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放大鏡短評
星際之門計畫如同【美股新聞】川普啟動 5,000 億「星際之門」AI計畫,哪些股票有望飛漲?一文所提及,然而,川普宣布星際之門計畫後,不久便遭馬斯克撥冷水,質疑軟銀資金不足,可見此計畫實現仍存許多變數與風險,投資者須留意。
若計畫順利落實,輝達(NVDA)可能因AI晶片需求暴增成最大贏家,甲骨文(ORCL)的雲端與資料庫服務需求料大幅提升,安謀(ARM)和軟銀也將因計畫受益。此外,微軟(MSFT)和亞馬遜(AMZN)等其他AI技術供應商,若參與計畫或獲得相關訂單,可能獲得額外市場需求,整體推動AI產業供應鏈成長。
然而,AI自動化恐衝擊傳統製造業,3M(MMM)和Caterpillar(CAT)等企業可能受壓。同時,未涉足AI領域的科技公司如思科(CSCO)、惠普(HPQ)等,可能因資金吸引力不足面臨挑戰。長期來看,AI取代效應對服務型企業如Target(TGT)等零售業者也可能帶來結構性衝擊。
新聞資訊
「星際之門」計畫是什麼?
「星際之門」是由 OpenAI、甲骨文(ORCL)、軟銀及其他投資者合資建立的AI計畫,川普政府宣稱該計畫將帶來龐大的經濟效益。該計畫承諾在美國建立多個資料中心,創造超過10萬個就業機會,目標是促進美國AI領域的發展,並加速「再工業化」進程。
馬斯克為什麼質疑該計畫?
馬斯克批評「星際之門」主要是質疑資金來源,尤其是軟銀的承諾。他指出軟銀可能無法籌集足夠資金,並質疑整個計畫的財務可行性。此外,馬斯克與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在AI發展方向上存在長期分歧,競爭關係可能是他質疑計畫的另一原因。
投資人應該關注什麼?
- 資金來源是否足夠?
該計畫依賴私人資本而非政府補助,但過去軟銀等企業的資金承諾多次出現落空,這可能影響計畫的實施。 - 就業機會的真實性?
由於甲骨文和OpenAI的技術以自動化為核心,大型資料中心建成後,可能難以實現10萬個長期穩定的就業崗位。 - 對AI產業的影響?
「星際之門」可能大幅提升OpenAI及其供應商(如輝達)的業績,但對美國其他工業領域的影響相對有限。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分析】川普呼籲降息,標普再創歷史新高!(2025.01.24)
【美股研究報告】Netflix 24Q4新增訂戶創新高,盤後股價狂飆逾14%!
【美股研究報告】高盛24Q4獲利暴增118%,股價創歷史新高僅一步之遙!
【美股新聞】特斯拉持續創新,從 UWB 到餐飲充電站再掀熱潮,股價有望再漲?
【美股新聞】寶潔第二季財報出爐,銷售與盈利雙超預期,短期有望再漲?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