印度、韓國等出口結構集中於受影響產業的國家,將成此次調查結果的焦點。

投資人接下來應密切留意預計最晚於下週公布的232條款調查結果,這將決定美國是否對特定產業進一步加徵高額關稅,此舉不僅將增加企業營運成本,亦恐引發新一波全球貿易衝突。就美國股市表現來看,美股在上週公告各國稅率與總體經濟數據後,整體股票市場氣氛轉趨保守,未能延續過去指數屢創新高的上漲態勢。若下週232條款調查結果不如市場預期,恐使市場恐慌升溫,進一步造成資金撤出與股價修正。建議投資人在評估中長期趨勢之餘,亦應保留防禦性資產配置,因應政策不確定性所帶來的短期波動。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無人機領導廠商Kratos財報公布在即,持續領航高飛?

【美股焦點】科磊FY25Q4財報前瞻,先進封裝熱潮能否推動股價再創高?

【美股焦點】關稅新政全面上路!加、墨分岐,台灣20%只是暫時?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可以看到!
  • facebook
  • line
作者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