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焦點】川普關稅大刀揮向重型卡車業!龍頭廠帕卡恐倒地?

圖/Shutterstock

關稅壓力加劇,美國卡車製造商陷入成本困境

美國卡車產業近日成為關稅政策的最新受害者。根據報導,川普政府依據 232 條款,對進口鋼、鋁與銅製品加徵高達 50% 關稅,直接推高重型卡車製造成本。對於依賴大量鋼材、鋁件與零組件的卡車製造商而言,這樣的政策無疑對製造成本增加造成極大的壓力。以美國最大重型卡車製造商帕卡(PCAR)為例,公司僅在 2025 年第三季就預估面臨 7,500 萬美元額外關稅支出,導致毛利率與獲利能力皆承壓。市場分析則指出,美國境內製造的卡車平均成本比在墨西哥生產再輸入美國高出約 3%,這個差距在高關稅政策下進一步拉大,使得本土製造商的競爭力面臨挑戰。

面對壓力,跨國車廠正加速將產能移往墨西哥,以充分利用美墨加協定(USMCA)的免稅優勢。像是和賓士同集團的戴姆勒卡車與福斯集團的 Traton 就依賴墨西哥工廠來分散風險,Volvo 更宣布將投資 10 億美元擴大墨西哥產能,以確保在北美市場的價格競爭力。市場研究機構預期,若政策不變,2026 年美國卡車總產量恐將下滑 約 11%。整體而言,當前的關稅環境正逐步重塑北美重型卡車供應鏈結構,本土與跨國車廠的策略差異,也將直接影響到成本曲線與未來市占率。

 

USMCA 原產地規則使墨西哥成卡車生產避風港

目前美墨加協定對重型卡車設有專屬的原產地門檻。根據協定,至少 64% 的整車價值,包括引擎、車軸等核心零件,以及鋼材等原料與組裝勞務皆必須來自北美,否則出口到區域內將被課徵高關稅。這一比例將在 2027 年提高到 70%,逐步迫使車廠加大在地採購比重。表面上看,這對位於美國境內的製造商並不構成難題,因為本土零件和勞動力本就符合規則,但問題在於剩餘的 36% 空間若涉及亞洲或歐洲進口零件,美國廠商需要額外承擔川普政府依 232 條款施加的 50% 的高額關稅。

相對地,墨西哥廠商在同樣的門檻下反而具備更高彈性。跨國車廠大量使用美國和加拿大供應的動力總成與零組件,這些部分輕鬆拉高了北美本地含量比例,再結合墨西哥低廉的組裝工資與當地政策優惠,就能同時符合原產地規則又維持成本競爭力。數據顯示墨西哥 2024 年生產了 22 萬輛重型卡車,占北美總量約四成,市占比重已逐年上升。這樣的產能南移趨勢,使墨西哥成為供應鏈重整的最大贏家。

整體來說,即便美墨兩地同樣符合 USMCA 的免稅條件,美國本土製造的重型卡車平均成本依然比墨西哥高,主因除了人工與能源價格差異外,更在於美國境內進口零件被二次加稅,使得同樣的進口零件在墨西哥工廠可以免稅出口,但在美國工廠卻要額外繳交 232條款下 鋼、鋁、銅的高額關稅。這種結構性劣勢讓帕卡(PCAR)等美國本土廠商在成本端承受最直接的壓力,而跨國車廠則利用墨西哥作為免稅避風港,進一步強化了產能南移的趨勢。

 

帕卡獲利結構受關稅拖累,短期以漲價轉移成本

美國本土卡車製造商龍頭帕卡(PCAR),旗下有肯沃斯、彼得比爾特等知名重型卡車品牌,在第二季財報中展現出關稅與需求疲軟的雙重壓力。公司 第二季營收為 75.1 億美元,淨利 7.24 億美元,EPS 1.37 美元,全球交付 3.93 萬輛,其中美加市場市占率仍維持 30.4%,在產業內具有相當優勢。不過,卡車部門毛利率已自去年同期的 15% 下滑至 8.7%,單季出貨量更比去年少了 9,100 輛,顯示市場需求受壓與成本墊高的跡象正在加速浮現。公司也坦言,因高比例生產集中在美國本土,部分關鍵零件仍需依賴海外進口,需承受 232 條款下高達的額外特定原物料關稅導至。

面對成本提高壓力,管理層在第二季法說會中強調將透過關稅附加費與價格調整,把部分成本轉嫁至客戶,並同步提高 USMCA 認證零件的使用比例,以降低進口稅衝擊。公司預期,光是第三季就可能面臨 7,500 萬美元的關稅支出,因此策略上會以守住毛利率為首要任務,而非短期衝刺市占率。值得注意的是,管理層指出,由於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仍高,買家傾向延後下單,出現訂單滯延的趨勢,這也使得第三季的需求展望偏向保守。如年底前卡車零件國安調查有了明確結論,將有助需求回升,否則觀望情緒仍會主導整體卡車市場採購意願。

 

關稅政策風險猶存,本土廠商承壓而跨國品牌具相對優勢

綜合來看,川普政府祭出的 232 條款高關稅,已經讓美國重型卡車產業進入結構性調整期。跨國廠商憑藉墨西哥產能與 USMCA 免稅資格,能夠有效分散關稅衝擊並維持成本競爭力,Volvo 甚至斥資 10 億美元加碼墨西哥產線,凸顯其對長期政策風險的提前因應。相對之下,本土製造商如帕卡(PCAR)由於超過九成產能集中在美國,直接暴露於進口零件與金屬的高關稅環境,短期財報數據已出現毛利率大幅下滑、交付量減少的情況。這樣的產能配置差異,將使得產業版圖在中期內逐漸出現南移趨勢,美國本土製造的市占率恐面臨被動流失。

市場對川普口頭關稅喊話的敏感度已經降低,股價波動多半反映在有實質財報表現上。帕卡雖然具備穩固的品牌與零件網絡,但在成本與市占雙重壓力下,短期估值空間受限,操作上宜保守看待;反之,跨國廠商如戴姆勒卡車、Traton 及 Volvo,憑藉墨西哥布局與靈活的產能配置,反而更有能力穿越政策週期。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不給磁鐵就吃200%關稅!川普嗆聲中國、美稀土廠MP Materials還能續漲?

【美股焦點】川普關稅大棒再現?美進口家具商股價重挫瑟瑟發抖!

【美股焦點】減重、控糖雙管齊下,禮來口服藥為千元股價鋪路?

【美股焦點】川普開除庫克!聯準會獨立性將引爆哪些連鎖反應?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可以看到!
  • facebook
  • line
作者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