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放大鏡短評
輝達是否仍具投資價值?
輝達短期內面臨AI基礎設施投資放緩與DeepSeek技術突破的挑戰,但長期成長趨勢仍然穩固。 市場擔憂雲端巨頭如微軟(MSFT)等公司可能縮減支出,影響對輝達高價GPU的需求,特別是GB200機架與冷卻系統的供應鏈延遲,可能進一步拖累短期業績。儘管如此,分析師普遍認為,輝達的供需仍然緊張,即便Blackwell晶片尚未全面出貨,H100等現有產品仍供不應求。此外,AI應用正從訓練階段轉向推理階段,這意味著未來對GPU的需求將不僅來自AI模型訓練,也將來自AI運行(Inference)的持續計算需求,這將推動輝達的長期銷售成長。
從估值來看,輝達的股價目前被認為相對便宜,是華爾街最看好的AI股票之一。Truist Securities分析師指出,輝達目前的本益比僅為2026財年盈餘預測的23-25倍,相較其他AI概念股更具投資吸引力。Evercore ISI分析師則認為,DeepSeek的技術突破雖帶來短期市場情緒影響,但實際影響較為有限,且雲端與社群媒體巨頭反而提高了2025年的AI資本支出,顯示市場仍積極擴大AI基礎設施。隨著Blackwell晶片供應逐步增加,市場預計輝達在2025年下半年將迎來更大規模的成長動能,若財報能夠提供樂觀的未來指引,將可能成為推動股價上漲的關鍵催化劑。
受影響個股:
- 受壓股: 輝達(NVDA)若市場認為GPU需求放緩,股價可能面臨修正。
- 競爭者: AMD(AMD)持續拓展AI晶片市場,可能分食輝達市占,但可能性較低。
- 受惠股:
- 微軟(MSFT)、Google(GOOGL)、Meta(META):雲端巨頭若持續增加AI投資,仍將是主要受益者。
- 台積電(TSMC)、鴻海(Foxconn):作為輝達的關鍵供應鏈夥伴,出貨動能強勁。
- 戴爾(Dell)、慧與(HPE):已確保Blackwell伺服器供應,將受惠於企業AI基礎設施需求增長。
財測預期:
-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預計,輝達將維持謹慎的業績指引,估計財測可能上調20-25億美元,使營收達到420億美元。
- Truist Securities分析師William Stein 認為,輝達目前股價(約134美元)被低估,估值僅為2026財年預測盈餘的23倍,並給予204美元的目標價。
- Evercore ISI分析師Mark Lipacis 則認為,輝達的估值仍是AI概念股中最便宜的,且長期成長潛力巨大,他的目標價為190美元。
新聞資訊
輝達(NVDA)將於週三盤後(台灣時間2/27週四凌晨)公佈財報,預計營收年增72%至380億美元。儘管市場擔憂AI基礎設施支出放緩及DeepSeek技術挑戰,此外,GB200機架與冷卻系統的出貨延遲,可能影響短期業績表現,但華爾街多數分析師仍看好該股長期發展,認為估值相對便宜,未來成長動能仍然強勁。
輝達能否延續成長?
輝達即將公佈2025財年第四季財報,市場預測營收可達380億美元,年增72%。在AI熱潮推動下,輝達過去兩年銷售翻倍,股價更一度讓其成為美國市值最高的公司。然而,近月來股價趨於平穩,投資者擔心成長動能是否能維持。
短期挑戰:
- GB200機架可能延遲出貨,影響供應鏈與客戶採購時程。
- 冷卻系統問題 可能將大規模出貨推遲至第二季,影響本季業績。
- 短期財測疑慮,市場關注輝達的業績指引是否保守。
然而,分析師仍普遍看好該股長期表現。Piper Sandler分析師Harsh Kumar預期,輝達將超出市場預期18億美元,並認為隨著Blackwell平台的普及,未來業績可能會有更大幅度成長。他給出的目標價為175美元。
雲端巨頭縮減支出會影響輝達嗎?
輝達的主要客戶包括微軟(MSFT)、Google(GOOGL)、亞馬遜(AMZN)等雲端巨頭,這些「超大規模企業」(Hyperscalers)在AI基礎設施上的投資至關重要。今年,Alphabet(GOOGL)計劃支出750億美元、Meta(META)650億美元、亞馬遜1000億美元,市場預期約一半資金流向輝達的晶片。
但微軟近期調整雲端基礎設施計畫,取消部分數據中心租約,引發市場對AI投資減少的擔憂,導致輝達股價下跌4%。微軟強調2025年仍計劃投入800億美元,試圖平息市場疑慮。
然而,輝達的供應鏈仍展現韌性,台積電(TSMC)與鴻海(Foxconn)釋出強勁展望,顯示市場對AI基礎設施需求仍保持樂觀。此外,戴爾(Dell)與慧與(HPE)已確保Blackwell伺服器供應,顯示企業級市場仍在積極部署AI基礎設施。
DeepSeek會改變AI市場需求嗎?
來自中國的新創公司DeepSeek開發出更高效的AI模型,顯示不需要大量GPU也能訓練與運行尖端AI。此消息一度讓輝達市值蒸發近6000億美元。
不過,市場對於AI晶片需求仍有強勁動能:
- 中國對H20晶片需求激增,作為DeepSeek突破後的應對方案。
- Stargate計畫未來四年支出5000億美元,顯示長期AI基礎設施投資仍穩定。
- 超大規模企業資本支出年增32%,有助於維持對輝達晶片的需求。
Evercore ISI分析師Mark Lipacis指出,AI業界普遍認為DeepSeek的技術進步是「演進式」而非「顛覆式」,對輝達的影響有限。此外,亞馬遜(AMZN)、Google(GOOGL)、Meta(META)等公司在DeepSeek消息曝光後,反而提升了2025年的AI資本支出計畫,顯示市場仍持續看好高效能AI晶片的需求。
儘管市場對輝達短期財報表現有所疑慮,分析師普遍認為該股仍具長期投資價值。即使本季未能大幅超出預期,未來隨著Blackwell晶片出貨增加,輝達仍可能迎來更大的成長空間。此外,DeepSeek的影響被認為是演進而非顛覆,且多家雲端巨頭已提高AI支出計畫,顯示市場需求仍然強勁。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輝達Nvidia財報前瞻:AI需求續強,再創新高可期【美股新聞】蘋果投資5,000億美元建德州工廠,生產AI伺服器!
【美股新聞】微軟堅持AI投資計畫,重申800億支出不變!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