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盤解析
美國 3/4 開始正式對加、墨兩國加徵 25% 關稅,對中國的關稅從 10% 提升至 20%,這些國家也採取報復性措施,關稅戰火熱進行中,加劇投資人對經濟放緩的疑慮,導致美股早盤走低。不過川普在昨日記者會預告,週二晚間於國會的演說中將釋放重磅消息,美股一度反彈,但仍不跌早盤跌幅,終場主指幾乎收低,僅費半因半導體反彈而逆勢收紅。
類股方面,半導體族群在輝達 (NVDA) 及超微 (AMD) 反彈下,驅動資訊科技類股收漲;而金融、工業及必需型消費類股表現最為弱勢。個股方面,特斯拉 (TSLA) 中國市場 2 月銷售與去年同期相比接近腰斬,股價繼續大跌逾 4.4%。
財報速覽
CrowdStrike 財測不及預期,股價盤後大跌 9%
CrowdStrike (CRWD) 公布最新財報,雖然營收優於市場預期,但全年獲利預測遠低於分析師估值,導致股價在盤後交易下跌近 9%。此外,公司強調 AI 在網路安全領域的重要性,並持續擴展訂閱業務。
儘管 CrowdStrike 營收表現優異,且年度經常性營收 (ARR) 成長 23%,但全年與第一季的獲利預測低於市場預期,引發投資人失望情緒。該公司持續強調 AI 技術在網路安全中的應用,但市場關注其成長動能是否足以支撐高估值。未來財報表現與 AI 驅動的業務發展將是影響股價關鍵因素。
重點摘要
- 營收優於預期,但獲利不振
本季營收達 10.6 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測的 10.3 億美元,但公司仍錄得 9,230 萬美元淨虧損,每股虧損 0.37 美元。 - 全年與第一季財測低於市場預期
CrowdStrike 預計全年每股獲利為 3.33 至 3.45 美元,遠低於分析師預估的 4.42 美元。第一季獲利預測為 0.64 至 0.66 美元,也低於市場預估的 0.95 美元。 - 年度經常性營收 (ARR) 持續增長
ARR 達 42.4 億美元,年增 23%,超過市場預測的 42.1 億美元,其中淨新增 ARR 為 2.24 億美元。 - 股價盤後下跌近 9%
由於財測不及預期,投資人擔憂成長放緩,導致 CrowdStrike 股價在盤後交易大跌。 - AI 技術成為未來戰略重點
CEO Kurtz 表示,隨著企業加速採用 AI,網路安全防禦需依賴 AI 原生平台,公司將持續強化相關技術應用。
目標百貨財測疲軟,警告 Q1 獲利將大幅下降
目標百貨 (TGT) 公布第 4 季財報,雖然營收與獲利優於預期,但由於消費者信心低迷、2 月銷售疲軟及關稅壓力,該公司警告第 1 季獲利將「大幅」下滑。儘管推出新合作品牌與市場擴張計畫,市場仍擔憂其成長動能,導致股價下跌超過 5%。
目標百貨受高通膨、利率上升及競爭加劇影響,非必需品銷售疲軟,導致第 1 季財測低於市場預期。雖然第 4 季營收與獲利表現超出華爾街預期,但銷售成長放緩,加上關稅可能推升商品價格,未來業績仍面臨挑戰。該公司正透過產品創新、供應鏈升級及市場擴張來重振業績,但短期內恐難以擺脫壓力。
重點摘要
- Q1 獲利預警,消費疲軟影響銷售
目標百貨預計第 1 季獲利將大幅低於去年同期,主要受 2 月銷售疲軟及消費者信心下降影響。 - Q4 財報優於預期,但銷售年減 3%
第 4 季營收 309.2 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測的 308.2 億美元,但同比下降 3%,主要因折扣促銷影響毛利率。 - 全年營收成長放緩
目標百貨預計 2024 年營收僅成長 1%,遠低於市場預測的 2.6%,顯示銷售動能減弱。 - 新品牌合作與市場擴張
目標百貨宣布與 Champion、Warby Parker 合作,並計劃擴大第三方市場,提升數位銷售以對抗亞馬遜和沃爾瑪。 - 關稅壓力與價格上升風險
CEO 警告川普對墨西哥 25% 關稅可能推高水果、蔬菜等商品價格,進一步影響消費者購買力。
百思買擺脫連續 12 季銷售衰退,關稅風險仍令市場憂慮
百思買 (BBY) 第 4 季業績優於預期,終止連續 12 季的同店銷售衰退,並上調全年財測。然而,CEO 警告川普關稅可能推高產品價格,影響未來業績表現。雖然筆電與手機換機潮帶來銷售動能,但市場仍對關稅影響持觀望態度,導致股價重挫逾 13%。
百思買成功扭轉 3 年來的銷售下滑趨勢,第 4 季營收與獲利均超出市場預期。然而,由於約 60% 的產品來自中國、20% 來自墨西哥,新關稅將推升成本,公司預計價格將上漲,影響消費者購買力。雖然 AI 驅動的換機潮可能帶來短期成長動能,但長期銷售表現仍取決於關稅衝擊與消費者需求變化。
重點摘要
- 第 4 季銷售轉正,營收超預期
同店銷售年增 0.5%,終結 12 季負成長,優於市場預測的 -1.45%。營收達 139.5 億美元,高於預期的 137 億美元。 - 全年財測樂觀,銷售預期上修
2026 財年營收預計為 414 至 422 億美元,同店銷售成長 0% 至 2%,優於市場預測的 1.44%。 - 關稅壓力推升價格
約 80% 產品來自中國與墨西哥,關稅成本可能轉嫁給消費者,影響銷售動能。 - 筆電與手機換機潮帶動需求
AI 技術發展推動硬體升級,筆電與手機銷售增長 6.5%,海外市場成長 8.5%。 - 股價大跌,市場擔憂未來影響
雖然業績優於預期,但關稅影響仍不確定,投資人擔憂未來獲利壓力,導致股價下跌 13%。
焦點新聞
總經
川普對加拿大、墨西哥加徵關稅,引發報復與市場動盪
美國總統川普於 3 月 4 日正式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徵關稅,加拿大政府隨即宣布反制措施,雙方貿易戰一觸即發。市場擔憂這場爭端將衝擊北美經濟與金融市場,導致美股劇烈震盪。
川普對加拿大與墨西哥加徵高額關稅,引發加拿大政府強烈反擊,雙方貿易緊張升溫。墨西哥則尚未立即回應,但可能在未來幾日內提出反制。市場對貿易戰的擔憂導致美股大跌,投資信心受挫。儘管美方官員釋出可能調整關稅的訊號,但短期內北美經貿關係仍將面臨高度不確定性。
重點摘要
- 川普關稅措施正式生效
川普簽署行政令,對加拿大、墨西哥進口商品加徵 25% 關稅,能源產品則徵收 10% 的關稅。 - 加拿大強硬反擊
加拿大宣布對 300 億加元的美國商品徵收 25% 的報復性關稅,未來三週內可能再擴大至 1,250 億加元的產品範圍。 - 墨西哥暫不回應
墨西哥政府表示將等待川普最終決定,但計劃於週日公布應對措施。 - 市場反應劇烈
貿易戰憂慮引發美股重挫,道瓊指數兩日內累計下跌逾 1,300 點,標普 500 指數回吐大選後漲幅。 - 美方釋出調整可能性
美國商務部長透露,川普可能調整關稅政策,但不會完全取消,未來可能透過談判尋求折衷方案。
川普關稅衝擊美加墨經濟,引發通膨與市場動盪
川普對加拿大與墨西哥的關稅政策正式生效,影響涵蓋食品、能源、汽車與建築材料等多個產業,導致價格上漲壓力。市場擔憂這可能加劇通膨、拖累經濟成長,並引發股市大幅波動,進一步增加美國面臨「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 的風險。
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徵關稅後,企業成本上升,消費者物價將普遍上漲,預計 2026 年美國家庭每年將多支出 930 美元。汽車、食品與能源價格尤受衝擊,建築成本也將上升。此外,加拿大、墨西哥及中國均採取報復措施,進一步加劇貿易緊張。市場對經濟前景的擔憂引發股市震盪,投資者對通膨與經濟衰退風險感到憂慮。
重點摘要
- 關稅全面衝擊美國消費者
川普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商品徵收 25% 關稅,能源產品則徵收 10%。經濟學家預測,食品、汽車與建築材料等消費品價格將全面上漲。 - 汽車產業首當其衝
由於汽車供應鏈跨越北美地區,關稅將增加汽車生產成本,預計每輛車價格將上漲近 6,000 美元,進一步推升汽車保險費用。 - 食品與能源價格飆升
墨西哥水果、蔬菜價格將上漲 3%,加拿大能源關稅則可能提高燃油成本,進一步影響物流與供應鏈。 - 市場恐慌引發股市動盪
道瓊指數兩日內下跌超過 1,300 點,投資者湧入債市避險,導致美國國債殖利率下降,市場預期聯準會可能降息應對經濟放緩。 - 「停滯性通膨」風險升高
關稅導致物價上升,同時企業投資與消費者支出減少,經濟成長恐受壓抑。分析師警告,美國經濟可能步入 1970 年代類似的高通膨、低成長困境。
紐約聯準銀行總裁:關稅恐推升通膨,聯準會短期內不急於降息
紐約聯準銀行總裁威廉斯表示,美國對加拿大、墨西哥及中國的關稅措施將推高通膨,但影響程度仍不確定,因此目前無需調整利率政策。然而,市場擔憂貿易政策可能拖累經濟成長,交易員加大對聯準會今年降息的押注。
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將對美國通膨與經濟成長產生影響,聯準會密切關注發展,但短期內不急於改變利率政策。市場普遍預期關稅將推高消費者成本,每個美國家庭可能因此每年多支出近 1,000 美元。儘管經濟學家擔憂通膨壓力上升,但聯準會強調目前政策立場適當,未來將視經濟數據再決定是否調整貨幣政策。
重點摘要
- 關稅推升通膨風險
威廉斯認為,新關稅將使通膨升溫,尤其是在今年稍晚,影響速度可能不均,但仍有諸多不確定性。 - 市場押注聯準會降息
由於擔憂關稅影響經濟成長,交易員預期聯準會今年將降息三次,為去年 12 月以來首見。 - 短期內不調整利率
威廉斯強調,目前的利率政策已具適度限制性,對經濟保持平衡有幫助,暫無立即降息的必要。 - 家庭開支將增加
經濟學家估算,關稅可能導致美國每戶家庭每年商品成本上升近 1,000 美元,進一步加重消費者負擔。 - 經濟前景仍具不確定性
威廉斯指出,除了關稅,財政與監管政策的變化也是影響經濟的重要因素,聯準會將持續關注相關發展。
個股
蘋果更新 iPad 產品線,M3 版 iPad Air 強化 AI 功能
蘋果 (AAPL) 正式更新 iPad 產品線,推出搭載 M3 晶片的 iPad Air,以及搭載 A16 晶片的新版 iPad。新機型提升效能並支援 AI 功能 Apple Intelligence,顯示蘋果持續加強平板市場布局。此外,蘋果還推出新版巧控鍵盤,並計劃開發入門款 iPad 及 M5 晶片版 iPad Pro。
蘋果此次快速更新 iPad 產品線,主打 M3 晶片的 AI 能力,並透過擴充儲存選項與新版鍵盤提升使用體驗。由於 iPad 在假日銷售季表現強勁,蘋果希望藉此進一步吸引消費者,並穩固其在平板市場的領導地位。未來,隨著 M5 晶片版 iPad Pro 的推出,蘋果可能會進一步強化高階平板市場的競爭力。
重點摘要
- M3 版 iPad Air 強化 AI 能力
新款 iPad Air 搭載 M3 晶片,運行速度比 M1 版快 2 倍,並支援 Apple Intelligence AI 功能,處理 AI 任務效能提升 60%。 - 新版 iPad 升級 A16 晶片
蘋果同步推出搭載 A16 晶片的新版 iPad,儲存空間提升至 128GB,但不支援 AI 功能,起售價為 11,900 元。 - 新版巧控鍵盤改進設計
新款 Magic Keyboard 具備更大觸控板與功能鍵,11 吋售價 9,490 元,13 吋售價 9,890 元,提高 iPad 生產力應用。 - iPad Air 更新週期縮短
此次 iPad Air 更新間隔僅 10 個月,顯示蘋果加快產品更新節奏,以維持銷售增長動能。 - 高階 iPad Pro 即將升級
外媒報導蘋果正開發 M5 晶片版 iPad Pro,預計 2025 年底或 2026 年初推出,進一步提升高階市場競爭力。
Waymo 在奧斯汀推出自駕計程車,擴大與 Uber 合作
Waymo 宣布在德州奧斯汀正式提供自駕計程車服務,並透過 Uber 應用程式讓乘客預訂。這是該公司擴展無人駕駛業務的重要一步,並與特斯拉即將推出的無人駕駛共乘服務形成直接競爭。
Waymo 在奧斯汀的自駕計程車服務擴展,不僅深化與 Uber 的合作,也加速無人駕駛技術的商業化進程。隨著 SXSW 音樂節吸引大量遊客,Waymo 可藉此提升品牌曝光度,並為未來擴展至亞特蘭大等城市鋪路。然而,該公司仍需面對特斯拉等競爭對手的挑戰,以及確保乘客安全與技術穩定性。
重點摘要
- 奧斯汀自駕計程車上線
Waymo 透過 Uber 應用程式提供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覆蓋奧斯汀 37 平方英里的範圍,包括市中心、海德公園和蒙托波利斯等地區。 - SXSW 音樂節提升曝光度
Waymo 選在 SXSW 音樂節期間展示自駕技術,該活動每年吸引約 30 萬人,有助於推廣其服務。 - 擴大 Uber 合作版圖
目前 Waymo 也在鳳凰城提供 Uber 乘車選項,並計劃於今年稍後將合作擴展至亞特蘭大。 - 面臨特斯拉競爭
特斯拉計劃於 6 月在奧斯汀推出無人駕駛共乘服務,並研發專用自駕車 CyberCab,與 Waymo 直接競爭。 - 自駕技術領先地位
Waymo 每週在美國提供超過 20 萬次自駕計程車服務,持續鞏固其在無人駕駛市場的領導優勢。
強勢類股

圖片來源:Finviz
放大鏡觀點
近期導致美股跌勢的原因主要來自川普的關稅大刀與經濟放緩疑慮。就關稅的影響來看,雖造成近期 ISM 製造業 PMI 指數中的價格指數上升,引發通膨壓力,但從 Truflation 統計的通膨指數來看,實質通膨沒有像預期通膨一樣攀升;經濟方面,1 月零售銷售數據下滑,不是消費基本面惡化,而是受氣候影響,實體商店銷售受到壓抑;非農數據也同樣受短期天災影響,只要保持在年增 200 萬的增長就能支撐經濟韌性。
綜合以上,經濟數據看似惡化,關稅造成 PCE、CPI 等通膨數據回升,讓市場擔憂停滯性通膨的發生,但就業在短期逆風後可望回穩,通膨若觀察組成大項,占比最高的房租出現空置率上升的趨勢下,預期年增率將會下滑,同時,油價也有所回落,以及 Truflation 統計的通膨指數降低,預期通膨可望在 Q1 放緩。如此一來,目前下跌的局面可是做為長多的修正,在上面的分析與預期之下,未來市場降息預期將因通膨放緩而提升,經濟也可望有一定韌性,如果市場情緒止穩,屆時美股也將止跌回升,重回長線多頭格局。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輝達再殺逾8%,美股夜幕低垂!(2025.03.04)
【美股新聞】台積電4年內投資1,000億美國擴廠,股價下跌超過4%!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