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盤勢】輝達財報揭曉,美股盤後承壓!(2025.08.28)

大盤解析

昨日美股在輝達(NVDA)財報公布前呈現觀望態度,市場預期其波動將落在正負 6% 之間,而先前已公布財報的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皆展現強勁的 AI 基礎設施投資動能,並承諾擴大資本支出,市場在審慎樂觀下帶動主指小幅收漲。然而,盤後輝達公布的財報雖然營收與獲利優於市場預期,但財測展望不及市場預期,盤後股價下跌超過 3%,同步壓抑標普盤後走低。
類股方面,能源表現最為亮眼,受惠 EIA 原油庫存數據顯示需求強勁,油價走高推升相關個股。房地產及資訊科技類股表現居前;反觀通訊服務類股因 Paramount(PARA)遭大摩下調目標價股價重挫 6.5% 拖累。
個股方面,波音(BA)因透露有信心在 10 月底前提升 737 產量,股價微幅上漲;資料庫平台開發商 MongoDB(MDB)財報大幅優於市場預期,股價暴漲近 38%。惠普(HPQ)受惠於AI PC導入與Windows 11升級週期推動,獲利展望優於市場預期,盤後股價一度大漲超過 7%,但市場對PC產業回升仍保持審慎,漲幅全數回吐。

 

財報速覽

輝達預估Q3營收達540億美元,AI需求持續強勁但中國市場風險加劇

輝達 (NVDA) 公布2026財年第2季財報,營收達467.4億美元,年增56%,優於市場預期,並預估第3季營收將達540億美元(±2%),再次彰顯生成式AI浪潮對其晶片產品的強勁需求。然而,由於資料中心營收略低於預期,加上中國H20晶片銷售仍處於不確定狀態,導致財報公布後股價下跌逾3%,一度蒸發千億美元市值。儘管如此,CEO黃仁勳持續釋出長期利多訊號,表示中國AI市場潛力高達500億美元,並透露Blackwell晶片有望推出降階版本進軍中國市場,試圖在政策限制與市場潛力之間取得平衡。

  • 資料中心營收穩健成長但略低於預期
    第二季資料中心營收達411億美元,年增56%,占整體營收88%,但仍略低於市場預估的413.4億美元。輝達表示,其中338億美元來自GPU等運算業務,73億美元來自網路設備,後者年增近一倍。分析師指出,儘管增長強勁,但大型雲端服務業者(如Meta、微軟、亞馬遜)近期AI投資趨於審慎,使短期成長稍顯放緩。

  • 中國H20晶片營收仍為零,Q3亦未納入預測
    受美中科技戰影響,輝達Q2未對中國出貨任何H20晶片,也未將中國銷售納入Q3預測。雖然與美國政府達成15%銷售分潤的出口協議,但尚未正式立法。若解禁,H20晶片潛在貢獻營收達20億至50億美元,但目前仍面臨政策與地緣政治雙重不確定性。

  • Blackwell晶片可望降規出口,中國市場估值500億美元
    黃仁勳透露,輝達正與美國政府溝通,希望推動Blackwell晶片的降階版銷往中國。他強調中國是全球第二大AI市場,今年潛在機會高達500億美元,若能切入,未來每年成長可達50%。然而,美方對核心AI技術出口仍抱持高度戒心,出口許可進展需密切關注。

  • AI基礎建設成長動能強勁,主力轉向主權級市場
    輝達CFO Colette Kress指出,全球AI基礎建設至今已投資6,000億美元,預估至2030年將達3至4兆美元。除了雲端客戶,輝達主打的「主權AI」計畫(向各國政府銷售AI晶片與軟體)預計2025年營收將突破200億美元,成為下一波成長動能。

  • 財報反應平淡但基本面未變,長線趨勢仍看俏
    雖然輝達財報優於預期但未達「驚豔」水準,股價盤後回落,部分反映投資人對中國風險與高基期估值的謹慎情緒。不過多數分析師認為,輝達在AI晶片領域的領導地位穩固,加上持續產品創新與策略調整,仍是AI世代的核心受益者,短期震盪不改長期成長潛力。

 

Snowflake上調年度營收預測,AI數據分析需求強勁推升股價大漲13%

雲端數據分析平台Snowflake (SNOW) 公布2026財年第2季財報後,宣布上調年度產品營收預測至44億美元,優於原先預估的43.3億美元,帶動股價在盤後交易大漲13%。在企業加速AI基礎建設與生成式AI(GenAI)應用佈局的浪潮下,Snowflake成為簡化AI分析流程的首選平台,持續受惠於市場對雲端原生數據管理與跨雲部署的強勁需求。

  • AI驅動企業數據基礎建設轉型
    企業對生成式AI的應用正快速擴展,Snowflake作為資料堆疊與AI整合的中樞平台,在分析工作負載與模型部署方面具高度彈性,有效滿足跨雲環境的使用需求。

  • 雲端平台合作深化,Azure成長亮眼
    Snowflake支援多家雲端平台,當中微軟 (MSFT) 的Azure在EMEA(歐洲、中東、非洲)市場表現尤為突出,年成長達40%,成為帶動區域性成長的重要引擎。

  • 財測上調反映客戶需求強勁
    公司最新預測年度產品營收達44億美元,較上季預估上調7,000萬美元。第2季產品營收達10.9億美元,符合市場預期,剩餘履約義務(RPO)達69億美元,年增33%,顯示未來營收動能充足。

  • AI應用將推動下一波成長
    分析師普遍認為,Snowflake將隨著AI導入加速持續受惠,尤其在客戶開發自有GenAI應用程式時,平台能協助企業整合資料、模型與推理流程,具備高度競爭力。

  • 投資人信心回溫,股價反應正面
    財報發布後Snowflake股價大漲13%,顯示市場對其AI潛力與營收成長動能重拾信心。隨著AI相關資本支出擴大,Snowflake有望成為企業級AI堆疊不可或缺的一環。

 

CrowdStrike預測Q3營收遜於預期,受先前更新災難後續影響拖累

資安公司CrowdStrike (CRWD) 公布第二季財報表現優於市場預期,營收年增21%至11.7億美元,非GAAP每股盈餘達0.93美元,皆優於分析師預估。然而,公司預測第三季營收將落在12.1億至12.2億美元區間,略低於市場預期的12.3億美元,導致股價在盤後交易下跌近3%。這反映出先前Windows更新失誤所導致的信任危機與補償措施,仍持續影響訂閱營收節奏與財務表現。

  • 短期營收受補償措施壓力
    為挽回客戶信任,CrowdStrike推出補償方案,允許客戶延長使用期或增加產品模組,預估對全年營收每季產生1,000萬至1,500萬美元的影響。

  • 停機事件後續成本高昂
    公司表示,第三季預計因停機相關支出將支付約5,100萬美元現金,顯示其災後修復與風險控管成本仍在持續。

  • 第二季財報優於市場預期
    儘管前景保守,第二季產品營收與盈餘表現皆超越市場預期。非GAAP每股盈餘為0.93美元,遠高於分析師預估的0.83美元,凸顯核心業務仍具韌性。

  • 客戶續約結構延後收入確認
    補償方案雖已在本財年結束,但部分客戶選擇延後付款或擴展合約內容,導致收入確認時間點後移,壓抑短期成長數據。

  • 基礎實力仍強,股價回調屬技術性反應
    即便Q3財測偏保守,CrowdStrike年初以來股價已上漲約24%。分析師普遍認為其長期在資安領域的市場定位與技術優勢未受根本動搖。

 

惠普受惠AI PC需求與Windows 11升級潮,Q3營收優於預期

惠普 (HPQ) 公布2025財年第3季財報,受惠於AI PC導入與Windows 11升級週期推動,營收年增3%至139.3億美元,超越市場預期。儘管打印業務仍面臨下滑壓力,但個人系統業務表現強勁,顯示企業與消費者在安全與效能考量下加速汰換舊有設備。該公司同時強調供應鏈已從中國大幅轉移至東南亞與墨西哥,以因應地緣政治與成本波動。

  • AI與升級週期驅動換機潮
    PC個人系統營收年增6%至99.3億美元,反映Windows 10支援即將結束所帶來的升級需求,加上AI PC導入初期階段,促使企業與消費者提前採購具備AI加速能力的新機種。

  • 供應鏈重組應對貿易政策變動
    HP執行長表示,已將大多數銷往北美的生產從中國轉移至東南亞、墨西哥及部分美國工廠,以分散風險並減少對中國依賴,僅保留小量低價產品在中製。

  • 打印業務持續下滑
    打印業務營收下滑4%至40億美元,反映企業辦公室需求尚未全面復甦,加上市場轉向數位化工作流程壓縮傳統印表機需求。

  • 盈餘預測符合市場預期
    公司預估第4季調整後每股盈餘為0.87至0.97美元,符合分析師平均預測的0.92美元;本季調整後EPS為0.75美元,亦符合預期,顯示營運穩定。

  • 市場反應平淡但基本面改善
    儘管財報優異,HP股價盤後小跌約2%,顯示市場對PC產業回升仍保持審慎。但長期來看,AI PC滲透率提高與硬體汰舊換新循環可望持續支撐成長動能。

 

MongoDB財報優於預期,AI原生客戶帶動成長動能,股價飆漲37%

資料庫雲端平台MongoDB (MDB) 公布2026財年第2季財報後股價大漲37%,反映市場對其營收與獲利雙雙優於預期,以及樂觀財測的正面反應。公司指出,AI原生企業大量採用其平台,推升客戶數創下上半年歷史新高。MongoDB進一步上修全年營收與每股盈餘預測,強化其作為AI應用核心基礎設施供應商的市場定位。

  • 財報全面優於預期
    MongoDB第二季營收年增24%至5.91億美元,優於市場預估的5.56億美元;調整後每股盈餘達1.00美元,遠高於預期的0.66美元,顯示營運槓桿持續改善。

  • 雲端服務Atlas成長穩健
    Atlas雲端資料庫服務年增29%,持續成為主要成長動能來源。CEO指出,去年開始部署的大型工作負載已逐步進入擴張期,推動該業務加速成長。

  • 客戶數創歷史同期新高
    公司上半年新增超過5,000位客戶,創歷來同期最高紀錄,並表示這波成長多來自AI原生企業,顯示MongoDB在AI時代的市場吸引力不斷提升。

  • 上調全年營收與獲利展望
    MongoDB預估2026財年營收將達234億至236億美元,優於前次預測的225億至229億美元;每股盈餘預測則從原本的2.94至3.12美元大幅上修至3.64至3.73美元。

  • 聚焦大型企業策略奏效
    MongoDB逐步減少對中小型企業的依賴,轉向大型企業客戶,CEO表示這項策略「已開始顯現成效」,有助於拉高平均訂閱價值並強化長期穩定成長潛力。

 

焦點新聞

總經

川普擬掌控聯準會利率政策,強勢開除Fed理事Lisa Cook引爆法律與市場爭議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宣布開除聯準會(Federal Reserve)理事Lisa Cook,並表示將在短期內擁有聯準會理事會的「多數席次」,以推動降息政策。此舉引發市場震盪與憲政爭議,Cook強硬表態不會辭職,並將提告總統違法濫權。川普試圖透過重組Fed理事會以壓低利率,激起外界對聯準會獨立性的高度關切,事件恐最終演變為一場最高法院的憲法訴訟。

  • 總統試圖重塑聯準會政策走向
    川普表示,他已提名3名理事(包括Cook的接替者Stephen Miran),即將掌握理事會多數,意圖推動快速降息。他批評現任Fed主席鮑爾利率維持過高,阻礙房市與經濟擴張。

  • 開除行動引發法律爭議
    川普以涉嫌抵押詐欺為由開除Cook,指控她在申請房貸時作出虛假陳述。然而聯準會與法律界普遍認為,總統只能在「具正當理由」(for cause)下解雇理事,並非單憑指控或行政決定。Cook律師已表明將提告,並挑戰總統的解職合法性。

  • 聯準會強調獨立性與法律框架
    Fed發表聲明指出,將尊重法院裁決,並重申理事具有固定任期與保護機制,是貨幣政策獨立的基礎。此舉旨在避免政策被短期政治壓力所左右,維護長期經濟穩定。

  • 法律挑戰恐演變成憲政危機
    Cook為首位任職聯準會的非裔女性理事,其15年任期原至2038年。法律專家指出,本案若無先例,將可能進入最高法院,對總統對獨立機構人事的干預權限立下重大裁定。

  • 市場反應初期溫和,但潛藏不確定風險
    雖短期股市未出現劇烈波動,美元指數與黃金價格已出現異動,反映資金轉向避險。若未來聯準會政策走向明顯受政治干預,可能動搖投資人對美國金融制度的信心。

 

川普關稅抵銷印度俄油紅利,雙邊關係陷入新低點

印度近年藉由大幅擴大俄羅斯原油進口,節省約 170 億美元能源支出,但川普最新加徵高達 50% 的懲罰性關稅,恐令印度出口損失高達 370 億美元,抵銷所有節省成果。此舉對印度勞力密集產業構成嚴重衝擊,並使其在美中俄三邊平衡戰略上陷入艱難抉擇。

  • 俄油紅利被關稅吞噬
    印度自 2022 年俄烏戰爭爆發後,擴大俄油進口,原先幾乎為零的占比現已提升至 40%。雖每桶平均比國際市場便宜 7%,但川普實施的新關稅政策將導致印度出口美國的金額減少逾 40%,特別衝擊紡織、寶石與珠寶等就業密集型產業。

  • 能源與戰略困境交織
    印度短期內無法全面放棄俄油供應,因其每日約進口 200 萬桶,且若立即停止,國際油價恐飆升至每桶 200 美元。同時,印度也仍依賴俄羅斯在國防與地緣政治上的支持,使其難以在美俄之間選邊站。

  • 外交回應與對美談判
    印度表示願增加美國能源進口,且雙邊正就能源安全、核能與關鍵礦物展開對話。但印度對美方「雙重標準」有所不滿,指出美國本身仍進口俄羅斯鈾與化肥,卻僅針對印度施壓。

  • 中印俄關係微妙升溫
    在川普施壓下,印度近期外交頻繁,包括高層訪俄與總理莫迪即將出訪中國。儘管不排除與中俄深化合作,但印度仍對中印關係保持高度戒慎,尚未考慮與習近平及普丁舉行三邊會談。

  • 全球觀望印度反應
    專家認為,此次事件或成為其他國家觀察美國對外經濟施壓底線的試金石。若連印度都難以抵抗美方壓力,其他新興經濟體更難自保。此外,一旦印度失去部分出口市場,競爭國如中國、越南、墨西哥、巴基斯坦等將趁勢填補空缺。

 

強勢類股

圖片來源:Finviz

 

放大鏡觀點

一家公司的估值,除了觀察短期的成長力道,還要看長期的想像空間。由於市場對輝達的高標準,致使輝達繳出亮眼成績單,但對未來展望的高度期待,使其給予驚喜與想像空間的幅度就會受到壓縮。儘管如此,AI 基礎建設成長動能強勁,此市場需求遠未被滿足,因此不管是輝達還是相關科技股,乃至於整體股市,仍有忘繼續受惠 AI 時代紅利,因此依舊維持審慎樂觀看法。展望本週,投資人應重點關注週五美國 7 月 PCE 數據、個人所得與支出月增率,以及 8 月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持續確認通膨與經濟趨勢,以判斷未來利率可能走向。

 

延伸閱讀: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可以看到!
  • facebook
  • line
作者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